江云宝,1963年11月出生,1984年
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7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厦门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任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获
厦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陈国珍教授)后留校任教,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研究员,199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任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第26届
中国化学会理事、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科研工作主要涉及胶束、环糊精等超分子有序介质中的荧光光谱学和荧光探针分析法以及基于光诱导电子/质子转移的荧光传感与分子识别,先后承担德国洪堡、大众基金会和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
1996至1997年在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支志明院士实验室从事大学博士后研究;
1997至1998年获德国
洪堡基金,在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并因较好的研究成绩获洪堡基金会高额资助价值6万马克的英国Edinburgh公司nF900型纳秒荧光寿命测定仪;
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先后主持德国Humboldt基金、Volkswagen基金,国家、教育部和福建省科学基金项目15项,在荧光探针法和光诱导质子/电子转移荧光传感与分子识别方面开展了独立、系统的研究工作。
发展了表征环糊精和胶束等超分子有序介质微环境性质的荧光探针分析法,主要结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将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光物理引入分析化学,设计合成了具有分析化学应用前景的十余类300多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荧光体,系统研究了ICT光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和介质性质等物理量的关系,并巧妙地构建了将该关系转化为与化学物质量的关系的“偶合桥梁”,以适于分析化学应用;理论上建立并实验验证了ICT荧光发射能量与电子给体/受体上取代基常数之间的线性自由能关系,指导荧光传感体系中含识别位点的电子给体/受体的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生命科学意义的阴离子、金属离子和糖等中性分子的ICT双重荧光传感和分子识别方法;近年更发展了N-苯胺基和N-酰胺基硫脲类变构型基态ICT阴离子受体,阴离子结合时诱导受体分子构型变化、触发基态ICT,吸收光谱巨变、阴离子结合常数显著提高,部分体系中已实现阴离子的选择性“裸眼”检测。先后于“Org. Lett.”, “J. Phys. Chem.”, “J. Org. Chem.”, “Chem. Phys. Lett.”, “中国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72篇),被他引290多篇次,并应JACS副主编E. V. Anslyn 教授之邀为“Tetrahedron”的“Symposium-in-Print”专集“Synthetic Receptors in Sensing Applications”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