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
京杭运河的南段
江南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宋称运河,南宋称浙西运河,后人称江南运河,因全部在长江以南而名。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开始,历代开凿、疏浚,至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干流概况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止杭州,纵贯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水运大动脉。京杭运河南端,自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的一段又称江南运河。在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以中线计算全长为318公里(江苏211公里、浙江107公里)。中线为现代江南运河的主航道。
江南运河北段,原河道北起镇江市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区等市(区),南达浙江省杭州市的330公里整个河段。其中,江苏段北起谏壁口,南止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北(东线省界点)的省界,长210公里。谏壁口—常州市段穿越宁镇山脉,地势较高,沿途与九曲河、香草河、丹金溧漕河、新孟河、德胜河、武宜运河、武进港等主要河道交汇。1950年后屡经拓浚,河宽30~70米。1970年代开辟新河道,江南运河苏南段自镇江谏壁船闸至苏州吴江鸭子坝(中线省界点),长211公里。
1958年谏壁通长江处建节制闸,1978年建抽水站,1981年建船闸,承泄太湖上游北部洪水人江,成为太湖上游地区排涝、灌溉、航运河道。常州以南沿太湖东岸穿行,地势低平,水网交织,河宽30~80米,与锡澄运河、梁溪、望虞河、胥江、元和塘、吴淞江、太浦河等相交,为太湖下游主要排灌河道和重要航道。沿线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是江苏省重要工业、旅游城市,已全线辟为旅游航道。
元末以来的江南运河浙江段航线,即由江苏平望入浙,经嘉兴、石门、崇福、塘栖、武林头至杭州的老航线,航程约130公里,继续通航;同时又发展新航线,由江苏平望入浙后,循澜溪塘,经乌镇、练市、新市、塘栖、武林头至杭州,航程缩短至107公里,已成为运河浙江段的主航道。
运河水网区浙江省境内面积6481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江南运河浙江段,属于苕溪运河流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天气为主,是低温少雨季节。春季,大陆高压衰退,锋面气候活动频繁,雨量增多,以阴雨天气为主。夏季,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西风带北移。6月中旬到7月中旬,副热带高压位于北纬25°时,冷暖空气在境内上空对峙,产生峰面雨,进入梅雨季节。如果副热带高压长期滞留北纬25°,将发生长期梅雨天气;如果副热带高压提前北抬至北纬30°,梅雨季节提前结束,将发生干旱少雨天气。盛夏受到副高边缘不稳定气流的影响,多局地性降水天气;受台风(强热带风暴)影响时,将发生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夏末秋初常受台风和冷空气的影响形成降雨。当有台风(热带风暴)外围云团与北方冷空气在境内上空相遇,将发生强降雨过程。秋季,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退,冷空气逐步南侵,出现“秋高气爽”的气候,以晴天为主。
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年径流量74.79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为601.7毫米。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天目山高区中心多年平均年径流深达1000毫米以上,西部山丘区为600~700毫米,东部平原400~600毫米。径流年内分配和降水相似,多年平均3~6月4个月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0%~60%。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并有丰、平、枯交替的特点。
江南运河江苏省段,高水位多出现在6~9月,低水位常出现在冬春季节。水位变幅较小;沿江、沿海地区受潮汐涨落变化等影响。水位变幅较大。苏南的太湖湖西丹阳、溧阳、宜兴、常州一线以内,多在3.5米左右;太湖湖东地区一般在2.8米左右;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形成,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为266.2毫米,水资源量为50.8亿立方米;太湖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为340.5毫米,水资源量为66.1亿立方米。降雨的年内分配及多年变化不均,导致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多年变化不均。汛期(5~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90%左右,其中长江、太湖流域分别约占85%、75%,且丰水年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比枯水年汛期占的比例小,多年平均7月份径流占年径流最大约为33%。12月份地表径流量,基本为零,1月份次之,仅约占全年径流量的1%,全省径流量的月差异比降雨的月差异要大得多。
江南运河的流向,一般长江至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主要支流
德胜河,又名烈圹河、南新河。在武进县西北部。北宋淳熙九年(1182)治港。历代均有疏浚,明代起江浙漕运常由此入江。1953年后三次拓浚。南起江南运河连江桥,穿越沪宁铁路,经吕墅、安家舍、魏村闸(1973年建)入长江。长21.5公里,河宽45~60米,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灌溉面积9万亩,排涝面积1.4万亩,是太湖西部通江主要引排河道,也是常州市通江重要航道。
新孟河,又名孟渎,孟河。在武进奔牛镇西北。相传为吴王夫差开凿。东汉建武元年(25)浚。唐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简重开,长约20公里,是为孟渎一名的由来。此后,历代都有疏浚。1959年拓浚时,南段利用小孟河接江南运河,中段用原孟溪,江口段用小河,改今名。1967年又全面拓浚,南起江南运河,穿越沪宁铁路经罗墅湾、西夏墅达小河入长江。长20.3公里,河宽40~60米,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1960年废小河闸,建河东新闸,受益面积11.2万亩,是太湖西部通江重要引排河道,可通航。
丹金溧漕河,在丹阳市、金坛县、溧阳县境内,因贯通三市县水路运输而得名。隋代开凿。北段旧名珥渎河、七里河,中段古名荆溪、荆城港。宋时接通江南运河,北起丹阳市城镇南郊七里桥,经横圹、珥陵、金坛金城镇、夏家口、溧阳县别桥,达溧城镇。沿途与鹤溪河、通济河、洮湖、中河等相通。1954年后多次拓浚。长66公里,河宽45~60米,排灌面积50万亩。1970年,丹阳市、金坛县交界处建节制闸,是茅山以东洮、滆湖区引水、排水、航运的主要河道。
太浦河,在吴江市中部,上海市青浦县西部,为太湖人黄浦江的人工河道,1958年开挖。西起吴江太湖东岸时家港,经平望、黎里、芦墟,到上海市青浦县叶厍荡,由西泖河入黄浦江。沿线串联桃花漾、汾湖等10多个大小湖荡,并和江南运河直交。全长57.5公里,吴江市境内长40.5公里,河宽200米左右。河口建节制闸,为排泄太湖洪水骨干工程。
吴淞江,古名松陵江、吴江、松江。在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北部,与东江、娄江共称“太湖三江”。源自吴江市松陵镇南太湖口,唐宋年间两次在源头筑堤横截江流五六十里,江流减弱,源头湮塞,改以瓜泾口为源。河道曲折,元明之际下游屡浚屡淤,河口段放弃疏浚,开范家浜接黄浦江。今起吴江市瓜泾口,在徐家浜与江南运河相交,经吴县、昆山,进入上海改称苏州河,在外滩黄浦公园北入黄浦江,长125公里,省境内53.5公里。河道上宽下狭,一般宽度70~100米,最宽600米,最窄17米,是太湖淀泖地区主要排灌调节河道。
元和塘,唐元和二年(807)开成,故名。又名常熟塘。在苏州市区和吴县、常熟市境内。南起苏州齐门,经吴县陆墓、蠡口、渭泾塘、常熟市吴塔、平家塘沈兵、姚家甸达常熟南门洙草浜。南通江南运河、西连南湖荡、六里荡,东近昆承湖、阳澄湖,北达白茆、浒浦、福山塘。长39公里,河宽30~80米,是阳澄湖西调节水量主要河道,也是苏州、常熟河水路交通要道。
望虞河,在吴县、无锡县和常熟市境内。1958年开挖。南起太湖吴县沙墩口,在望亭穿越江南运河和沪宁铁路;向北过鹅真荡、嘉菱荡、张墓塘,绕虞山西麓而达花庄入长江。因经望亭、虞山镇而得名。西通伯渎港、九里河、锡北运河,与张家港、盐铁塘相交,全长60.2公里。从太湖到张墓塘40.4公里,一般河宽55~80米;张墓塘到江边19.8公里,河宽90米。1959年入江处建望虞河闸,以排澄锡虞地区涝水和太湖部分洪水,可通航。
锡澄运河,又名运河、经河、漕河、五泻水。在无锡县、江阴市境内。公元前248年,春申君开以灌田,江阴市澄江镇到南闸称九里河,南闸以南称运河。北宋皇祐年间重浚。北宋大观四年(1110)在入江口建黄田港闸,明改名定波闸。从无锡市北郊皋桥起,经无锡县石潼镇、江阴市青阳镇、南闸,由澄江镇黄田港入长江。南通江南运河,东连九里河、锡北运河、青祝河、西接西横河,长37公里。1953年澄江镇西辟新航道,建黄田港船闸。1967年改建定波闸并改名工农闸。1981年全线拓浚后,河宽55米。受益面积721平方公里,是无锡、江阴间主要排灌河道和航道,经黄田港渡江可通苏北各县。
頔塘,京杭运河西线,原名荻塘,又名东塘,地处杭嘉湖平原西北隅,由湖州经南浔至江苏平望,全长58.7公里,在历史上是一条集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河道。頔塘至平望后,向北可循京杭大运河北上;向东可经太浦河、园泄泾、黄浦江而达上海,故又有湖申线之称。运河也可自平望西进頔塘,经南浔、湖州而到杭州,故又有京杭运河西线之称。頔塘从湖州向西可至长兴,还可上溯西苕溪而达安吉。頔塘航运效益显著,据1979年6月在湖州三里桥实测,每昼夜通过448个船队,3648艘单船,平均每分钟通过2.5艘;1983年统计,全年航运量1765万吨,约为长江干流运量的1/3。1985年通过运量更高达2100万吨。该塘,在“排水走廊”水路中,为仅次于澜溪塘的第二大排涝河道。是长湖申航道中的中间一段。
澜溪塘,又名烂溪塘,现是京杭运河浙江段北端。澜溪塘南起桐乡市金牛塘、白马塘交汇处,向北穿乌镇市河至嘉兴市秀洲区鸭子坝进入江苏省。浙江省境河长14公里,河底宽44米,河底高程-1.6~-0.5米,河面宽60~80米。澜溪塘河道走向与汛期运河水网水位等值线呈正交,是杭嘉湖平原主要排涝泄洪河道之一。澜溪塘入江苏境主流北上,经南草荡北穿新运河大桥入太浦河、东北穿竹杆桥和莺湖桥入莺脰湖分别从古运河、翁沙路入太浦河;部分水流在鸭子坝至南草荡之间东泄经东济港、白龙桥港、鸡鸭港等入西白漾、华沙荡而东北经大坝水道等注入现太浦河穿行的杨家荡、太平荡、木瓜荡和汾湖等。浦南众湖泊均是澜溪塘水系的承泄调节区。
上塘河,是杭嘉湖平原南部的一条河道,原为江南运河之南段,因河床高于下塘河需筑塘护水,船只经此得翻坝上塘方能入河,故称上塘河,是平原河网的高水区。自杭州艮山门至海宁的盐官镇,北缘筑有堤防和闸堰,控制上塘河区水位;南缘临钱塘江海塘,开口建有谈家埭闸,建上塘河盐官上河排涝闸,排泄上塘河地区涝水入钱塘江。上塘河全长48公里(一说51.35公里),承受杭州市内、外城河之水,从杭州市郊丁桥乡进入余杭市境星桥乡,贯穿临平镇,过沪杭铁路至双林乡施家堰入海宁市境,经许村吴家堰和长安镇至盐官北门。河流在杭州境内14.6公里,余杭境内11.4公里,海宁境内22公里。上塘河北岸有白洋涧、龙兴涧、施家堰、贺家堰,并建有双林、许村、长安等船闸与运河沟通。河流面宽在20~60米之间,河底高程杭州境内为2.5米左右,余杭境内为3米左右,海宁境内为1.5~1.0米,河道边坡1∶2~1∶2.5。该河流除排水外,亦是该地区灌溉、运输的主要河道。上塘河是上河区引水和排水干河,有众多配套支河,主要有:杭州市区的备塘河、笕桥港、机场港、和睦港、乔司港;海宁市的运输河、坝头港、三里塘港、西出盐港、中出盐港、东南盐港、新塘河等。
长山河,出口的控制工程长山闸,建在海盐县澉浦镇东南长山(原名长墙山)西南麓,河也因闸址位于长山而得名。河道西起桐乡市洲泉镇,东穿运河和320国道至屠甸镇,折东南穿沪杭铁路113号桥至海宁市硖石镇,经海盐县百步、石泉、通元至澉浦长山闸入杭州湾,河道全长66.71公里。其中,运河以西洲泉镇至运河,长10.71公里,河底宽8~10米,河底高程-0.5~-1.0米;运河以东至屠甸镇起龙桥,长14.71公里,河底宽20米,河底高程-1.0米;起龙桥至长山闸,长41.29公里,河底宽30~65米,河底高程-1.0~-3.0米,1980年开始通水。长山河两岸设安全带各10~12米,种植林木绿化环境。长山河工程,以防洪排涝为主,利于抗旱引水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兼利航运的发展,可通航100吨级船只。汇入长山河的主要河道:长山塘、洛塘河、硖石市河、袁化支河。
盐官下河,排涝闸和排涝泵站枢纽建在海宁市盐官镇,干河位于海宁市下河(运河)水系而得名。河道西起运河桐乡市大麻镇西,经泰山桥港、辛江塘,在周王庙镇穿越沪杭铁路新134号桥,沿辛江塘、宁郭塘部分河段至郭店镇附近,向南连盐官下河站闸枢纽,入钱塘江。河道全长25.67公里(一说30.4公里。),河底宽26~48米,河底高程-1.0~-2.5米,1998年底开通排涝。盐官下河工程建成,除成为杭嘉湖南排主体工程之外,并使盐官沿钱塘江岸带灌溉引水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汇入盐官下河的主要河道:崇长港、泰山桥港、辛江塘、郭宁塘。
京杭古运河(京杭运河东线),从江苏平望陆家荡入浙江省境后,经王江泾、嘉兴、石门、崇福、大麻、塘栖至杭州北新桥,长115.2公里。其中陆家荡至嘉兴河段称苏嘉运河,也是“乍嘉苏航道”中一段;嘉兴以西至杭州的河道,称杭嘉运河,也是“杭嘉申航道”西段。从流势而言,杭嘉运河是上游,苏嘉运河是下游。杭嘉运河,全长114.5公里,其中杭州北新桥接江南运河,至嘉兴97.3公里属古运河,三堡船闸至北新桥17.2公里是新开运河。苏嘉运河自嘉兴市区至王江泾镇入江苏平望接江南运河,流向苏州,浙江省境内全长17.9公里,河底宽52.7米,河底高程-1.0米。一般河面宽45~70米,最宽达90米,河底高程在0.5~0.9米上下。因运河处于北排和东排分界线上,加之河道走向与地势不顺,排涝量要小于澜溪塘、頔塘。
治理变迁
春秋吴越连年战争,必通水路,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开邗沟,度必有自吴(今苏州市)至江引舟人邗沟之道。越大夫范蠡在今无锡、武进境内开蠡渎,似与今东南运河有关。秦凿丹徒—曲阿段,为今镇江—丹阳段运河奠立基础。汉武帝开河通闽越贡赋,首尾亘震泽(今太湖)东百余里,即今苏州以南运河的前身。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吴郡主孙权徙镇于京口(今镇江市),自吴至京口或已通渠。晋凿练塘(今练湖),溉曲阿,运河始有水库。东晋在丁卯港立埭,运粮出京口,即今镇江市南郊运河前身。隋大业六年(610)敕开江南河,浚深、拓宽,以通漕运。后历代修建北起镇江市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等市,南达浙江省杭州市的330公里(东线)整个河段。
江苏段
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发端于苏南。西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吴王阖闾伐楚,用伍子胥谋,沿荆溪开河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史称胥河,后名胥溪河。又自太湖东胥口,经木渎至胥门,为胥江(今横塘至太让桥一段),即运河过苏州必经之道。周敬王二十五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开河通运,自苏州经望亭、无锡至奔牛达孟河入长江,为江南运河开挖的最初阶段。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巡游江浙,凿丹徒曲阿,使赭衣徒3000人凿京岘南坑,于云阳(今丹阳)凿北冈,裁直道使曲,始有徒阳运河的雏形。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40~前87年)沿太湖东缘沼泽地带开河通闽越贡赋,接通了苏南运河至杭嘉的运道。
三国孙吴末帝时,岑昏对丹徒、云阳(今丹阳)间的运道进行疏凿,杜野、小其间皆斩绝陵垄,奠定了徒阳运河的基础。东晋元帝时,司马裒镇广陵(今扬州),运粮出京口(今镇江),因水涸,立丁卯埭以壅水通舟,创江南运河有堰埭之始。
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今杭州)800余里,广10丈,使可通龙舟,为南北大运河贯穿苏南太湖地区的干河。唐永泰二年(766年),转运使刘晏、刺史韦损重开练湖,置斗门蓄水济运,为江南运河镇(江)丹(阳)段补水的“水柜”。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因运河过苏州城南澹台湖行船不便,创建宝带桥作挽舟之路。
江南运河苏常间地傍太湖,水源充沛,惟常州以西地势高亢,靠江潮和练湖补水,水浅易泄,两宋以来,多重于镇(江)武(进)河段和练湖的疏浚修治。元至正年间(1341~1370年),常州路判官朱德麟浚常州城南渠,分运河水绕城而过。明清时沿袭前朝,屡挑镇武河段。乾隆定制徒阳运河每岁捞浅,6年一大挑,但仍常患浅阻。
民国时期亦先后疏浚丹徒运河大江门至石浮桥、华家桥段,丹阳运河马桥至东门、陵口段,武进运河奔牛至戚墅堰段,苏州运河觅渡桥、日晖桥段及吴江平望运河;民国24年(1935年)又浚镇江小闸口至无锡洛社段。
建国后,除苏南运河沿线各地对运河浅阻河段进行零星挖浚外,1958年在整治苏北运河工程的同时,先后投资539.75万元,对苏南运河沿线部分航道、桥梁、驳岸进行了拓浚、修建和改造。其后,对沿线各市河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改造。
镇江河段:镇江是江南运河的通江门户,历史上镇江有5个入江口航道,自西向东为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谏壁口。民国以后甘露口淤废,大京口填为中华路,小京口、丹徒口只能通行木帆船,惟谏壁口航道尚可航行船队。1954年曾对小京口航道进行过一次清障疏浚。1957~1958年分别在小京口、丹徒口建造了节制闸,但常年水位不满1.6米,枯水季节只有0.5米。1958年整治京杭运河时,确定谏壁口为大运河苏南入江口,在小闸口附近,修建了谏壁节制闸,同时对镇武河段进行疏浚,至1960年5月共挖土石方1156万立方米。1966年疏浚谏壁至七里桥22公里河道,增加引水能力,河道底宽为16米,底高为0米(吴淞标高,下同)。1975年又在江南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兴建了谏壁抽水站,以利防洪、灌溉和调剂运河航运水位。1980年建成谏壁船闸1座,尺度与徐扬段船闸同,即闸室长230米,宽20米,门槛水深4米,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为2100万吨,采用三角门,短廊道输水,能承受双向水头,平潮时可开通闸以提高通过能力。
丹阳河段:先后于1958年、1966年、1971年3次疏浚,总投工940万个工日,累计完成总土石方940万立方米。其中,1958年12月至1959年5月拓浚原向城西环行的老河道,按河底标高1.5米施工,共完成土方320余万立方米;其后又自七里庙(王家桥)改道向城东移3公里,另开新河,直通七里桥丹金溧漕河河口,全长5.3公里,到1960年5月竣工。1982年2月至6月,针对陵口“卡脖子”河段水土流失、坡岸坍塌的问题,完成井点试验和5种型式护坡试验,为整治陵口段作了前期准备工作。
武进河段:1959年、1969年先后在西段按六级航道标准拓浚,1976年至1979年又在横林段拓浚航道800米,修建石驳岸738米,完成土方工程量9.18万立方米,可通行50~100吨的驳船。
常州市河段:于1951年、1958年、1965年先后3次疏浚,共挖浚土方工程量50万立方米。1983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资8000多万元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市河,其中从舣舟亭公园向东新开一段航道直向政成桥,原弯向水门桥一段成为旁支,中间形成半月岛。市河两岸结合市政建设,进行桥梁、道路、住宅、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的建设。1984年3月开工,航道整治西起西涵洞,东至三号桥,长8.92公里,由原宽25米左右,拓宽到河面宽50米,底宽40米,港池码头处河宽不小于60米,最低通航水深2.5米,弯道半径不小于300米,两岸采用直立式浆砌块石驳岸,原沿线7座桥梁,保留3座(怀德桥、广化桥、同济桥),拆除4座(西仓桥、文亨桥、朝阳桥、白家〔政成〕桥),复建3座(西仓人行桥、朝阳桥、政成桥),其中舣舟亭东一段弯道裁直后,河中留有一块20亩左右的土岛,取名半月岛,与舣舟亭合为一景点。截至1987年底,已动拆居民2982户,拆除房屋16.57万平方米,新建住房20.72万平方米,拆除桥梁4座,挖运土方149.9万立方米,其中水上土方103.65万立方米,水下土方46.25万立方米,砌筑驳岸长11.57公里,建成政成桥,在建的有西仓人行桥、朝阳桥,此外拓建的道路和修复增添的古迹与景点也都已完工。
无锡市河段:原京杭运河无锡老市河由江尖口经莲蓉桥、通汇桥、工运桥向东,环城经亭子桥、跃进桥,折向东南经跨塘桥、大公桥、清名桥、钢铁桥、化肥厂至下甸桥口,全长9.69公里,航道狭窄,最狭处面宽仅17米,且弯多水浅,桥梁低矮,只能通航60吨级以下的船舶。1950年后虽曾进行疏浚,裁弯切角,改建碍航桥梁,仍经常堵档和发生事故,全线拓宽整治难度极大。1958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制定改绕城西的11.24公里新运河方案,同时,对两岸实行规划控制。同年10月开工,1961年因国家经济困难暂停;1963年夏又继续开挖,至1965年秋,南段新道自梁溪桥至下甸桥7.2公里按底宽16米、水深2.5米挖成通航,船行可由江尖口经人民桥(西门桥)、健康路桥至梁溪转入南段新河道运行。1976年冬按四级航道标准(河底宽60米,面宽90~100米,河底高程为吴淞零点,弯曲半径800米),开挖吴桥至梁溪河口4.04公里航道,至1983年12月竣工,共完成土方工程量164万立方米,新建带栏杆的石驳岸8公里,新建锡山、梁溪2座大桥,桥梁均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结构,净跨60米,净高7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吴淞4.7米),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在改道开挖新运河的同时,对市内老运河也进行了局部拓浚,裁弯切角。1976年拓浚江尖口航道,1978年疏浚西门棚下街沿河,1979年裁弯取直西水墩岸线,同时改建桥梁9座。1984年按四级航道标准(河面宽103米,底宽67米,河底高程为吴淞零点),进一步拓宽浚深梁溪河口至下甸桥7.2公里航道,新建红星桥、金匮桥、金城桥和下甸桥4座大型桥梁,工程总投资4003万元。无锡市河改道工程完成,提高了通航能力,保证航道畅通,同时结合城市建设,美化了市容环境。原老市河即不再列为京杭运河无锡市段,改称为无锡市老运河,仍担负市区繁忙的短途运输和港口中转运输任务。
苏州市河段:京杭运河经吴县、苏州市郊,至吴江县平望分东、中、西三路,由王江泾、鸭子坝、申湖线入浙江省境,并向东与苏申内、外港航线衔接。该段航道为全省最繁忙的水运干道。1955年后,不断分段疏浚、拓宽、整治、修建护岸,改建和新建桥梁等,先后投资在1200万元以上,主要工程有八项。
彩云桥、枫桥改善工程:1955年,吴县动员民工2200名,历时17天,拓浚裁直彩云桥急弯,人工挖土5.67万立方米,机浚0.57万立方米,新开航道557米;苏州市郊动员民工3200名,历时24天,拓浚、裁直枫桥急弯,人工挖土11.65万立方米,机浚1.13万立方米,新开航道800米,自枫桥兵营操场起,穿民船俱乐部经江村桥西侧,直线向南。以上二项工程投资22.83万元,竣工后,船只不再绕急弯经寒山寺、江村桥行驶,改走新线,顺直畅通。
拓浚浒关市河工程:原浒关市河河道狭,桥孔小,水流急,1968年6月起,兴工按五级航道标准拓浚,到1971年工程结束,计挖土方5.96万立方米,机浚3.4万立方米,新建驳岸1654米,新建人民桥,改建兴贤桥、南津桥、北津桥,工程投资80万元。
平望市河工程:平望市河地处苏(州)嘉(兴)湖(州)三角地带,为江浙沪的水路交通咽喉,原河床狭窄,跨河桥梁多,航道陡弯,驳岸失修,为事故隐患地段。1968年12月起,由20个公社(乡)5000多名民工参加,北自太浦河平望公路大桥西1公里处,开通太浦河入北草荡,向南近三官圩穿草荡,在南草荡与原运河相接,全长2.7公里,为五级航道标准,至1969年5月工程结束,共完成土方工程量31.31万立方米,并在常熟圩、三官圩两侧堤岸,草荡南部河东堤岸,砌筑块石驳岸5.1公里,在平南公路相交处建73米公路桥1座,全部工程至1970年9月竣工,共投资54万元。
高板桥河段改善工程:1974年,先切除桥基两岸,按三级航道标准(底宽50米,河面宽65米)拓宽整治高板桥河段,砌筑直立式驳岸421米,开挖土方7319立方米,共投资6.13万元。
横塘段航道建设工程:1975年6月,交通、水利部门联合协作,按三级航道标准(底宽50米,面宽70米)拓浚枫桥至苏州砂轮厂5.5公里航道,人工挖土12.79万立方米,机浚9.5万立方米,两岸砌直立式驳岸8.31公里,每80米设置农用码头1座,全线裁弯取直,以确保苏州市区上游省干线的畅通。另建有桥闸3座。1985年11月17日,该工程始告竣工,该工程断续施工达10年之久。工程费用共计191.65万元,其中交通部门投资169.65万元,水利部门补贴22万元。
泰让桥地段航道整治工程:泰让桥是民国时期修建的整体浇筑独孔梁板桥,其时建筑粗糙,规模狭小,主体跨度10.08米,独孔通航净宽不足10米,净高4.5米,水流湍急冲刷两岸,古驳岸逐渐坍入河床。1959年,为改善泰让桥下游航道,将年久失修、石拱结构的大日晖桥拆除,1965年拓宽大日晖桥桥位基础;1973年6月,兴工整治泰让桥地段航道,自枣市桥至环城河口长1000米,沿南岸裁弯取直,航道拓宽到35~40米,桥位东侧至喇叭口河面拓宽到48米,全线建直立式驳岸1300米,维修北岸枣市街驳岸500余米;改建泰让桥,总长54.782米,宽20米,其中主桥孔净跨31米,净高4.66米,以上两项工程至1973年底竣工,合计投资149万元。
吴门桥急弯浅段切角工程:1983年9月起拓浚吴门桥急弯,动迁民房2150平方米,完成切角工程,并在吴门桥上游的盘门湾至人民桥一段航道,砌筑直立式驳岸1100米,共投资54.05万元。
八坼窑厂段切角工程:1984年切除八坼浅狭急弯,人工挖土1.176万立方米,机浚0.73万立方米,砌筑直立式驳岸265米,工程投资13.88万元。此外,在吴江至平望沿线先后新建驳岸2.7万余米,修复古纤道1500余米。
继常州、无锡市河整治、改线后,1984年江苏省建设委员会、计划委员会批复苏州市河的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1986年经省交通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协商制定《京杭运河苏州市河段工程技术标准》,决定改线航道以横塘镇北端为起点,经横塘市河向南1.5公里,折向东沿新郭镇北侧,过龙桥镇至宝带桥北堍与京杭运河相衔接,全长8.786公里,其中与苏申外港航线衔接段长0.493公里,航道标准为四级,底宽40米,因列为苏州市河段,底宽加宽至50米,通航水深2.5米,最低通航水位+2.3米(吴淞基面),最小弯道半径除宝带桥460米外,其余大于或等于600米,跨河桥梁净空不低于7米,按船型500吨级拖带船队通过的要求施工,航道工程分为横塘段、新郭龙桥段、龙桥以东段、澹台湖段、湖东新开段、交叉口段共六段,分段施工。要求1991年、1992年先后完工。
京杭运河苏南段经过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沿线工业发达,年进出物资在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有1300多家,本线为全省最繁忙的航道。据1987年统计,谏壁船闸年船舶通过量为18.19万艘、1020.25万总吨,其中重载为616.36万吨;苏州吴门桥方向年船舶通过量多达151.06万艘、6314.94万总吨,其中重载为3713.82万吨。
浙江段
运河浙江段的形成历史久远。据《越绝书·吴地传》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吴、越两国之间有“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百尺渎又名百尺浦、越王浦,从今苏州向南,通过吴江、平望、嘉兴、崇德,直达钱塘江边,是所见记载最早的吴、越运粮渠道。
至秦,《越绝书·吴地传》称,“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可见秦时,从由拳(今嘉兴)至钱唐(今杭州)的运渠亦已开通,且与浙江(今钱塘江)相通,开始出现后世运河浙江段的雏形。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为便于征调浙、闽贡赋,沿今太湖东缘吴江南北的沼泽地带开河一百余里,与秦所开嘉兴至杭州运河相连通。
三国·吴、东晋及南朝时期,建康(今江苏南京)成为中国南部的政治中心,而吴郡、会稽郡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运河成为其间联系不可或缺的纽带。《南齐书·州郡志》称,“丹徒水道,入通吴、会”。这入通吴、会的丹徒水道,可谓是隋代江南河的前驱。
隋大业六年(610),炀帝欲东巡会稽,乃“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京口,今镇江;余杭,今杭州)。隋代江南河是在秦汉以来历代所凿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拓阔、疏浚、顺直而成的,北起今江苏镇江东南,经丹阳、吕城、奔牛、无锡、苏州、吴江、望亭、平望、嘉兴,折向西南经石门、崇福、长安、临平,循上塘河至杭州西南的大通桥与钱塘江相连通。江南河的水源主要依靠长江和太湖。江南河开通后,北过长江接邗沟,再过淮河接所凿通济渠,再过黄河接所凿永济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以隋东都(今洛阳)为中心,西通京都(今西安),北至涿郡(今北京附近),南抵余杭,长达25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
由于隋代立国短促,江南河(北宋称运河,南宋称浙西运河,后人称江南运河)的巨大作用至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始充分显示出来,特别是东南粮赋的运输,成为国脉所系。韩愈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见《韩昌黎集》)。《宋史·范祖禹传》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因此,唐、五代、两宋对江南河的整治不遗余力。唐元和五年(810),刺史王仲舒从闻川(今王江泾)至语儿(今桐乡)修运河塘。五代以前,钱塘江潮直入杭州城内运河,常致淤塞。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于江边置龙山、浙江二闸,启闭以时,不使江潮泥沙进入运河。北宋熙宁五年(1072),杭州通判苏轼督开运盐河(今上塘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从臣僚奏言,开浚奉口至北新桥河道36里,“使通客船,以平谷值”。淳祐七年(1247)夏大旱,杭州城外运河干涸,府尹赵与又奏开这条新河,为运河开辟东苕溪水源,沿河修筑塘路,人称宦塘河,又称奉口河,成为江南运河进入杭州的又一通道。当时运河北来,直达杭州城内,并通过城内外主干河道与钱塘江及浙东运河相沟通,为杭州发展成为“东南第一州”和南宋帝都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元代统一全国后,改金之中都(今北京)为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南方粮赋的北运仍然是首要任务,遂着手开通自大都直达杭州的大运河,于至元三十年(1293)全线贯通。这是继隋代开凿南北运河的又一伟大壮举。由于大都以后相继成为明、清两代国都,这条运河遂以京杭大运河驰名于世。京杭运河浙江段仍为江南运河故道,但到元末又有新的发展。至正十九年(1359),起兵占据杭州的张士诚,以经长安、临平至杭州的上塘河段狭窄碍航,不利军运,乃发动军民20万,新开经塘栖、五林港(今武林头)至杭州江涨桥的河道,长45里,宽20丈,名新开运河,也称北关河。此后,北关河即成为运河进入杭州的主航道,但原奉口河、上塘河仍继续通航。
明永乐二年(1404),通政使赵居宸浚桐乡运河,筑运河塘,植柳固堤,以通漕运驿道。正统七年(1442)巡抚周忱筑运河塘,自杭州北新桥起,至崇福县界。万历四十年(1612),嘉兴知府吴国仕重筑运河塘,共筑秀水、桐乡、崇德三县石塘3207.7丈。但运河本身无所发展,明代后期运河已不通江。
清代康熙六年(1667),浚治石门县境(今属桐乡县)河道6170丈。康熙四十七年(1708),巡抚王然奉旨重浚北新桥至塘栖五林港新开运河,共疏浚1315丈。雍正五年(1727),巡抚李卫主持开浚上塘河,自艮山门施家桥起至施家堰止计7799丈,雍正七年(1729)重浚奉口河。
民国时期,对运河浙江段进行过局部疏浚。21年(1932),疏浚桐乡城南附近河道;23年(1934),疏浚嘉兴河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运河浙江段不断完善,运输日盛。元末以来的浙江段航线,即由江苏平望入浙,经嘉兴、石门、崇福、塘栖、武林头至杭州的老航线,航程约130公里,继续通航;同时又发展新航线,由江苏平望入浙后,循澜溪塘,经乌镇、练市、新市、塘栖、武林头至杭州,航程缩短至107公里,已成为运河浙江段的主航道。
在河道整治方面,1950年代初,运河浙江段全线进行过疏浚,其中武林头至塘栖段,疏浚多次。1960年代,运河杭州段实行机械疏浚;余杭县对堤塘险工地段进行抛石护岸;再次疏浚乌镇市河,挖土55万立方米,拆桥8座,新建桥5座,投资62万元。1970年代,对德胜坝至艮山码头5公里河段进行疏浚拓宽。1980年代,从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市艮山港到钱塘江边三堡,新开航道5.56公里,在三堡建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使运河浙江段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京杭运河浙江段建国后经过疏浚、裁弯取直,拆建桥梁,清除河障,通航泄水能力大为提高。一般河宽45~70米,最宽达90米,河底高程-0.9~0.5米(吴淞高程系),河底宽10~20米,水深2.0~2.5米,全年可通60~100吨级船只,部分河段已提高到300吨级。
江河沟通工程
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一为船舶通航,二为济运水源。历史上以五代两宋效益显著,元、明渐衰,清至民国江河船舶已不能直接通航。建国后,江河沟通工程为党和人民政府所重视,50年代即行勘查规划,70年代完成设计,80年代完成沟通工程。从此结束了江河航运阻隔的历史。
古代沟通工程
春秋后期吴、越两国间运粮河道百尺渎,《越绝书》言此渎“奏江”。“奏”释汇聚,“江”指钱塘江。这是最早关于江河沟通的记述。沟通地点在古越王浦,咸淳《临安志》称越王浦在盐官县西四十里。
秦代陵水道《越绝书》称,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浙江”即钱塘江。
东晋及南朝的丹陡水道,《南齐书·州郡志》称“丹徒水道,入通吴会”。“会”指会稽(今绍兴)。丹徒水道能通至会稽,当与钱塘江沟通。
隋代开通的江南河,《资治通鉴》称,“自京口至余杭……欲东巡会稽”,说明江南河是与钱塘江沟通的。80年代出版的《运河访古·隋唐运河与中晚唐漕运》称江南河的终点是杭州钱塘江岸的闸口;《浙江航运史》(古近代部分)称江南河至德胜坝,穿越杭州城,在城南今白塔与六和塔间入钱塘江。
唐代于咸通二年(861)在杭州城南五里开沙河塘。《运河访古·唐宋运河述论》称沙河塘直通钱塘江。
五代吴越国时,杭州城内河道时受江潮侵淤之害。《十国春秋》称钱镠吴越天宝三年(910)筑捍海石塘时,“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遏江潮入河”。这当是较早的江河沟通工程。据《浙江航运史》,龙山闸在今闸口白塔岭下龙山河口,浙江闸在今南星桥萧公桥南。
北宋时,龙山、浙江两闸几经潮水冲坏并重修后,均已成为由浑水闸和清水闸组成的复闸。元祐四年(1089)知杭州苏轼,开浚茆山、盐桥两河,南接龙山河,重修龙山、浙江两闸,恢复通航。同时在茆山、盐桥两河交汇处钤辖司前(今过军桥西)设清、浑两闸,控制泥沙,保证通航,进一步完善了江河沟通工程。
南宋时,浙江闸的浑、清两闸与位于其北的保安闸组成三闸贯通的复闸,成为南宋时期运河通江的咽喉。
元代江河已不连通。延祐三年(1316),省准咨请承相脱脱开浚龙山旧河,并立上下两闸以限江潮入河。至正六年(1346),其子达识帖木儿复疏此河,但舟楫虽通,未达于江。
明代曾一度兴办江河沟通工程。洪武七年(1374)参政徐本等复浚龙山河,拓宽10丈,浚深2尺,仍置闸限潮,舟楫出江始称便利。由于江河沟通,杭州城内水运出现繁忙景象。但不久龙山河又淤塞。
明初以后至清及民国时期,杭州江河沟通事寝,舟楫已无出江入河之便,商旅贸易,南市衰微,北关独胜,拱宸桥、卖鱼桥一带成了京杭运河的起迄点。
现代沟通工程
195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即提出沟通大运河与钱塘江的设想,并组织专家现场踏勘,提出了从三廊庙到四堡之间选择闸址的意见。1958年2月,在交通部召开的大运河建设会议上,浙江代表提出大运河与钱塘江沟通的要求,并于同年11月,对沟通地点从转塘到闸口、五堡三处进行了方案比较。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中共浙江省委负责人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兴办沟通工程事宜,并根据毛主席指示向中央写了报告。
1972年,杭州市在七堡建成100吨级的船闸,航道经上塘河至塘栖接通运河。因该航线受铁路桥孔、路基等限制,以及口门淤积等问题,实际只能通过20吨级船只,不能满足需要。
沟通工程包括船闸、航道、桥梁、农田水利设施及拆迁房屋等20个单项工程,用招标投标办法确定施工单位。中标参加主体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有:浙江省水电建筑第一工程处,冶金部第五冶金建设公司机械化公司,浙江省第三公路工程队,浙江省航道工程队,富阳县桥梁工程处等。
京杭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于1983年11月12日正式开工,至1988年12月31日竣工,历时四年零一个月,比原定五年工期提前11个月。1989年1月30日首次试航成功,同年3月通过省交通厅验收,6月通过交通部验收。从此,实现了京杭运河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直接通航,使大运河全长增为1801公里。1992年,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该工程“建筑工程鲁班奖”,省水电建筑第一工程处、冶金部第五冶金建设公司机械化公司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奖状。赵朴初为工程题书“双流奇汇”,刻碑竖立于江河交汇处。
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以后,扩展水运直达距离400公里,形成以杭州为中心的水运网,京杭运河、长江、钱塘江、浙东运河、曹娥江、甬江几大水系连通起来,实现了江、河、海运的衔接,有利于货物转运,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促进浙江省和华东地区经济发展。
航道航运
航道
江南运河江苏段,起自谏壁,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至吴江县,入浙江境,经多年分段整治拓宽,改建市河,大部分已达四级航道标准,为江苏沟通浙江、上海的要道。
京杭运河浙江段,杭州三堡—嘉兴鸭子坝,省境内航道长度:100(公里),航道等级:四,其中:三堡—北新桥17公里为五级航道,年货物通过量2958(万吨)。
船闸
运河为保持航道水深,满足通航需要,必须补给水源和调节水位。历代为此做了许多调控工程,通称堰、埭、闸、坝。运河浙江段早期的控水设施主要是筑堰,用以渠化河段,保持通航水深,但船只过堰颇为不便。北宋元祐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以堰制水、以闸泄水,以复闸(古代船闸)通航的格局,实为运河航道设施的重大进步。运河浙江段的主要通航闸,自北而南有杉青闸、长安闸、奉口闸、清湖闸等。
谏壁船闸,在镇江市长江~京杭运河(江南)交汇处,1980年6月建成,闸室尺度(长×宽(口门宽)×门槛水深):230×20×4米,设计年船舶通过量2100万吨,建筑物投资1775万元。
杉青闸,为运河入浙第一道堰闸,位于今嘉兴市区落帆亭附近,相传创建于秦、汉。杉青闸,又名青山闸、杉木堰、杉树堰、杉青堰等。何时将堰改闸未见记载。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有修闸记载,熙宁五年(1072年)日本僧人成寻有过杉树堰复闸记述。由于南来北往过闸船只不断,樯帆如林,因商旅与游人停靠,闸口甚为繁华并建有馆所,在闸西建有落帆亭,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有北宋熙宁年初重修记载,当与杉青堰改建时间记载相符。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人崔溥在《漂海录》中尚有二月初五过杉青闸的记述。落帆亭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又重建,以后历经战火毁圮,清光绪六年(1880年)再建。民国10年(1921年)嘉兴酒业公所又募资整修。日军入侵期间又遭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曾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1981年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落帆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经修整,已焕然一新。杉青闸废于何时未见记载。现除落帆亭遗址外,尚存有杉青闸路路名。20世纪50~60年代,曾从原嘉兴中国制丝一厂稍北对岸捞出过建闸的长大条石。
杉青闸,为运河入浙第一道堰闸,位于嘉兴以北运河上,相传创建于秦、汉间,该闸北宋初名杉木堰,于淳化元年(990)初废,何时复建不详。据《宋史·河渠志》,熙宁元年(1068)十月,诏“杭之长安、秀之杉青、常之望亭三堰监护使臣并以‘管干河塘’系衔,常同所属令佐巡视修固,以时启闭”。说明杉青堰已存在,并被列为江南运河三大堰之一,设专职官员巡视、修固、启闭,可见此堰对当时航运之重要。熙宁五年(1072)秋,日本僧人成寻来中国,循运河北上时经过此堰。据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称,秀州(今嘉兴市)北六里有杉青堰,有闸,闸门两道。可见当时业已建成早期简易船闸。
长安闸,位于海宁县长安镇,旧称义亭埭,北宋称长安堰,南宋及以后称长官堰、长安牐、长安闸等。据咸淳《临安志》称,该闸“相传始于唐”,“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即旧义亭埭”。据今人阙维民《长安闸的历史变迁》考证,该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长安闸设上、中、下三闸,“自下闸九十余步至中闸,又八十余步至上闸(见雍正《浙江通志》水利二),是运河浙江段最早的三闸式复闸(即二级船闸),是水利科技史上重要成就。长安闸在北宋时与杉青、望亭二闸齐名,同为运河重要堰闸。熙宁中曾议废此闸而未遂。崇宁二年(1103)长安闸“有旨易闸旁民田以浚两澳”、“上澳九十八亩,下澳三十二亩,水多则蓄于澳,旱则决以注闸”,以保证复闸过船用水的需要,这也是运河浙江段所设最早的澳闸制。南宋时对运河和长安闸的管理更为注重,置澳兵20人严禁澳水外泄。历史上长安闸屡毁屡修,元末运河改道不经长安镇,明代仍相当重视长安闸的维修管理。至清代中期,闸已废弃,但长安堰依然存在。建国后,于70年代在长安镇东建成新的船闸。
长安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原称义亭埭,北宋时名长安堰,南宋及后世称长官堰、长安牐、长安闸等,间或并称,还有长安新堰和长安坝之称。长安闸是沟通运河浙江段下河和上河(水位相差1.5~2.0米)的通航枢纽,“上彻临平,下接崇德,漕运往来,商旅络绎”(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五代、两宋都有整修和改造。两宋时,长安闸与秀(今嘉兴)之杉青堰,常(今无锡)之望亭堰齐名。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成寻日记记述,当时长安堰不仅已改堰为闸,并已建成为三门两室的二级船闸。《咸淳临安志》记有:闸室长度,“自下闸九十余步至中闸,又八十余步至上闸。”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有旨易闸旁民田以浚两澳”,“上澳九十八亩,下澳百三十二亩,水多则蓄于澳,旱则决以注闸”。澳闸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独特的水工建筑物,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当时一种成功的船闸类型,解决了缺水河流的船闸用水问题。绍圣年间(1094~1098年),鲍提刑“累沙罗木”重修长安闸。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吴运使将“累沙罗木”的长安闸改为“石埭”(《咸淳临安志》)。绍熙二年(1191年)张提举重修长安闸,并置闸兵20人管理(《宋史·河渠志》)。嘉定初(约1208年)“令潘景夔尝请开两澳之塞,以济饥民,不果行”(《咸淳临安志》),可见南宋朝廷对长安闸启闭和运河畅通的重视,即使灾年,也不允许两澳水外泄灌田。
入元之初,“闸兵废,两澳为民所侵”;元至正二年(1342年)修(长安)三闸,以柏木作闸门板(清乾隆《海宁县志》卷一)。由于交通繁忙,至正七年(1347年)又在长安闸西增修为坝车船(《海昌外志·舆地志》)。元末,运河主航道改道不经长安镇,但明代仍有修理长安闸、堰记载。清代中期,船闸已废弃不用,后将上闸首改建为滚水坝,上闸以下改为下河水系,成为上塘河水系排水通道。1961年为补充上塘河水源修建长安电力翻水站,原上闸首滚水坝废弃,排水通道又变为翻水站进水通道。现长安闸三个闸址,均已改造成桥。上闸桥1964年5月重建,中闸桥,1983年6月改造,下闸桥今称解放桥,1979年3月重建。1975年12月在镇东新建长安船闸,1977年10月竣工,闸室长73米,宽12米,闸底高程上闸首1.3米,下闸首为0米,日均过船200余艘。
清湖三闸。清湖闸,又名清湖堰,在余杭门(今武林门)外半道红,共分三闸“清湖上闸在武林门外二里,清湖中闸在武林门外三里,清湖下闸在武林门外五里”(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五十二)。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王钦若知杭州,为了加快舟楫往来毁坏此堰。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针对城内诸河之水高于清湖堰以北运河之水的状况,为调节、控制水源,方便航运,将已废的清湖堰改建成上、中、下三闸。上承天宗水门(接盐桥运河)、余杭水门(接城中小河、清湖河)二河合於北郭税务前之水,通过清湖三闸,转入上塘河和下塘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在《入蜀记》就有过清湖三闸至临平的记述。清湖闸民国36年(1947年)尚存,20世纪50年代初拆除。
清湖闸,位于杭州武林门外半道红运河上。其地原为堰,名清湖堰,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天禧三年(1019)知杭州王钦若为加快舟楫往来而毁堰通航。元祐五年(1090)知杭州苏轼浚治城内外运河,始设清湖上、中、下三闸,三闸之间相距各二里,亦为通航复闸。
浙江闸,又称跨浦闸,在今南星桥萧公桥南。由浑水闸和清水闸组成。浑水闸在跨浦桥南,清水闸在萧公桥南。跨浦桥已湮废不存,萧公桥原存在南瓦子巷秋涛路小学,桥下已无水,2001年拆迁至西湖“柳浪闻莺”公园内。闸内河道东通贴沙河、中河,西通龙山河,是江南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地点之一。早在六朝时,已筑有柳浦埭,船只可翻坝入江,江南岸为古西陵(今西兴),通过西陵埭可与浙东运河相连接,是钱塘江第一大渡口。五代后梁至后唐期间(907~936年),吴越国王钱镠建造浙江闸、龙山闸沟通江、河。浙江闸是一组引潮、通航并用的复闸,作为复闸,未详建于何时。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四月十四日日本僧人成寻进入杭州时有过闸记述,复闸当在此前已建。但因二闸间距离较短,仍难沉积钱塘江潮水泥沙。苏轼在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浚茆山、盐桥二河,修浙江、龙山二闸。苏轼在《请开河状》中提到:“宜于钤辖司前创置一闸”(在中河州桥,即嵇接骨桥南茆山、盐桥二河交汇处)。实质也是清水闸,使引入潮水先进入茆山河,待澄清后再人盐桥河,数闸联合调节运行,以减少主航道盐桥河淤积。北宋期间多次修理浙江闸,天圣四年(1026年)海潮曾冲坏此闸,侍御史方慎言上奏朝延,宋仁宗下诏修复。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知临安府周琮又加重修。由于江岸淤涨,浙江闸遂湮废。民国18年(1929年)江干“浙江第一码头”(轮渡)竣工投入使用,浙江闸内河道也逐渐填塞。
龙山闸,位于杭州市白塔岭下龙山河口,由浑水闸、清水闸组成。与浙江闸同是江南运河与钱塘江沟通通道。龙山闸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北宋时代因潮水冲击,多次重建;南宋时,因龙山河临近皇宫废不通航,龙山闸也随之弃废。元延祐三年(1316年)丞相托克托恢复了龙山河和龙山闸。明嘉靖中又改闸为坝,过船须翻坝。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龙山坝为闸,以后又改为堰坝。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小桥东侧尚留有坝,船只、竹、木等翻坝入中河运输入城,1958年废弃。2000年修建标准海塘时,新建2孔龙山闸一座,内建有中河引排和西湖引水两个泵房,但不通航。
七堡船闸,为补充上塘河水源不足和实现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余杭县于1970年4月兴建七堡船闸,1971年7月竣工通航引水。七堡船闸位于九堡乡杭沪公路上游桥东,上闸首在钱塘江北岸,下闸与新开和睦港连接。上闸首闸槛高程2.5米,门宽8米;闸室长150米,底宽13米,底高程2米;下闸首门槛高程2米。上下闸均装高4米,宽8.6米平板钢闸门,用2×25吨和2×26吨双吊卷扬机启闭,船闸设计通航100吨级船舶,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由于当时运河没有与钱塘江沟通的船闸,七堡闸开通后,过闸船只迅速增加,到1986年,进出船只达8万余艘,其中进航40028艘,大部来自萧山、富阳、绍兴、诸暨等县、市。但由于钱塘江潮水挟带大量泥沙,造成和睦港和上塘河河道严重淤积,1988年临平镇附近河段航道水深仅30~50厘米,当年塞港断航18次,计207天,最长的一次达30天,受阻船舶有2000余艘。河道淤塞造成引水流量越来越小,并造成汛期排水困难。1989年7月,三堡船闸通航,七堡船闸逐步停用,至1993年,上塘河航道基本断航。
三堡船闸,位于江南运河南端杭州市上城区杭海路上的三堡。全长192米,其中闸室净长160米,净宽12米,上、下闸首长各为16米,宽23.4米,上、下闸门均采用钢结构上提式平板门。船闸上游引航道(钱塘江一侧)长712.7米,底宽60米,底高程1.7米,岸坡为斜坡式,浆砌块石护坡,设钢筋混凝土短桩及混凝土护脚;下游引航道长500米,底宽45米,底高程-0.2米。闸内设泵站,布置在下游翼墙东侧,设计流量21立方米每秒,以抽咸保淡。下游引航道建有灌溉用倒虹吸一座,长138米,设计最大过水流量6立方米每秒。京杭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于1983年11月12日正式开工,1988年12月31日竣工,1989年1月30日首次试航成功,同年3月通过省交通厅验收,6月通过交通部验收。二线船闸于1993年9月开工建设,1996年12月完工投入运行,三堡二线船闸设计年通过量为550万吨。二线船闸闸室长度为200米,比一线船闸长40米,以适应原一拖十驳改为一拖十一驳运输方式的要求。二线船闸闸室宽12米,上、下闸首长各为16米,宽23.4米,上、下闸门亦采用钢结构上提平板式闸门。船闸上游引航道(钱塘江一侧)长700米,底宽60米,底高程1.7米;下游引航道长1500米,底宽45米,底高-0.2米。2000年三堡船闸一、二线船闸的通过量达1140万吨。
此外,在运河浙江段为节制水位以利通航的堰闸还有临平闸、隽堰闸、德胜闸等。
港口
常州港,位于江南运河常州河道。建国后至1955年,港区内陆续建有水泥结构码头5座(东门新仓库码头、西仓库码头、公盛码头、关河火车站码头、表场码头)。1957年常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8万吨。1965年常州市港务管理处成立,下辖货场有:老货场、新货场、新港口货场、德胜港货场、青龙港货场、采菱港货场、大湾浜货场、三山港货场吨。
镇江港
无锡港
苏州港,苏州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都城,不仅是吴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水运中心,港口兴旺。宋代,苏州升为平江府府治。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诏福建、两浙路漕粮输送平江府后,港口开始建仓储粮,苏州港又成为漕粮中转港和手工业品、手工业原料输出输进港。苏州港的漕运、商运和对外贸易已超过盛唐时期的扬州港。根据1960年对港口情况的调查,共有码头98座,码头总延长1829.96米,共分8个作业区:火车站、娄门、洋关、南门、枣市、南浩街、枫桥和苏州钢铁厂作业区。货物吞吐量逐年上升,1957年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5.27万吨。1973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9.34万吨。在进出港主要货物中,非金属矿石占19.6%,矿建材料占18.13%,木材占7.24%,粮食占7.19%,钢铁占7%,化肥及农药占4.5%,水泥占1.87%,石油占1.63%。苏州市港务管理处成立后,加快港口改造、扩建和建设新港区的步伐,所辖港区有:葑门港区、娄门港区、双桥港区、枫桥港区、齐门港区、白洋湾港区、城湾港区。
杭州港,是我国内河大港之一,分为钱江港区和运河内河港二大部分。在钱江港区,随着杭州城市建设发展、港口扩展和钱塘江整治,原在闸口、南星桥一带货运码头已迁至三堡和六堡一带,已建泊位长度1424米,设有300~1000吨泊位25个;原在南星桥的轮渡“浙江第一码头”现仍保留,有300吨级泊位3个,旅客年通过能力30万人。内河港区码头也有很大变化,现有公用码头主要有三堡内河码头、内河散货码头、三里洋码头(图8—30—2)、谢村码头等,共有泊位长度2396米,100~300吨泊位49个,泊位年通过能力538万吨。另外尚有半山发电厂、杭州钢铁发展集团、杭州协联热电公司、杭州燃料总公司、浙江石油储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专用码头,客运仍使用1981年投入使用的武林门客运码头,有100吨级泊位5个,年通过能力11万人。杭州港全港码头长度14829米,泊位335个,其中公用87个;年综合通过能力:货物1975万吨,旅客41万人。200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187万吨,集装箱1800个,旅客8.2万人。
湖州港,为浙江省第二大内河港口,位于浙北长湖申、杭湖锡航道交会处。陆路有104国道和318国道在湖州会合,铁路有杭宣铁路沿港区而过。港区码头长度12981米,其中公用码头长度630米,年综合通过能力货物1867万吨,旅客100万人。2000年实际货物吞吐量为1085万吨,旅客1.2万人。
乍浦港。新中国成立后,乍浦港口建设始于上海石化总厂原油码头,1975年建成2.5万吨泊位1个。1986年开始兴建一期公用泊位和内河作业区,1992年投入使用;1994年和1995年上海石化总厂又建成5万吨级和2.5万吨级泊位各1个,1995年嘉兴发电厂建成3.5万吨级煤炭泊位1个,1999年浙江金浙九龙石油化工联合有限公司建成万吨级液化气泊位1个。至2000年,累计建成万吨级泊位6个,码头长度1676米,年货物综合通过能力1076万吨,2000年实际吞吐量906万吨。乍浦港二期公用泊位已于1999年8月动工,新建万吨级杂货和2万吨级散货泊位各1个,可新增年货物综合通过能力175万吨。内河航运通过改造,乍嘉苏航道达五级航道标准,并与京杭运河、杭嘉申、甪平申航道相连通。
嘉兴港,是杭嘉湖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水路中转港,位于杭嘉申和乍嘉苏航道交会处,嘉善塘、平湖塘、海盐塘等主要河道均汇合于此,沪杭铁路、公路320国道均经过嘉兴港。港区码头长度8396米,其中公用码头长2854米,年综合通过能力976万吨,旅客7.03万人。2000年实际货物吞吐量509万吨。
小浦港,为长湖申航道起点。港区沿合溪新港与长湖申航道建设码头,成丁字形布局,上起镇湾桥,下至小浦化工厂。港区码头长度5350米,有码头泊位153个,年货物通过能力402万吨,2000年货物吞吐量376万吨。
李家巷港,是长湖申航道重要港口。公路318和104国道复线穿越港区,宣杭铁路从港区西部通过,并设有白鹤岭火车站。港区主要为当地石灰石矿区服务。港区码头长度2925米,有泊位89个,年综合货物通过能力377万吨,2000年货物吞吐量371万吨。
德清港,位于德清城关镇,西依东苕溪导流航道,东邻杭湖锡航道,东连304国道,西接104国道,港区码头长度3824米,有泊位104个,年综合货物通过能力641万吨,200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00万吨。
参考资料
一、长江水系—.《江苏省志·地理志》.
二、苏南运河的演变和整治.—江苏省志·交通志·航运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9:23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