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是宋代词人
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主要写景,下片转入描写美人。全词通过抒写词人在一个雨霁月朗的良宵,有美人相伴,饮酒听歌的欢娱情景,表现了他暂时放浪形骸,陶情风月的旷达情怀。
作品原文
江城子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①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②。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③,捧金瓯。歌扇萦风④,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⑤。
注释译文
①巫山:此暗指美人。用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相会的故事。
②酒新篘:新漉的酒。过滤酒。
③月华羞:美人笑脸盈盈,顾盼生辉,使姣好的月亮都自愧弗如。
④歌扇萦风:(美人)翩翩舞扇招来徐徐清风。
⑤“试问”三句:化用杜牧诗意,杜有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苏轼以酒色自娱来解嘲,似乎自己放浪形骸,忘怀一切,其实不过是苦中作乐。
译文:
墨云拖着阵雨刚从西楼上空飘过,雨后的流水涛涛向东奔流,随着云烟收敛,柳外的残阳变得更红更亮,那脉脉的斜晖返照在帘栊的银钩之上,熠熠辉耀,仿佛点点碎金在跃动。今宵这般胜景中又有着巫山神女般的美人,未凋的鲜花,新漉的美酒。
她微笑时星星般的的明眸转盼流光;她害羞时半遮着面庞像彩云掩着明月;她手捧酒杯频频向我敬酒,令人陶醉;她轻歌曼舞,手中的扇子随着节拍而挥动,带来缕缕清风,吹散了凝结在我心中的愁云。试问江南的父老,谁能像我这样洒脱,欣赏美人,醉酒当歌于扬州。
作品鉴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次写出傍晚带雨的乌云在楼头洒落一阵骤雨之后又飘往他方。水向东流,云收雾敛,夕阳映柳,风吹帘动。这意象纷呈又气脉连贯的景色,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令人美不胜收,加之鲜花美酒,使词人情不自禁地赞叹这良辰美景。又用“巫山”为美人的出场作了铺垫。
从“美人”起五句都是刻画美人的情态,这是一个明眸如星、巧笑顾盼、翩若惊鸿、轻歌曼舞的美丽形象,她的舞扇带来的缕缕清风,吹散了凝结在词人心头的愁云。最后三句化用杜牧诗句,似乎自己已沉醉于酒色美景,忘怀一切了。用反问句,流露了他心头的苦闷。词人固然度过了一个良辰美景,暂时忘掉了一切,但前不久在颍州因久雪百姓饥饿自己彻夜不眠,到扬州后吏胥催租,百姓无以为生,自己无力拯救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百姓的疾苦和自己的遭际,酿成浓浓的愁云,积压于心头。他只能借酒浇愁。欢娱吹散春愁只是暂时的,词人尽管狂放豪爽,但深隐于心头的创痛,却是无计消除的,旷达的笔触,只能使读者更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时进士。以文章知名。神宗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与密、徐、湖三州知州。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执掌地方军事的助理官)。哲宗朝,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并出知杭、颍、扬、定四州。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谪惠州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徽宗立,赦还,第二年,卒于常州(今江苏市名)。他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宋代文坛领袖。诗、词、文造诣都很高,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才情奔放,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弱的词风,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笔力纵横,气势磅礴、豪壮清雄之作尤新人耳目。在词的题材、意境、体制等方面均进行了开拓和革新,对于词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益的推动作用,堪为豪放词派之创始人。著述颇丰,有《东坡乐府》,存词三百五十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