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白菇
浙江省江山市特产
江山白菇,浙江省江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综述
江山白菇产于浙江省江山市,喜温喜湿,24℃左右最适宜菌丝体的生长,15℃左右最适宜菇体生长,惧怕气温剧变和环境污染。江山市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江山白菇的生长。
气候条件
江山市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是江山白菇生产栽培适宜期。据江山市气象局1956一1987年资料统计,全市年降水量1650毫米一2200毫米,10℃一22℃的降水量为1100多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6.1%,年相对湿度为75%一85%,年日照时数2063.3小时,年平均气温17.1℃,适宜白菇生长。
植被水源
江山是半山区市,地处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空气清新,山林茂密,在地质地貌、土壤、气候诸因素的作用下,植物区系万分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7.2%。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年降水量37.3亿立方米,年蒸发量为14.5亿立方米,境内还建起三个蓄水量为6亿立方的中型水库,给境内的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自然环境
衢州市环境检测站对江山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行检测评价,检测结论是:江山白菇生产基地灌溉用水所测项目均达到久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分GB5084—92的要求,环境空气中各项指标均达到冬环境质量空气标准分GB3095—96(二级标准)的要求。评价认为江山市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符合生产优质无污染江山白菇所需要的各项环境要素,无公害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属理想级。
历史渊源
金针菇古称构菌,栽培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唐朝,唐韩谱著尺四时类要分中记载有“三月种菌子,取烂构木及叶子地埋之,常以沮浇令湿,三、两日即生。又法,哇中下烂粪,取构木可长六、七寸,截断锤碎,如种菜法,睛畦中匀布,土盖,水浇常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把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栽培原始方法。
20世纪30年代,中国也有过瓶栽金针菇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后,金针菇真正步人人工栽培。
20世纪80年代初,江山市开始培育金针菇栽,科技人员承担起白色金针菇的选育任务,经八年的筛选、驯化选育,于1996年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被命名为“江山白菇”。
生产情况
2001年,江山白菇的栽培量为4351万袋,2002年为6992万袋,增幅60.7%。
2006年,江山白菇种植农户超过5000户,白菇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种植白菇为主的食用菌达到1.2亿袋,鲜菇产量实现6300万千克,产值3亿元。
2009年,江山市有11301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种植量达36108万袋,总产量18.03万吨,产值达11.13亿元,菇农户均收入达35748元,增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205元,辐射带动从业人员5万余人。
2010年,以“江山白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量已达到3.8亿袋,产值达到12.87亿元。
2012年,自然栽培白菇14500万袋,工化白菇7200万袋。
截至2017年,江山市有401个行政村,5400多户,1.6万人直接进行江山白菇种植。有10个种植500万袋以上的乡镇基地,种植100万袋以上的基地村12个,种植2万袋以上的专业户1058户,5万袋以上的105户。
产品荣誉
2001年,江山市被评为“中国白菇之乡”。
2004年05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山白菇”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浙江省江山市行政区划的21个乡镇街道312个行政村范围。
质量技术要求
一、分级指标
分级指标见表1。
二、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三、卫生指标
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五、感官要求
(一)色泽、外观、采用目测检验。
(二)风味采用嗅闻、品尝检验。
(三)水分按GB/T14769—1993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
江山白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4年第59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江山白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1:48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