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切变线
活动在青藏高原以东25—35°N之间,850,700百帕高空近于东西向的风向、风速的不连续线
江淮切变线通常是指活动在青藏高原以东,25—35°N之间,850、700百帕高空,近于东西向的风向、风速的不连续线。它处于北面西风带小高压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低压槽内。
切变线介绍
江淮切变线通常是指活动在青藏高原以东,25—35°N之间,850、700百帕高空,近于东西向的风向、风速的不连续线。它处于北面西风带小高压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低压槽内。北侧一般为偏东风,南侧是偏南风,两侧气流构成气旋式切变,气流辐合上升,成云致雨,是江淮流域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若与南侧地面华南静止锋或冷锋相配合,降水强度增大,雨区在地面锋面与空中切变线之间。若切变线上有低涡形成东移,往往形成暴雨。若无地面锋面配合,仅为单一切变线,则其天气表现以中、低云为主,降水量不大。
类型
切变线是体现在风场的天气系统,根据风场的切变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即冷锋式切变暖锋式切变和准静止式切变
冷锋式切变
冷锋式切变是偏北风和西南风的切变;在这种切变线上,偏北风占支配地位场自北向南移动,其性质近似冷锋
暖锋式切变
暖锋式切变是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切变。在这种切变线上,西南风或偏南风占支配地位,常自南向北移动,其性质近似暖锋
准静止锋式
准静止锋切变即偏东风和偏西风的切变。南北两支气流势力相当,移动很少。当南方气流加强时演变为暖锋式切变,当北方气流增强时,演变为冷锋式切变。
切变线一般主要出现在中、低空即3000米和1500米左右的空中。
形成
在中国东部地区常会出现和维持准静止锋式的切变线,切变线的出现也有季节变化,初夏在江淮流域到长江以南有一条江淮切变线,夏季则会在华北地区出现切变线,由于切变线是一种风的不连续线,往往会使空气辐合上升。所以,常能形成云雨天气。
环流型式
江淮切变线形成时,其环流形式演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多呈东西向,副高本身及其边缘西南风强劲、稳定。当140以西副高脊线位于18-25之间时,对切变线形成最为有利;当脊线位置过于偏北时,江淮切变线则不易形成
(2)在低层等压面上,在35以北的西风带中,有小槽东移。由于小槽北部移动快,南部移动慢,致使槽线
逐渐顺转
(3)从河西走廊有小高压东移
(4)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低涡或倒V形槽向东北方向发展与北方小槽连成一体
预报
南下
(1)空中低压槽和地面气旋东移入海加深
(2)北方高压南下或空中大槽刚过
(3)700毫巴切变线上有低涡发展,低涡后部切变线向东南移
(4)西太平洋高压势力减弱、东退
北上
(1)太平洋高压脊加强北上
(2)西部的低压槽(或低涡)沿切变线东移,东段切变线的偏南气流加强,东段切变线北上
(3)北部小高压东移至华东与西太平洋高压合并,切变线西段形成暖锋式切变,且向北移
消失的预报
逆转为西风槽
(1)北方冷空气南下
(2)太平洋高压东退
(3)北部小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
合并而消失
(1)蒙古、河套一带有低压发展,切断了冷空气的补给
(2)冷空气强度减弱、厚度变薄,西风带小高压变暖与太平洋高压合并
相关报道
泰州市气象台2016年6月29日发布公报,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低空急流和江淮切变线共同影响,6月27日至29日白天,我市将有较强降水过程,预计过程累计雨量40至60毫米,局部80至100毫米,最大雨强(小时雨量)可达20至30毫米,强降水期间可能伴有强雷电、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另外,7月2日至3日我市还有一次强降水过程。
在厄尔尼诺大背景下,我市的夏天不是任性一个词语能形容得了的。随着副热带高压减弱南退,昨天,梅雨又开始发威,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从市气象台的记录(26日20时至昨天下午3时)来看,我市各地都有降雨,雨量分布上总体呈现出北少南多的走势,说明这一次的降雨中心偏南了一点。其中靖江雨最大,雨量达到了43.3毫米,市区其次,雨量37.6毫米,姜堰、泰兴雨也不小,雨量分别为35.4毫米、33.3毫米,四个站点均达到大雨级别。同一时段,兴化雨量最小,为8.4毫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0 01:33
目录
概述
切变线介绍
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