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神子·恨别》是
宋代文学家
苏轼离任徐州时的词作。此词化用
李商隐《
无题》诗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全词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感情沉痛怅惘,风格婉转抑郁,余韵悠长。
作品原文
江神子⑴·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⑵,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⑶,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⑷。背归鸿⑸。去吴中。回首彭城⑹,清泗与淮通⑺。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江神子:
词牌名,即“
江城子”。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⑵佳人:友人。
⑶东风:代指春天。
⑷隋堤:指汴河的河堤。隋炀帝时开凿通济渠,沿渠筑堤,人称隋堤。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⑸背归鸿:作者南下
湖州(今属浙江),此时正是春天,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
⑺清泗:即
泗水。泗水源出山东,南下流经徐州,注入淮河。淮:今江苏秦淮河。
⑻楚江:即泗水。
白话译文
一生飘零,愁思无穷无尽。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携手友人,含泪折花相送,作为道别。东风徐徐,春光仍在,可是我即将离开,这美好的春天今后还能与谁共享呢?
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鸿雁北归,而我却与雁行相反,南去吴中。频频回顾,清澈的泗水向着淮水脉脉流去。想托泗水把千滴相思泪寄往徐州,怎奈泗水东流,相思难寄。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不满
王安石的新法,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十年(1077)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随后调往湖州任知州。此词即为苏轼临离徐州与友人告别时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元丰元年三月,“告下,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军州事,留判田叔通、寇元弼、石坦夫,作《江神子》词。”此行涉泗水、淮水渡江而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词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余韵悠长。
名家点评
清·
黄苏《
蓼园词评》:彭城即徐州,泗水、汴水皆在焉。其形胜东接齐鲁比属赵魏,南通江淮,西控梁楚。意此时东坡于彭城遇旧好,又别之而赴淮扬,临別赠言也。先从自己流落写起,言旧好遇于彭城,又匆匆折残红以泣別。别后虽有春,不能共赏矣。“隋堤”,汴堤也,通于准,言我沿隋堤而下维扬,回望彭城,相去已远。纵泗水流与淮通,而泪亦寄不到,为可伤也。“楚江东”,谓扬州,古称吴头楚尾也。故曰“吴中”,又曰“楚江东”。
近代·
冯振《诗词杂话》:(东坡词)云:“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又云:“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正反两用。要从杜老“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来也。“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笔意深折。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
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
东坡七集》等。词集有《
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