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简称省前中国际分校)创建于2007年9月,是一所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地处常州市南郊武进新城区,南依省前中,北临定安中路。学校占地面积101.5亩,总建筑面积77569.9平方米。设有常州市标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功能会议报告厅、图书馆、乒乓馆、学生餐厅、学生宿舍以及塑胶田径运动场;精心打造了江苏省外语课程基地、外语角以及“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布局科学合理,校园精致美丽,文化气息浓郁,各类设施齐全,能满足师生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和生活的需要。
学校坚持高质量、有情怀、有特色、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一高两有三化”的办学目标,弘扬省前中“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坚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办学理念,坚持“多样发展铺设成功之路,特色办学铸造教育品牌”的办学思路,实施严格规范、科学人文管理和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阳光课堂”为主阵地,“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载体,实施分层次教学、个别化辅导、差异化发展的教学策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郁的学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良好,进步提升率高,成功几率高。
截至2020年5月,办学十三年来,学校已有10999名学生考取国内本一、本二高校或国外一流大学,其中普高部近几年高考本一上线率均在60%以上,在常武地区位居普通高中第一方阵,在江苏省民办普通高中中独树一帜;国际高考硕果累累,国际高中SACE(AP/ACT)课程以及日语课程,已有1196名学生留学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省内外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学校被授予武进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特等奖”。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江苏省外语课程基地、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常州市青蓝工程先进学校”、“常州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常州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武进区文明单位”、“武进区模范职工之家”、“武进区诚信廉洁教育示范校”、“武进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管理精致、文化丰厚、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的,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优质普通高中。
一流团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也是实施精品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依托。省前中国际分校努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人才高地,为学校的快速高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师德。全校教职工高扬“爱与责任”主旋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敬业爱生,热情负责,为学生、家长和教育教学提供最优质服务;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进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巧引领。学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集中学习;行政干部勇于担当,示范引领;全体教师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全校教职工不断在师德、师能上规范自己、提升自己。细培养。学校给每位教师明目标、压担子、提要求,认真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名师工程”,扎实推进“行政推门听课”、青年教师“练考”和“赛课”等制度。重服务。高度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青年教师婚姻以及住房、孩子入学等问题,尤其是待遇方面,积极实行青年教师考核、骨干教师“学术性津贴”、优秀教研(备课)组长考核和班主任综合考评、校评校聘等激励机制,解决了后顾之忧,稳定了教师队伍。
办学以来,省前中国际分校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已形成一支以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为核心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流教师队伍。
2012-2019年教学基本功大赛或评优课大赛区级一等奖以上获奖教师(部分)
一、坚持立德树人使命,全面梳理教育理念
学校以“诚”为校训,以“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争创一流”为学校精神,构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信自强、向善向上的阳光青年,基础厚实、勇于创新的智慧学子,具有家国情怀”
办学愿景是“一高两有三化”、即“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情怀、有特色、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省内一流和国内外知名的民办普通高中”;
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信自强、向善向上的阳光青年,基础厚实、勇于创新的智慧学子,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责任公民”。
其中,大力推进以“诚”为主题的文化建设,积极践行“诚信做人,诚实做事,诚真学问”;学校风清气正,学生健康阳光,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气质和文化特色。
二、丰富学校课程体系,着力提升课程品质
学校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学品质”为目标,以建设“阳光课堂”为抓手,强化课程建设,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校本课程为补充,将育人目标的九大素养,落实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发展的校本化课程体系中。
二是着力打造阳光课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为目标,以构建“自信、灵动、合作、分享”为基本特质的阳光课堂为重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打造高效课堂范式。
三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优化教学管理,积极推进集体备课、导学案运用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规范务实、激励创新,关注实绩、重在过程的教学管理机制;推进教学信息化,借助“希沃课堂”、“大数据”,打造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时代卓越青年
1.以争做“四有好教师”为目标积极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形象工程、建立师德考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教职工师德行为的督察和考评。
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健全校级培训、个人研修、专家指导、同伴互助、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多层面、多形式的校本研修机制;持续引领全体专任教师参与学校主课题、学科课题和教师微课题的课题群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备课)组在开展校本研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中的组织作用和团队力量;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五级梯队评审;着力加强新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分层培养工作。
三是优化教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机制的优势,不断完善教师聘任制度、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开展“多劳多得、责重多得、优绩多得”的奖励制度和“校评校聘”等暖心工程的激励机制,使广大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教书育人的幸福。
学校大力加强行政干部、班主任、教研(备课)组长、青年教师四支队伍建设,通过十多年努力,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结构合理、职业稳定、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朝气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江苏省特级教师3名,市区学带、骨干35名,市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28名,硕士研究生22名;近三年有94人次在各级各类评优课或基本功大赛中获得省市区级奖项,2021年学校被评为武进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学校”。
2.以“五育融合”为手段,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学校着力构建以现代公民素养教育为重点内容,以文化浸润、实践体验为重点途径的人文德育,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德育工作特色。
坚持“五育融合”的德育工作方针(即把德智体美劳融入文化、课程、活动、管理、协同五种育人方式中去),不断健全以班级文化建设、全员育人导师制、家校互动合作制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机制。教师层面着力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层面深入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家长层面持续推动“家长五走进”活动,以扎实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
精心设计和开展主题明确、形式活泼、多元开放、富有特色和实效的德育活动;结合时代发展、学生实际,分年级、分类型、分专题进行研究,实现德育活动专题化、序列化、多样化、精品化。
四、精致学校管理改革,探索现代学校治理
办学以来,学校积极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构建以目标计划为导向、过程管理为核心、师生主动发展为动力、业绩考评为杠杆的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学校管理的品质与水平。
根据学校章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支部监督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构建民办学校多元治理机制。各处室各年级职责明确、分工负责,上下衔接、相互协作,实行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的“扁平式”工作机制;创建引领教师和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评价的组织方式和运作机制,形成了“严格、规范、精细”的管理风格,锤炼了一支理念新、作风正、能力强的学校管理队伍。
学校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扎实开展 “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通过党建引领,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各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五、提升学校内涵品质,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学校以“立德树人、多样发展、特色办学”为目标,进一步着力打造公民责任教育、外语教育、国际教育三大特色教育品牌,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一是打造公民责任教育特色品牌。建构以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公民责任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公民素养。组织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程相关内容渗透公民责任教育。设计开展“感恩与责任”“蒲公英”公益两大主题系列活动,前者以时事学习、社会考察、社会参与为重点,后者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重点,有序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蒲公英公益社”已经成为常武地区的品牌社团。
二是打造外语教育特色品牌。依托学校2015年建成的江苏省外语课程基地,建立外语课程网络资源库和网络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如英语角、外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外语优秀作文评比等外语学习与实践活动。
三是打造国际教育特色品牌。进一步发展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国际高中教育课程。一方面继续办好国际高中SACE课程,争取扩大办班规模,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外交流,争取增加国际合作项目,以扩大国际教育课程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提高国际理解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认真实施《走向世界》等通识性校本必修课程;借助外语课程基地的场馆设施,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世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化社团活动,切实加强文化自信和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观念和跨文化意识。积极引进国外特色课程、先进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系统、远程网络直播课堂等优质教育资源。
六、分享学校发展经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办学以来,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辐射,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一是学生获得优质发展。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思想品德不断提高,学业水平高位运行,特长发展成果显著。今年9月,我校张竹君同学偶然发现同村火情,及时报警、引导、疏散,临危不乱、机智果断,为避免一起重大人员伤亡险情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评为“见义勇为好少年”,多家媒体先后报道,社会各界交口称赞;2021年高考,我校特殊类型达线率74%,600分以上16人,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位置。
二是学校取得高位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常州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青蓝工程先进学校、常州市集团化办学先进集体、武进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武进区模范职工之家等30多项荣誉称号;《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多样化、国际化特色办学经验做了深度报道。
三是示范辐射共同发展。每年有多个中外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学习,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江苏省教育学会民办中学特色化发展峰会、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创新办学新视野研讨会等国家级、省级会议。
成绩鼓舞人心,未来任重道远。今后我们的方向是:进一步丰富教育理念,厘清要素之间关系;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推进四大工程,培育更多名优教师;进一步强化五育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增强学校发展张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官网.2024-09-01
学校概况.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官网.2024-09-01
学校概况.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官网.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