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目连戏
戏曲、娱乐
目连戏在南方诸省的流传,是与弋阳腔的传播同步进行的。江西目连戏分布全省各地,江西弋阳腔、青阳腔、东河戏、婺源徽剧高腔、木偶戏等剧种都会演目连戏,并与佛教和道教音乐均有关联,以弋阳诸腔目连为主体的江西目连戏是全国高腔目连之源头。江西目连戏一般在盂兰盆会搬演。乾隆七年江西巡抚陈宏谋《禁止赛会敛钱示》记:“每届中元令节,……在于省城内外店铺,逐户敛索钱文,聚众砌塔,并扎扮狰狞鬼怪纸像,夜则燃点塔灯,鼓吹喧天,昼则搬演《目连戏文》……观者如堵。”民国十四年《弋阳县志》载:“中元家祭,焚纸钱纸衣,寺僧作盂兰佛事,赛神演剧,掷金钱如粪土。”
简介
江西,是一个盛演目连戏的地方。
清乾隆七年(1742)《南昌县志》载:“每届中元令节,在于(江西)省城内外,聚众砌塔,扎扮狰狞鬼怪纸像,夜则燃点塔灯,鼓吹喧天,昼则搬演《目连救母》故事,土人谓之打目连。”
旧时,江西演出《目连救母》戏剧,接连七日,每天都有小鬼开司一出,或翻扛踩刀,或搭九楼,由九条方桌叠成九层,巍峨凌空。表演者从一层至二层,二层到三层,层层攀缘而上,直登九层,吹号扬旗,忽而蜻蜓倒立,忽而雄鹰展翅,做出种种花样,令人惊悚。
2013年7月,上饶县赣剧民间剧团,在乡间庙会中演出了弋阳腔目连戏数折片断,有《活捉刘氏》、《目连僧挑经挑母》、《白猿开路》、《刘氏受苦过奈何桥》,表演轰动乡里。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看了弋阳腔目连戏说:“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目连戏被士庶各界奉为戏曲文化的经典。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江西文化人便开始抢救、传承目连戏。1953年,江西省文化局创办了弋阳腔演员训练班,集中弋阳腔老艺人教学,对目连戏曲牌音乐与表演进行录音、录像。1957年,江西省文艺学校整理编辑了第一本《弋阳腔目连戏传统曲谱》集。从1982年至今,二十余年间,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三番五次深入田间普查,已收到了多种声腔目连戏手抄本七、八种。同时,在鄱阳、婺源、湖口、景德镇找到了尚能演出目连戏的古稀老艺人。可惜错过了机会,未能及时恢复录相,不久,那些老艺人都相继谢世。
可喜,近日又发现了民间宗教法事中尚存多种形式的目连戏演唱片断。如散居道士的梵坛破狱科;香花和尚的目连十殿寻母打城剧,以及江西寺庙佛殿中一年一度的盂兰焰口唱经大佛会。为了保护和传承古老珍贵的江西目连戏,江西省艺术研究院几代人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传承保护
2014年12月,江西目连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仫佬族依饭节”保护单位资格。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14:3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