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以下简称邓原场)位于余江县境内,隶属原
江西省农业厅管辖,正处级事业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农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全场境内河、塘、渠、沟布局合理,水利资源丰富,园田规划平坦整齐,农业耕作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是水稻原(良)种繁殖的理想基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该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部120公里处。距余江县城1.5公里。东临余江县洪湖乡路底村、平定乡弓塘村,南与余江县邓埠镇马岗村、倪桂村相连,西和邓埠镇仪凤村毗邻,北与春涛乡洋源村、平定乡兰田村接壤。
[地形]该场东部屹立马鞍岭和龙岗岭,白塔河从全场中部穿越,南北流向,将全场分成河东、河西两大片。境内地势平坦,大致东、西略高,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7.7米,属兰田畈的中、南部。土壤多为泥沙淤积土,少数为红壤土,土质肥沃,微有酸性反应。
[气候]该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7.6℃;一月份最低气温1.7℃,平均气温5.2℃;七月份最高气温31.5℃,平均气温29.5℃。年降水量约1741毫米,无霜期258天。
面积
该场总面积为17.2平方公里。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13361亩,其中,水田面积11492亩,旱地面积1870亩。
人口信息
该场人口来自全国19个省(市)近180个县(市)。全场职工2355名,其中:管理干部65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02人,高、中级技术工人386名。离、退休干部、工人1439名。全场居民自然村47个,共2259户,6848人,均汉族。
建制沿革
据余江县志(同治版)记载,该场原为安仁县长城乡辖属,民国时期为余江县邓埠镇和颖塘乡所辖。1946年国民党“中国善后救济江西分署”在此地开办了“邓家埠机械化农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江西省建设厅厅长邓洪、机械处处长张开惠派遣军代表张如斌赴余江县接管“邓家埠机械化农场”,于1949年11月7日正式成立“江西省邓家埠机械化示范农场”。1952年改名江西国营邓家埠机械农场;1955年更名国营邓家埠农场;1957年改为江西省邓家埠良种繁殖场;1959年改称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1965年与余丰农场(更新农场)合并,仍名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隶属
江西省农业厅;1969年10月改名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团,贵溪塔桥园艺场划入本团管辖(为三营)隶属福州军区;1972年又改江西省军区农业建设师第十一团,隶属江西省军区;1975年5月命名为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贵溪塔桥园艺场从该场分离,与该场一起同属江西省农业厅管辖。
交通信息
浙赣铁路和320国道由东向西横贯场境。东距南方交通枢纽鹰潭市25公里,西到省会南昌市120公里,境内邓山公路北接206国道相距17公里,南去余江火车站离余江县城仅750米。场内主要运输干道6条,计28公里,其中大部分公路已铺设水泥路面,交通十分便捷。
二、农业生产和水稻原(良)种繁育
水稻种植和水稻原(良)种繁育是该场的主导产业,也是该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之相辅的产业有1991年前的果树种植业、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水稻种植与水稻原(良)种繁育]该场地处南方,自创建伊始,就以水稻作为主要种植作物;并且从1951年开始繁育水稻良种,1954年被
江西省农业厅特约为水稻原(良)种繁育基地。
为了提高水稻粮食产量,1953年,该场提出了“消灭低产田”的口号,制定了改造低产田的方案,组织人力,进行排除积水,布设排灌系统,改良土壤,掺沙建渠,稻草还田,撒施石灰,中和酸性,增施肥料,施放塘泥,种好红花草,平整土地,大兴园田规划。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改进了耕作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1983年2月,该场根据中共中央《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制定了《水田生产责任制试行方案》,按照原有工资额 基数实行分田到户,定额上交,自主经营。由此,该场的农业生产进入正常的良性发展的轨道,水稻种植和粮食生产累年增长。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的增长,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水稻优良品种,1986年以来,在大力推广科学种田,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职工种好责任田的同时,还以场农科所为核心,开展水稻种子提纯复壮、新品种试验示范、杂交稻三系亲本繁育、区域化试验等科学实验。该场以“确保种子质量,严格防杂保纯”为目标,制定种子繁育“十二关”、“两测定”、“一检查”制度,使种子纯度达到不低于99.5%,发芽率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水份量不高于12.5%,基本没有稗草的国家一级良种标准。1990年,该场繁育的杂交水稻三个不育系的4份样品,经国家质量监督局抽样检查,综合评定全部合格,其中珍汕九七不育系纯度达100%,是这次抽样测试的四省22个单位中最好的单位之一。1996年10月,国家农业部正式行文批准该场为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并投资1862万元(含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建设种子工程(含国家级原种场和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两项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该场为国家繁育常规稻和杂交稻三系亲本原(良)种近5000万斤,成为全国水稻原(良)种的繁育基地。
[蓬勃发展的生猪养殖]20世纪50年代初期,该场就开始多种经营的构思和探索,进行少量的鸡、鹅、蚕、兔、奶羊、奶牛、马和生猪饲养。生猪饲养的发展速度早期比较缓慢,1953年生猪出栏数只有118头,1956年为403头。1956年撤消鸡、鸭、蚕、兔、羊、牛、马等饲养单位,由各农业生产单位组建生猪生产队。场属各大队设立畜牧干事,挑选素质好的正式职工担任生猪饲养员。到1966年全场共有生猪生产队13个,年出栏数达6000余头,生猪生产初具规模,在生产上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一条龙生产体系。1985年为了适应养猪专业化的需要,该场将各大队的生猪生产队分离出来,组建畜牧分场。1986年又将安山、桥头、杨家、红旗、东风、白塔等猪场撤消。畜牧分场下辖金桥、胜利、余丰、站前、于家、场院、牌楼等7个猪场。1987年创办畜牧分场下辖的饲料加工厂,改造和重建猪舍2200平方米。1988年至1992年,畜牧分场以生产供港瘦肉型生猪为主,巩固和完善了饲养、饲料加工和防疫三个服务体系,不断改善生猪优良品系。2000年出栏生猪数近万头,主要出口品种为大约克、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等优质瘦肉型商品猪,2005年生猪的存栏为11453头,出栏为13745头。四十多年的生猪饲养,使该场的畜牧分场成为江西省外贸5个直发场之一的生猪养殖基地。
场办经济
邓原场场办企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业。早在20世纪的50、60年代,该场还创办了以农机维修和生产建筑材料等为主的企业。
20世纪80年代末该场共有8个厂,从业职工近千名,年总产值超2800万元,年利税超400多万元。进入90年代中后期,农机厂、罐头饮料厂、炭化厂、建材厂、建工队等企业因效益低下倒闭或被兼并,但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企业仍然出现产销两旺的势头,年创利润在百万元以上。为了合理调配、高质高效利用全场资源,1992年,该场把现有的经济实体和企业整合起来,成立了邓原实业总公司。该公司已形成水稻种子、优质大米、米制品、生猪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链,集种植、养殖、加工业为一体,是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2003年,该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成为第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邓原精制米厂]该厂始建于1979年,1981年正式投产。1993年拥有职工180人,厂区占地26000平方米,仓库容量1.7万余吨,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该厂质量检测手段齐全,管理措施完善。1986年列入江西省重点创汇企业,1987年获省全面质量管理三级计量单位和省三级标准单位,是全国出口优质大米的三大厂家之一。
该厂出口的“双竹粘”精米,誉为大米之冠。此精米以米粒幼细匀润、洁白晶莹、香滑有味、油质适中等优势,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同类产品市场上占有领行地位。该品种1985年获农业部优秀农产品奖;1988年评为省优质产品,同年获
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2年投资60万元,新建了精米车间和配套的三个圆筒仓,当年还投资48万元从国外引进一台色选机,进一步提高了精制米的质量。1993年该厂荣获江西省先进企业称号,生产的“江西丝苗米”、“邓油粘米”荣获在泰国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览会”金奖厂名载入《中国重点出口商品及生产企业大辞典》。邓原精制米厂投产15年共加工优质大米92961万吨,创汇3000余万美元,成为该场场办工业的龙头。
[邓原食品厂]该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河东的粉皮厂与河西的腐竹厂合并迁至河西址而建成的食品加工厂。当时生产的产品有;腐竹、粉皮、粉丝、酱油等,年产值不足10万元,经过40年的发展,到2000年,该厂已有职工218人,固定资产500余万元,年产值1000余万元。该厂在保留传统的腐竹生产的同时,于1987年在
江西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支持下,新建了粘米粉车间,进行粘米粉的生产,当年这一新产品的出口合格率达百分之百,成为江西省第一家出口注册厂家。到2000年,该厂生产的粘米粉畅销于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深受九龙三利隆公司、新加坡成利有限公司、香港永利华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的好评。
该厂生产的“豆冠牌”腐竹在江西省副食品公司监制下,蛋白质含量达57.5%,历次获同行业第一名,被誉为信得过产品。1989年,该厂的快熟银丝米粉生产线建成投产。1992年又投资20万元改建一条糯米粉生产线,其产品主要销往韩国、香港和日本等地。日本客商先后三次来该厂考察并预订批量购销合同。1995年红曲米粉生产线改建成功正式投产。1993年在泰国“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该厂生产的“糯米粉”、“粘米粉”、“江西米粉”、“豆冠腐竹”荣获金质奖。邓原食品厂载入《中国重点出口商品及生产企业大辞典》。
社会事业
1953年,该场创建了场卫生室,有医务人员3名;1958年扩建成职工医院。该场杨家分场是余江县
血吸虫病的重疫区,1955年至1957年,该场掀起了“消灭血吸虫病”的高潮,查螺灭螺,填塘挖沟,施撒药剂,并结合改造水利排灌系统,两年内治愈血吸虫病患者300余人,为余江县夺得“血防红旗”立下卓著功勋。
该场职工医院对全场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的制度。医院有医务人员42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4名。设有门诊大楼、住院部、传染病房和河西卫生所大楼各一栋,有病床68张,建筑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年门诊率达3.8万人次,治愈率为95%。
该农场的计划生育工作始于1977年。20多年来每年出生人口控制在75人左右,年平均出生率为9.2‰。全场独生子女数716人,育龄妇女结扎数为567人。该场的
计划生育率逐年上升,2005年为90%。
机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