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江西财经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系江西省公共管理学科联盟和江西省MPA专业学位联盟的牵头单位、江西省社会保障专业联盟的发起单位。
历史沿革
1923年,江西省立商业学校始建财政信贷科。
1958年,江西财政经济学院成立并设立财政学及行政管理专业。
1978年,江西财经学院复校并设立财政学专业。
1979年,江西财经学院设立财政信贷系。
1984年,江西财经学院设立财政金融系。
1996年,江西财经学院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设立财政金融学院。
2000年,财政学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
2002年,财政学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
2003年,成立公共管理学院;财政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取得公共管理硕士(MPA)办学权。
2009年,学院更名为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税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0年,取得税务硕士办学权;财政学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学院设有4个教学系,开办4个本科教育专业,开设财政学(智慧财税)跨学科交叉专业、税收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和特色培养课外“信毅实践班”。
教学系:财政系、税务系、社会保障系、行政管理系
本科专业:财政学类(财政学、智慧财税、税收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61人,教授28人,副教授23人,博导14人,硕导56人,拥有校外实践导师100人;拥有教育部财政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赣鄱人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28人次。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省示范性硕士点等重点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财政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财政学、公共经济与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点:财政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点:公共管理硕士(MPA)、税务硕士(MT)
省示范性硕士点:公共管理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含财政学)获 A-等次,公共管理获 B-等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拥有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十余项;MPA专业学位点成为江西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开辟了江西省人大预算工委、财政部江西专员办等20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税收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财政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税制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
截至2021年6月,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中,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国家铜奖等;学院春晖支教队获得“江西省三下乡优秀服务队”,红扬社被团中央表彰为“先进团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6月,学院设立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财税研究中心、中国税票研究中心、预算管理与监督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6月,近五年来,学院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CSSCI来源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学术论文被EI收录和三大书报资料中心转载50余篇;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50余项;在研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项;学院原党委书记王乔教授领衔的《共和国税收征管七十年》获中国税务学会2020年度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6月,学院定期出版《赣江财税论坛》、《公共经济与管理评论》、《公道MPA》和《全面建成小康决策参考》等刊物。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率先发起成立了全省MPA研究生教育联盟和全省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联盟。
文化传统
学院曾举办“奋斗光荣劳动最美” 主题教育活动、“清扫行动,温暖校园”校园大清扫活动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