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隋炀帝(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文帝
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隋炀帝杨广从未掌握南方应景诗——最讲求修饰的宫廷体,也找不到他曾试做这类诗的痕迹。在使诗歌直接与宫廷生活联系起来方面,他发现帝王的尊严和缺乏美学的对立诗论相当合适。而在另一方面,柔美的南朝乐府诗及对“美好生活”的赞扬,也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里。
隋炀帝大部分南方风格的诗与他的帝王诗一样,表露了特定角色的自觉的爱好。在这首诗,读者可以看到将南方作为一个分离的实体的意识,这与宫廷诗人关于南方就是天下的设想很不相同。隋炀帝是从外部观察南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