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锡铨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江锡铨,北京大学77级中文系毕业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鲁迅研究。
代表论文
(1)从对立隔膜到认同承传——闻一多与鲁迅文学传统片论,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09-01。
(2)“标准化”:闻一多的新诗形式美学思考与艺术实践,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06-30。
(3)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07-01。
(4)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思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25。
(7)闻一多: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25。
(8)人生如树——读丰子恺的散文《梧桐树》,名作欣赏,2007-02-01。
(9)“无味之味”的思乡之情——叶圣陶的《藕与莼菜》赏析,名作欣赏,2003-12-01。
(10)闻一多:一座连接古今中西的“诗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25。
(11)学会生活——北《京的茶食》赏析,名作欣赏,2005-10-15。
(12)“唯一”:闻一多爱国诗篇的深度评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25。
(13)“应该是游山的态度”——周作人《乌篷船》赏析,名作欣赏,2004-08-01。
(14)闻一多与新诗的“标准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5。
(15)七十四年前的呼唤——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名作欣赏,1999-11-28。
(16)曾经是三大文化中心之一──重庆与20世纪中国文学谈。
片 ,涪陵师专学报,1999-11-15。
(17)老舍的文学成就与语文教育实践,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5。
(18)血与火的祭奠——读高兰的《我们的祭礼》 ,名作欣赏,2000-01-28。
(19)试论“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续一),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04-25。
(20)澳门乐府──苇鸣《无心眼集》印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03-25。
(21)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品质,安徽教育,1993-04-01。
(22)建国前闻一多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12-31。
(23)关于现代格律诗的随想,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8-15。
(24)寻求新诗史研究的突破与超越──中国新诗史写作与《中国新诗流变论》,江汉论坛,2001-06-15。
(25)中国新诗成就与前景(笔谈),学习与探索,2001-04-23。
(26)试论“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续二),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7-25。
(27)世俗和神学的“结缘”——读《结缘豆》名作欣赏,2002-06-15。
(28)追寻深沉——《故都的秋》赏析,名作欣赏,2002-10-15。
(29)《渔阳曲》悬解——从一首诗窥测一位诗人的文化心态,贵州社会科学,1997-02-15。
(30)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修订刍议,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07-15。
(31)“诗的史”与“史的诗”——“七月”诗派综论,贵州社会科学,1998-10-15。
(32)论鲁迅的西方文化素养,贵州社会科学,1993-05-01。
(33)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动人的汉园交响曲,江汉论坛,1993-04-11。
(34)闻一多:照亮新诗坛和故纸堆的红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7-02。
(35)一部气势磅礴的新诗交响乐——郭沫若《凤凰涅槃》音乐美赏析,名作欣赏,1986-05-01。
(36)闻一多研究四十年述略,江汉论坛,1987-08-09。
学术著作
《两京论诗》。
《中国现实主义诗歌艺术散论》。
《中国现代文学实用教程》。
出版图书
学术兼职
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会长。
获奖情况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江苏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考资料
江锡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7 16:22
目录
概述
教授课程
代表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