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粤剧团
广东省江门市戏剧演出团体
江门市粤剧团又称广东五邑粤剧团,创建于1957年,重建于1978年10月,被誉为广东五邑侨乡艺苑的一枝奇葩,现共有48名在职演员。在粤剧的兴盛时期,江门市粤剧团曾经红极一时,然而近年来,传统戏曲在流行文化面前整体失落,于是,“拯救”的声音渐大,“复兴”的呼声渐强。不断开拓市场、引进10多名新人、和五邑大学签订“粤剧文化交流与研究合作计划书”……为谋求粤剧演出市场的复兴之路,一场推陈出新的革命正在江门市粤剧团悄然上演。
辉煌年代
巅峰时期一年演出248场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市粤剧团最辉煌的岁月,“记得台期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全年共有248场演出,1万多观众看一场戏。无论是演出场次,还是演出收入,在全省地市级专业团体中,我们都是名列前茅,声望颇高。”江门市粤剧团团长严泽芳自豪地说。
相关荣誉
严泽芳的自豪是有原因的:1988年至今,市粤剧团曾三赴美国,多次赴香港澳门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常常创下“全院满座”的佳绩,深受港澳同胞、海外观众的热捧;1997年,市粤剧团还获得国务院港澳办批准,作为广东唯一一支粤剧演出队伍,参加了香港“庆回归”的演出活动;剧团曾多次获得奖励,如1987年获得江门市首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1989年获得江门市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获得广东省文化系统文明单位称号,1992年获得江门市先进集体奖,1993年获广东省第五届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创作一等奖,2003年《再打金枝》和《皇陵冤凤》剧目参加中国第七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获金奖,2004年《华山会母》、《血溅李陵碑》、《大闹狮子楼》等小戏参加广东省第四届戏剧演艺大赛,获得一金、一银、三铜等奖项。
经过几代艺人的呕心沥血磨练,市粤剧团演员阵容愈发强大,国家一级演员、红腔花旦余阳丽,国家二级演员、新马声腔严泽芳,国家二级演员、新派武生高桂强被香港戏迷誉为剧团“三宝主帅”,他们是戏迷们追捧的“偶像”,他们的黄金搭配珠联璧合,是江门粤剧团的品牌特色。
深陷困顿
演出锐减 陷入市场困局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观众结构出现断层,整个广东的粤剧市场逐渐走入低谷,省内很多地级市专业团体要么散伙,要么得过且过,市粤剧团也同样陷入尴尬的市场困局。
“1992年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1986年至1991年间,我们平均每年有200多场演出,1992年一直维持在100多场左右,最惨的是2003年,因为‘非典’,全年仅有90场。”市粤剧团办公室主任谭莲芳者算了一笔账:“剧团的演出多数是靠包场,全年平均每场收入约8000元左右。2006年,我们全年共有120场演出,还亏本4万多元。去年剧团演出144场,盈利仅4万多元,刚好弥补2006年的亏本数。”
一直以来,市粤剧团主要以外地市场为主,全年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本地演出,主要集中在台山等地。“就拿《雾锁东宫十八年》这一出戏来说,我们在江门的首演是全场满座,但其中有超半数的票是‘关系票’,可能是消费能力所限,本地人似乎不太习惯买票看戏。”市粤剧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市粤剧团都靠自己找市场,剧团领导既要熟悉各地的演出“旦期”(即各地农村的民俗节日),又要与各地的“戏牙”(中介)建立稳定的关系。“我们剧团没有固定的演出点,完全是靠自己找市场。一年到头,我们都要四处奔波联系演出点。粤剧市场主要是在农村,有些演出点是靠乡亲的关系,有些是靠中介介绍,我们主要以东莞、中山、顺德、南海为主,那里的乡村经常有地方庆典、民俗节日等。当然,这些地点也不是固定的,要靠自己常去沟通,稍微不留神,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专门负责市粤剧团业务的副团长冼仲汉说。
成本变高
为了适应市场,每年排练2至3套新戏是市粤剧团规定的硬任务,由于当前观众的欣赏水准提高,市粤剧团不得不逐年增加成本来排新戏,久而久之,新戏的成本也成了市粤剧团最头疼的问题。
“比如排新戏《雾锁东宫十八年》,我们的成本是10万元,而我们的一场演出收入只有8000元左右,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连排戏都不得不靠一些商家的赞助。”冼仲汉说,“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尽量使用旧衣服、装饰,每次去香港、澳门等地演出,我们的演员都是睡地板、吃盒饭,能省则省。”尽管如此,市粤剧团21年来从没间断过演出,总共排练了80多部新戏,同时在实践演出的过程中,不时淘汰一些票房差的老戏,尝试一些卖座的新戏,其中,《儿女恩仇慈母泪》、《三法堂前并蒂花》、《白沙外传》、《皇陵冤凤》、《再打金枝》等深受观众喜爱,不少剧目在省、市文艺评奖或省市艺术节演出中屡屡获奖。为了提高剧目质量,市粤剧团除了积极组织本市的编剧撰写新剧之外,还邀请全国名家、名导、省内的著名编剧、导演、音乐唱腔设计师傅到剧团指导工作。
复兴之路
引进新人老演员负责“传帮带”
为谋求粤剧演出市场的复兴之路,一场推陈出新的革命正在市粤剧团悄然上演。推陈出新,引进新人,练好内功是关键,这是市粤剧团上下形成的共识。近几年来,市粤剧团不断引进一些实力派新人,共有48名在职演员,其中10多名都是近几年招来的新人,这些新人大部分都是广东省粤剧学校毕业。刚进剧团的新秀古非凡是广西人,毕业于广西粤剧学校,他的表演细腻传神,扮相风雅俊逸,声音清亮悦耳,成功主演过10多个剧目,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届青年大奖赛金奖,主演的折子戏《断桥》获广东省第二届戏曲大赛铜奖,《一件羊皮褂》曾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新人都有不错的戏剧功底,年轻有朝气,而且对戏迷来说是新面孔,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他们个个扮相都很靓,也很有台缘,是我们团重点培养的对象,”严泽芳说,剧团里的老演员都肩负着“传帮带”的重任,每次演出都给新人更多的机会。此外,老演员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余阳丽晋级为五邑地区专业团体首个国家一级演员。
参考资料
江门市粤剧团合水献艺.佛山市高明区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07 09:20
目录
概述
辉煌年代
相关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