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头夫人是台湾泉籍人氏所奉祀的区域性女神,相传她的神职是看守位于十殿阎罗第六殿的中的血池,凡是因难产而死的产妇,都归派其辖下。或说池头夫人可救难产,待产妇女祈于神前,可保生产平安。池头夫人常配祀于城隍庙或注生娘娘身侧。
血池地狱的典狱长
旧时有一部专门介绍阴曹地府详情,在民间流行极广的通俗读物,叫《玉历宝钞》。书中特别描绘了“鬼蜮”的概况。
酆都大帝所居御殿的右侧,是一座专门接纳含冤屈死者亡魂的“枉死城”,左侧则有“血污池”。“血污池”又叫做“血池地狱”,是阴间著名的一百三十八地狱之一。
什么人死后要堕入血池地狱呢?据《玉历宝钞》等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无论男女,生前喜好宰杀禽畜,宰杀时把血溅到厨具、灶台、神庙、佛堂、经典书章、字纸,以及一切祭祀器皿之上者,在各地狱受诸般酷刑后,打入血池地狱。
二是虐待奴隶仆人,殴打出血者,入此地狱。
三是男女交欢,不顾神前佛后,或不忌日辰(阴历五月十四,五月十五,八月初三,八月十三,十月初十共五日),犯禁交合者,入此地狱。
四是搀扶难产而死,或产后不满二十日便身近井灶,或洗完的内衣裤晾晒在高处和人们通过的道路上空,或产后杀死自己爱吃的鸡鸭等禽畜。要打入此地狱。
以上这些当然都是迷信宣传,根本靠不住。但将那些虐杀奴仆的恶人打入血池地狱,从情理上讲,是应该的;至于那些欢爱禁忌日、宰牲溅灶之类的,也要下血池地狱,就显得十分可笑和伪善;且最不讲理和最不能令人容忍的,是对产妇的歧视和诅咒。
自古以来,妇女承担着生儿育女的繁重任务,为人类、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有人却要将她们下地狱!不知道创造出这些说法的“理论家”们想过没有他们是如何“问世”的?
尽管说没有道理,尽管毫不讲理,但这种“理论”却迷惑了无数善男信女。人们还给血污池配置一位“典狱长”,是个女性,叫“池头夫人”。旧是不少妇女生产,都要祈祷这位夫人,特别是遇到难产,更要祈求池头夫人,希望得到他的拯救和宽怒。即便幸免于难,因为担心将来死后被打入血池地狱受苦,仍要到池头夫人那里去许愿。
池头夫人一边不单独供奉,常在地藏庵和娘娘庙里与其他神明合祀。台北的龙山寺里,池头夫人是与妈祖,注生娘娘在一起,供奉在后殿。龙山寺是台北三大古刹之一,儒释道诸神荟萃一堂,影响很大。
这种观念的产生,也与《
血盆经》有关。《血盆经》又叫做《女人血盆经》《佛说大藏血盆经》,内容主要讲:妇女生产时,流出的血污弄脏了土地河水,善男信女误用此水煎茶供养诸圣,这下得罪了神佛,于是把她们打入血池地狱,整日披头散发,长枷锁手,在地狱中受各种刑罚。
如何才能解脱?只有产妇的女儿们信佛诵经,持“血盆斋”三年零六十天,最后还要请众僧作“血盆胜会”,涌此《血盆经》,产妇鬼魂才能脱离苦海,超生佛地。
《玉历宝钞》亦称:“阳世能有亲属立愿,代为戒杀,买命放生,数足之日,斋供神佛,礼拜血污经忏,方可超脱其苦。”文中提到的“血污经忏”,即《血盆经》。
四川酆都“鬼城”是人们对阴曹地府的形象化。这里有一座明代
蜀献王朱椿(即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子)在半山腰修建的寥阳殿,这是朱椿坐镇四川时在酆都的行宫。殿前有并列相连的三座石拱桥,桥面很窄,只有四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此桥原名“通仙桥”,是殿前以肃观瞻的装饰桥。桥下有一石池,蓄满一潭碧水。酆都被附会为“鬼都”后,为顺应阴曹地府之说,通仙桥被改为“奈何桥”,桥下水池也被妄说为“血河池”,暗指血池地狱。
迷信的说法,人死后鬼魂要往阴曹地府去,“奈何桥”就是进入鬼国的第一道关卡,桥下血河里布满了虫蛇,只要有生前安分行善者才能顺利走过桥去,而那些生前作恶之徒,必被打下桥去喂虫蛇。《西游记》第十回,写唐太宗游地府时,对奈何桥、血污河有详细的描写,并有诗曰:
时闻鬼哭与神号,血水浑波万丈高。无数牛头并马面,狰狞把守奈何桥。
旧时许多善男信女去酆都拜神时,都要到奈何桥前烧香焚纸,表示虔诚,以求死后神佛保佑过桥。庙内僧尼为了捞钱,每逢庙会期间,故意在青石桥面上涂抹桐油,使过桥的香客,尤其是老人和小脚女人们步履艰难,常常摔倒在桥上,便惶恐地拿钱消灾。
这倒增添了奈何桥和血河池的神秘色彩。
与池头夫人不同的是,这里守卫奈何桥和血河池的是为男神,叫“血河大将军”,两侧还有一白一黑两位小神,即日游神和夜游神。过去,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在酆都奈何桥旁的血河殿,要举办“血河大会”,妇女生男育女,怕污秽神灵,便来此祈祷忏悔。
旧时江南一带曾盛行一种作“血河忏”的迷信,这是为因难产而死的产妇超度的一种法师活动。
台湾的池头夫人
池头夫人是台湾泉籍人氏所奉祀的区域性女神,相传她的神职是看守位于十殿严罗地六殿的中的血池,凡是因难产而死的产妇,都归派其辖下。或说池头夫人可救难产,待产妇女祈于神前,可保生产平安。池头夫人常配祀于城隍庙或注生娘娘身侧。
据说本省泉州父老相传,池头夫人是真有其人,清咸丰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来台移民由于风俗习惯不同,经常发生械斗,不仅是闽粤移民互不相容,泉、漳二州人也有火并事件。那时顶下一地有泉漳郊拼,因泉州人防卫严密,使漳州人无计可施。后来适逢龙山寺祭典,泉州人在数日劳累下,入夜后不禁纷纷沈睡,漳州人见有机可趁,连夜率众潜入庙前,由于当时正值炎夏,有名孕妇坐于龙山池旁纳凉,听见异动,马上出声示警而当场惨遭杀害;泉州人被孕妇的叫声惊醒,立即聚众御敌,使得漳州人无功而返。事后泉州人为了纪念这位为乡里牺牲的孕妇,于是奉祀为神,尊为池头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