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评价
环境评价学术语
是在污染源和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要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提供环境质量水平的成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污染源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依据。因此,污染源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综合防治的重要一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释义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污染源评价是指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潜在污染能力是指污染源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最大污染效应。它和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污染效应是不同的。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污染效应,不仅取决于污染源本身的特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等),还取决于环境的性质(背景值、自净能力、扩散条件),接受者的性质,以及各种污染物之间的作用和协生效应等。潜在污染能力取决于污染源本身的性质。因此,用潜污染能力评价污染源是合适的。
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主要取决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排放方式等。这些具有不同量纲的量是很难进行比较的。污染源评价的关键在于,把具有不同量纲的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然后进行分析比较。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不同.产生的评价方法也不同。根据污染源调查的结果进行污染源评价有两类方法。一类是类别评价.一类是综合评价。类别评价是根据各类污染源中某一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体积或质量)、统计指标(检出率、超标倍数、标准差)等项指标,来评价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污染程度;污染源综合评价方法不仅考虑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污染源性质,还要考虑排放场所的环境功能。
评价目的
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和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要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源治理和区域污染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各种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环境效应,要对污染源和污染物作综合评价,必须考虑到排污量与污染物危害性两个方面的因素。为了使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能够在同一尺度上加以比较,要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这个特征参数来表示评价结果,或者说要对污染物和污染源进行标准化比较,其目的就是使各种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源能够相互比较,以确定其对环境影响大小的顺序。
项目和标准
评价项目原则上要求一地区内污染源排放出来的大多数种类的污染物都进入评价。但考虑到区域环境中污染源和污染物数量大、种类多,因此在评价项目选择时,应保证本区域引起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进入评价,科学地、客观地选择评价参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污染源评价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考虑到我国现有监测能力和环境标准现状,评价参数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 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选择评价参数;
② 根据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特点选择评价参数。
至于评价标准,为了清除不同污染源和污染物因毒性和计算单位的不统一而导致的不可比,评价标准的选择就成为衡量污染源评价结果合理性、科学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选择标准进行标准化处理时,一要考虑所选标准制定的合理性,二要考虑到各标准能否反映出污染源在区域环境中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各主要方面,同时还要使应选的标准至少包括本区域所有污染物的80%以上。
环境承受污染物排放之后,严重地影响其质量,阻碍着各种功能的实现。因此,在评价污染源时,应考虑到环境功能的不同,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总之污染源评价标准的选择,应根据“功能分区”和“多用途环境目标”的原则,选用多个标准系列参与评价。例如,评价废气时,要选用车间允许浓度,区民区允许浓度和排放标准;评价废水时,可供选用的标准有“毒性标准”、“感官标准”、“卫生标准”、“生化标准”、“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标准”、“排放标准”等。
评价方法
与评价类型相对应,污染源评价方法主要有污染源单一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和经济技术评价法。污染源单一评价方法所选用的指标包括浓度指标、排放强度指标和统计指标等;综合评价方法则包括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潜在污染能力指数法和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等;经济技术评价法主要包括消耗指数法和流失量指数法等方法。
污染源单一评价方法
1 浓度指标
以某污染源排放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值来表达污染源的污染能力大小。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容易忽略污染物排放量大,而排放浓度低的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2 排放强度指标
排放强度指标的表达式为
Wi=ciqi
式中:Wi为某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g/d;
qi为含有某种污染物的废水排放流量,m/d;
ci为废水中某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g/m。
3 统计指标
(1) 检出率:某种污染物被检测出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百分比。
(2) 超标率:某种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百分比。
(3) 超标倍数:某种超过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浓度值与标准值之比。
(4) 标准偏差.
污染源综合评价方法
1 等标污染负荷法
2 排毒系数法
排毒系数是指污染物的实测排放浓度与相应毒性标准浓度的比值。
3 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
将污染物、污染源状况与承受污染的具体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价污染源,此类评价方法带有指明污染源对环境潜在影响的意义,称为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其计算公式为
Pi=Kijaj
式中:
Pi为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潜在指数;
mi为污染物日绝对排放量;
Coi为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浓度;
aj为水体功能用废水水量分配系数;
Kij为污染物的环境功能系数。
环境功能系数Kij是指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浓度(Coi)与污染物的水体功能标准浓(Ci)之比,即Kij=Coi/Ci。Kij越大,表明污染物(源)对功能水体的污染威胁越大。
经济技术评价法
经济技术评价法是以经济技术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基于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管理不善、技术条件落后、设备陈旧等。该方法认为,污染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量、能源和原材料数量,这些物质能量的消耗量越大,则污染物排放量越大,对环境的危害也越大。因此,利用经济技术评价法进行评价,可从另一侧面反映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并使得人们对污染源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此类方法中常用到的方法包括消耗指数法和流失量指数法。
1 消耗指数法
消耗指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量、能量、原材料量与定额消耗量的比值。
2流失量指数法
流失量指数是指某一污染源的水量、能量、原材料量的流失量与定额流失量之比,它反映出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总水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32
目录
概述
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