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热处理
污泥热处理
污泥经过自然或人工脱水后,含水率一般为60%一80%,主要是污泥中的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水。干化是进一步去除毛细水,使含水率降至10%一30%。焚烧则可将吸附水和内部水全部去除,使含水率降至零,有机物氧化为CO2、H2O和灰,S、N、金属、卤素和其他元素都被转变成各种最终产物。适用于各种有机污泥和废液。焚烧是彻底的处理方法,可回收热量。由于其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较大,应用受到制约。一般,当脱水污泥有利用价值时,才采用干燥;对难以利用和脱水的污泥,或当填埋等处置受到限制时,才采用焚烧。
目的
对污泥进行加热,可使部分有机物分解及亲水性有机胶体物质水解,同时分解破坏污泥中的微生物,使细胞膜中的水游离出来,故可提高污泥的浓缩性能与脱水性能。热处理对于脱水性能差的活性污泥特别有效。
污泥的热化学处理具有处理迅速、占地面积小、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明显等优点。污泥热化学处理达到的目的有:
(1)稳定化和无害化,通过加热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化有毒有害污染物(如PAHsPCBs等),杀灭致病菌等微生物。
(2)减量化,通过加热破坏细胞结构,使污泥中的内部水释放出来而被脱除,如焚烧工艺可使所处理的污泥(实际是焚烧后的灰渣)含水率降到零,实现最大限度的减量化。
(3)资源化,通过热化学处理后的城市污泥,一方面通过稳定化处理后可以进行相关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将污泥中的大量有机物转化为可燃的油、气等燃料。
优缺点
利用热处理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的优点是:①可以大大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②不需加药剂,不增加泥饼量;③可以完全杀灭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与寄生虫卵;④可适用于各种污泥,最适宜于生物污泥。
不过,热处理法也有一些缺点:①容易发生恶臭,向处理场地周围散发;②污泥可溶性分离液含有机物浓度高,BOD及COD偏高,需要二次处理;③能耗较高,处理时间较长,故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高;④为了回收热量而使用套管热交换器时,容易在管壁结垢,且有机物在管壁处结焦会造成热交换器高温区管壁和T形回弯头等处腐蚀和磨损;⑤和焚烧相比,污泥发热量低。
处理工艺
常用的热化学处理方法有焚烧、碳化、热加工做建材、直接液化、气化、热解等。
根据氧化还原环境,污泥热化学处理工艺可分为三种,即有氧、缺氧、无氧。污泥焚烧、湿式氧化为有氧热化学处理;气化为缺氧热化学处理;污泥热化学转化(热解、直接液化等)为无氧热化学处理。
根据温度的高低,污泥热化学处理工艺分为高温和低温。通常以600℃为界进行概念性的区分。污泥高温热化学处理工艺有焚烧和高温热解。低温处理工艺包括低温热解(热化学转化)、湿式氧化(含超临界溶剂)和直接热化学液化。
处理设备
污泥干燥主要使用回转圆筒式干燥器。其流程如图1所示。
脱水污泥经粉碎机粉碎后,与旋流分离器返送回来的细粉混合,进入转圆筒干燥器, 干燥污泥由卸料室,通过格栅送到贮存池,排气经旋流分离分离细粉后,经除臭燃烧器脱水排入大气。
污泥干燥处理,成本很高,只有在干燥污泥作为肥料所回收的价值,能满足干燥处理运行费用时,或者有特殊卫生要求时,才考虑采用。
当污泥不符合卫生要求,有毒物质含量高,不能为农、副业所利用时,可考虑采用焚烧处理。焚烧前,应首先加以干燥。焚烧所需的热量,主要依靠污泥含有的有机物燃烧发生。如污泥本身的燃烧热值不足以使其焚烧时,用辅助燃料补充。
常用的污泥焚烧设备有回转焚烧炉、立式焚烧炉与流化床焚烧炉等。
回转焚烧炉的构造与回转圆筒干燥器基本相同,主要是炉体的长度较大,直径与长度之比约为1:(10一16)。我国某些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厂已有采用。
立式焚烧炉构造简单,也已为我国某些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厂采用。炉体构造如图2所示。立式焚烧炉操作方便,没有转动部件,外壳用钢板焊制,内砌耐火材料,可以连续生产也可间歇生产。但炉体的热容量较低,烟道气温度高,余热没有回收。因此,这种焚烧炉主要适用于像石油加工厂一类的既富有余热,又能够利用除油池气浮池的油渣作为辅助燃料的工厂。
流化床焚烧炉的恃点是利用硅砂为载热体,在预热空气的喷射下,形成悬浮状态。含水率为70%左右的泥饼,首先经过快速干燥器,使含水率降到40%左右。干燥器的热源是流化床焚烧炉排出的烟道气(800℃),干燥器出口烟气温度约150℃,焚烧炉排出的烟气热量可被充分利用。干燥后的泥饼用输送带从焚烧炉顶部加入。落到流化床上的泥饼,被流化层灼热的砂层(700℃)搅拌混合,全部分散气化,产生的气体在流化床的上部焚烧。在焚烧部位,由炉壁沿切线方向高速吹人二次空气,使与烟气旋流混合,焚烧温度可达850℃。流化床的流化空气用鼓风机鼓入,焚烧灰与燃烧气一起飞散出去,用一次旋流分离器加以捕集。
流化床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接触高温的金属部件少,故障也少,硅砂、污泥接触面积大,热传导效果好,可以连续运行。缺点是操作较复杂,运行效果不够稳定,动力消耗较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7 11:14
目录
概述
目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