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区东郊曹山南坡,凤阳县西,龙子河东岸。占地3.6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73年,蚌埠市政府修建龙子湖公路的时候发现汤和墓并对其进行清理。
1998年,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蚌埠市市文物管理处及蚌埠市人民政府在充分调研、勘察、论证、策划的基础上,决定重建汤和墓享堂。
墓群格局
汤和墓园占地3.6万平方米,该墓为长方形石坑砖石结构的单券式多室墓,墓长10.3米,宽5.8米,深6.2米,由前室、后室和一侧室构成,前有斜坡状土墓道。在墓前神道的最南端,立有一座高为6.35米的神道碑。古墓南边有一大殿,其占地面积为98平方米。系三开间木结构歇山式仿宋建筑。大殿正中门眉上悬一牌匾,上题“享堂”二字。享堂高6.5米,宽12.2米,深8.4米。享堂内坐北朝南矗一神龛,龛内立一长方形祭祀牌位,黑底白字,上书“明东瓯襄武王汤和灵位”。
汤和墓前室内宽3.87米,进深2.59米,高3.6米。前拱门两侧用长方形青砖平砌门垛,宽88厘米,厚42厘米。方形铺地砖平排。
汤和墓后室为棺室,较前室宽大。内宽3.96米,进深6.2米,高3.6米。前壁中部为方形石门,通往前室。门为石质,共两扇,分别高2.8米和1.9米。门上下有枢纽,包铜环;门上装有铺首,横穿银锁一把。方形石扩志倾斜置于门外中央。左右壁及后壁各砌壁龛一个,左右壁龛为壶门式,高56厘米,宽68厘米,进深54厘米,后壁龛较大,为拱券形,高120厘米,宽94厘米,进深78厘米。室中用方条石砌成长方形棺池,长3.14米,宽1.37米,上铺盖木板,板上置棺,棺身长241厘米,前高95厘米,后高80厘米,前宽95厘米,后宽80厘米,板厚6.15厘米。铺地砖与前室相同。该室发掘时已被扰乱,券顶后部有两个方形倒洞,绝大部分随葬器物已被盗走,棺被推倒,棺盖被撬开。
汤和墓右侧室依山开凿而成。左右壁部分用长方形青砖平砌,宽1.62米,进深2.4米,高1.78米。有一方形门通往后室,有石门颊、门额和无门扇。门框高1.42米,宽1.24米。室内置一女棺,已腐朽残破。
文物遗存
汤和墓神道两侧有石雕像6对,望柱1对,顶饰莲花;战马两匹,侧立牵马士;跪羊1对,仰首瞑目;坐虎1对,昂首怒视;文臣两人,拱手执圭;甲士两人,一手按剑,一手下垂。出土有金、银、玉、陶瓷、铜、木器百余件和一方墓志。
元青花双兽耳大罐,又称“僧帽盖钮青花罐”在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明初大将汤和墓出土。高47.5厘米,口径16.6厘米。埋藏地下650余年完好无损,侈口直颈,斜肩鼓腹,肩腹交界处置对称双兽耳,下为矮圈足。通体绘有花纹六层。盖子绘莲瓣和金钱纹各一周,颈绘海浪纹,肩部饰连续的仰莲瓣纹,瓣纹中填绘杂宝。肩腹交界处绘二方连续花卉缠枝纹,腹部主题纹样为
缠枝牡丹,以六朵盛开的牡丹大花为中心,枝叶缠绕其间。下腹绘卷草和仰状莲瓣纹。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参加集庆之战。后从徐达攻镇江(今属江苏),升统军元帅。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迁平章政事,率师援浙江长兴,与诸将击败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俘士卒8000人,解围而还。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从徐达克平江(今江苏苏州),执张士诚。同年十月,充征南将军出兵浙江,迫方国珍乞降,得士卒2.4万、海船400余艘。浙东悉定,遂与副将军廖永忠率舟师自明州(今浙江宁波)取海道入福建,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连败元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部。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克延平(今南平),俘陈友定。同年八月,以偏将军从徐达西征,自山西渡黄河,入潼关,围庆阳(今属陕西),俘斩元将张良臣。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征漠北,俘北元亲王、国公以下8.6万余人,迫元将扩廓帖木儿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乘胜平定宁夏,追逐北元军至
察罕脑儿(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东南)而还。封中山侯。明洪武四年(1371年),任征西将军,率水师溯长江进攻四川,在征虏前将军傅友德部陆路配合下,克
重庆,迫夏政权首领明升出降,夏亡。此后,数出北平(今北京)、山西、延安(今属陕西)等地练兵、筑城、备边,屡败扰边的北元兵,迫北元将伯颜帖木儿乞和。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参议军国大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左副将军征漠北,获北元平章别里哥、枢密使久通。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任征蛮将军,平息贵州思州(今岑巩)、古州(今黎平西北)等起事。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还师,得悉朱元璋欲解诸将兵权,自请解职归里。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5.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葬于今蚌埠东郊曹山,名汤和墓。
传说轶事
汤和墓内碑文的作者
方孝儒在建文帝在位时曾任翰林侍讲博士,深得器重。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命他起草登基诏书,他掷笔于地,拒不受命。朱棣用灭九族来威胁他,可他回答说,“虽灭十族,亦不附乱!”结果被杀,除灭九族外,还杀他的学生,以成十族,株连至死者870余人。《
明史》本传中明确记载:“永乐中,藏孝儒文者,罪至死。”因而当年由方孝儒撰写的碑文也要凿去。而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明末
李自成起义军所为。当时汤和墓周边区域均为凤阳府属地,李自成起义军在这里的破坏活动频繁,而且汤和墓周围的明代墓碑也有类似被凿去碑文的现象。
活动建设
2016年4月4日上午,抗倭民族英雄汤和祭祀仪式,在蚌埠市龙子湖畔的汤和墓古迹园内举行。来自浙江、贵州、河南、江苏、安徽等中国各地近400余名汤和后裔、汤家军后裔以及研究汤和史迹的学者会聚于此,祭祀汤和,缅怀英雄。
文物价值
汤和墓墓主汤和是明朝开国元勋,是中国抗倭史上的先驱者,也是早期地方抗击倭寇武装的首创者。汤和卒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东瓯王,谥襄武。汤和墓是安徽省所知墓主身份最高的明代墓葬,是蚌埠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汤和墓石像生是明朝时期陵墓雕刻艺术的代表。汤和墓神道石像生在题材上体现了明初社会的等级制度, 在艺术表现力上因数量多、体量大、雕刻手法多样, 是雕刻艺术的精品代表。汤和墓石像生所具有的抒情写意和装饰意味, 不仅反映了封建时期的礼制观念, 而且还具有出明朝初期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旨趣, 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82年,汤和墓被蚌埠市政府公布为蚌埠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汤和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汤和墓墓园中的古冢松涛,被安徽省列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蚌埠市的“龙湖八景”之一。
2013年3月5日,汤和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区东郊曹山南坡,凤阳县西,龙子河东岸。
从蚌埠市市政府站出发乘坐138路或126路公交车到绿地国际花都站下车,步行1.4千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