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
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76年。
内容简介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人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贝利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以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为背景,当时的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扩张时期,尤其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来临,推动了美国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工业文明的进步逐渐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美国人民的常态,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被认为是异端,在工业文明社会遭到抵制。19世纪7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期。机器轰鸣的庞大工厂的出现,集体化的大生产组合以及大刀阔斧的进取精神促使了美国工业的突飞猛进,使得以往平静而又无多少竞争的年代里蔚然成风的礼貌行为和道德涵养准则逐渐失去了栖身之地。因此,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温文尔雅的摒弃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南北战争,它像一种催化剂,在摧毁了奴隶制的同时,也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崩溃过程,把年轻人推进向传统宣战的潮流,使他们体内潜藏已久的被压抑的暴力迸发出来,去摧毁那个不合时宜的19世纪社会。
自19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资本主义已全面进入权利垄断时期,这一转变,促使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迅速崛起与发展,这使得美国社会当时的价值观及道德观受到强烈冲击,特别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后,彻底废除了国家的奴役制度,并逐渐开始积极地带领志向远大的愤青们大胆地向传统社会中封建闭塞、恪守成规的生活发起挑战。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现实社会背景下,打破了众多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幻想,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并对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大批文学家开始投身于愤世嫉俗的创作当中,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将社会中的黑暗压抑刻画出来,展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将社会精细化,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社会的内在本质,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也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浓缩进了该小说,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缩影,使它脱离了一般庸俗的儿童回忆格调,让它充满了时代的活力。小说故事主要围绕美国一个安静的小镇圣彼得堡展开,书中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精神,传统的社会体制逐渐崩塌,普通人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都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财富和地位,建立起更加自由的社会阶级制度。
作为幽默讽刺写作风格代表作家之一的马克·吐温,由于受到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与底层人们长久相处的过程中,他深知大众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了解他们的苦楚。马克·吐温的人生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参加过游击队、当过矿工,也做过商人,虽然这些不同的经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然而,却成为了他日后文学创作中有利的素材。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汤姆·索亚历险记》标志着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该书以欢快的笔墨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理,并以其与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对照,突出了那种生活的枯燥与沉闷。汤姆淘气活泼,富于幻想有正义感,为了摆脱现实的种种束缚,充分享受自由的乐趣,打算外出去冒险。所有这一切都与资本主义的生活环境相抵触,为世俗的道德和教会的戒律所不容。总的来说,揭露美国地方生活的停滞庸俗及宗教的伪善是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汤姆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顽童,作为
马克·吐温用来颠覆当时流行的说教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角色,他首先反抗的就是大人社会的道德标准。比如,他蔑视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即便是他的种种恶作剧和冒险,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渴望别人承认,要成为一个英雄。
该书争议最大的是结尾。因为在故事最后,一直反抗大人世界的汤姆居然妥协了,被一直渴望逃离的所谓文明社会收编了,和大人站到了一起,不但自己成为了一个好市民,还把逃走的哈克贝利找了回来,规劝他做一个体面人,接受那个有钱寡妇的收养,不然连他汤姆自己都会被人瞧不起。这,显然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然而,人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汤姆的这种变化,该书的原版编者约翰·C.葛伯就指出:“作品其实是对成长进程的一种嘲讽性的说明,因为汤姆最后更接近于圣彼得堡的成人,这些成人往好里说是虔诚而善感﹔往坏里说则遇事不能容忍,生性残酷。马克·吐温很可能是想提醒读者:人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往往越来越看重社会习俗和社会的赞许与否,越来越丧失我们对个人自由的热爱。”
在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汤姆内心桀骜不驯、行为顽皮乖张。但在公众面前,他有时却试图显得乖巧规矩。在主日学校的课堂上,他因为某些特质的欠缺或者是用心不足,在背诵
《圣经》这个项目上远远地落后于其他所有孩童,但他却凭借物物交换的方式,得来了可资证明自身勤奋和聪明的小票,并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换来了奖品。这值得人们深思,为什么他痛恨读书和背诵,痛恨主日学校,却又愿意挖空心思,甚至不借舍弃自己的许多“宝贝”,只为换取那些只有通过他所痛恨的读书和背诵才能得到的小票,只为得到他所痛恨的主日学校颁发的奖品?汤姆真的只是为了得到那本作为奖品的《圣经》吗?显然不是。此时的奖品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了勤奋、聪明、耐心、虔诚、荣耀的符号,代表了社会规范的一种承认。当汤姆登台接受奖励,和代表了社会规范的法官和其它大人物一起时,这种承认在当时当地换来了人们的艳羡、其它男孩子咬牙切齿的嫉妒、汤姆热切要给他心仪的女孩展示的地位。他被社会规范定义为了高于其他孩童的孩童,得到了超过旁人的社会认同感,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个人的虚荣心。他对社会规范的承认是他受到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即使汤姆欺骗、玩弄社会规范,他也不能、也不愿背离社会规范。
马克·吐温在该小说中,通过汤姆和其历险经历,展示了他对所处时代虚伪庸俗的社会规范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对其深恶痛绝,不吝辛辣讽刺,想要反抗摆脱,一方面对其无所不在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性有着透彻深刻而又无可奈何的认识。作为一个作家,本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去。
艺术特色
马克·吐温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对比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将对社会不公的嘲讽通过“黑色幽默”的形式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在看似轻松愉快的语言中注入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批判,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起到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并且在保证浪漫主义文学基调的同时,也增加了幽默风格和讽刺特色。因此,从《汤姆·索亚历险记》该小说切入,深入挖掘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风格,有助于人们体会作者对于美国社会的讽刺。
故事情节
从写作方面看:小说情节紧凑,而且含义深刻。小说通过汤姆生活中一系列情节,批判了资产阶级儿童教育的清规戒律;小说的时代虽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斯堡小镇,但该小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对主日学校的描写无不充满了讽刺、嘲笑的意味。校长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人,“他手里非拿着一本圣诗不可,就好象一个歌唱家开音乐会的时候,从台上走到前面去独唱,非把歌单拿在手里不可一样——虽然谁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因为在台上受罪的那些人从来都不会用得上那本圣诗或者那张歌单。”校长的道貌岸然在他给汤姆发奖品——一本精美的《圣经》时被嘲讽到了最大程度。校长给汤姆发奖品时,心里很明白,要是这孩子能在他的大脑里储存着一丁点《圣经》里的知识的话也就让人心满意足了,所以,他根本没有资格领奖。但是,汤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圣经》背诵合格证——九张黄条儿,九张红条儿和十张蓝条儿——都一点不假,票面部有效,无法推脱。这时,那些曾经拿背诵《圣经》的条子给汤姆以换取其出卖刷墙特权的孩子们猛然醒悟了过来,而给汤姆发奖的校长却还蒙在鼓里,眼睁睁地让这个肚子里没有一点儿《圣经》知识的汤姆得到了《圣经》背诵的最高荣誉。这真是一种尽情讽刺、嘲弄的“黑色幽默”。
对牧师的讽刺和嘲弄却另有一番风趣。当牧师把全世界各族人民团聚在一起的,作了一番伟大而动人的描述时说:“那时候,狮子和羔羊会在一起躺下,有一个孩子领着它们。”这时候,汤姆很愿意做那个孩子。汤姆做到了,但不是领着一起躺下的狮子和羔羊,而是狮子狗和它的“老虎钳甲虫”。狮子狗和“老虎钳甲虫”不能友好相处。当狮子狗和“老虎钳甲虫”一起躺下的时候,狮子狗因冒犯了“老虎钳甲虫”而被它狠狠地夹了一下。狮子狗痛得大叫起来,在教堂里的过道上狂奔乱窜,叫个不停,“它从圣坛前面横过讲堂,又顺着另外那条过道飞跑;以光的速度在它的轨迹上前进。最后这条痛得发狂的狮子狗越出了它的跑道,跳到它主人的怀抱里;他把它使劲往窗户外面扔出去,那阵痛苦的叫声很快就小了下来,终于在远处听不见了。”
当汤姆和哈克来到凄凉的墓地,躲藏在三棵大树后面的时候,他们目睹了一场凶杀案的发生。这场凶杀案形成了一个悬念,因为真正的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伊把杀人罪名推脱掉,放在了酒鬼莫夫·波特身上,而稀里糊涂的莫夫·波特竟真以为自己杀了人。这个悬念还为以后一系列的悬念埋下了伏笔。真正的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伊和被冤枉的莫夫·波特这时候在读者那里构成了一种张力,使他们产生了矛盾、神秘、期盼和不安的心理。在没有读到结果之前,他们会十分焦虑地使出浑身解数来给出一个令他们自身的伦理、道德感到满意的结果。
随着汤姆勇敢地指证印第安·乔伊为真正凶手,这个故事似乎了结了,读者的张力也似乎消解了;但是,印第安·乔伊的逃跑又在读者那里形成了新的悬念和张力。虽然后面的思念和张力经过了多次起伏后,以汤姆和哈克找到黄金而告结束,但作者最后又在读者心里埋下了一颗悬念的种子,那就是汤姆和哈克决定要去当强盗。这么起起伏伏、迭迭荡荡的悬念大大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理解创造力和阅读兴趣,使他们的内在感官在心灵深处产生出一种游戏快乐和美的感受。
关联理论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大量运用关联理论来组织和建构语言,将幽默的风格和讽刺的批判蕴含其中。例如在小说第二十五章中,哈克不满汤姆让他一起加入海盗组织的时候,汤姆对此幽默地回应道:“但是总的来说,强盗却比海盗高尚得多,许多国家强盗的身份甚至和公爵之类的人一样高。”在人们正常的认知中,“强盗”是让人谈之色变的犯罪分子形象,其本身有着不荣誉、可恨等含义。但在这里却被汤姆形容成比海盗还要高贵,甚至可以和公爵相提并论的人物,这样的手法与人们一般意义上的思维认知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与常规意义上的寓意象征也冲突,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不协调。那么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下,读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将文本中的信息和原本脑海中的固有信息相互关联,形成一定的语境效果,但当所构建的假设效果落空时,就会再次对这类语境效果进行整合,通过推理得出新的结论,即马克·吐温在这里是为了展现汤姆对于世俗社会的真实体验,由于在现实社会中长期受到约束和压迫,成为“海盗”反而另辟蹊径,让人感觉到温暖、自由和快乐;与此同时,也再度将黑暗的社会现实悉数展现,并借此对不平等的社会价值观进行幽默化的批判和讽刺,即“强盗”都能够成为社会中的高贵阶层,那么这个社会的不公平性也可想而知。于是在这样的语境预设中,读者体会到其中意味深长的比喻后不禁恍然大悟、哑然失笑。
对于第五章中镇上人做礼拜的情景,马克·吐温也进行了详细而幽默的另类阐释。牧师在小镇做礼拜的时候进行了长篇大论、内容包罗万象的祈祷,无论什么人,他都会为之祈祷。在这里,马克·吐温形容这位牧师为一位“慷慨的”祈祷者。在原本的关联语境和常规化的语言内涵之中,人们会将“慷慨的”“祈祷者”理解为信仰坚定、乐善好施、体恤人民的慈善家,但关联上下文以后人们却不难发现,读者原本所构建的假设效果再一次落空了。在新的语言信息语境之中,再度进行推理和分析后可以得知,这里牧师的“慷慨的”祈祷仅仅只是停留在“不吝啬使用语言”而已,并没有真实地付诸实践,也自然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底层人民依然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里,马克·吐温再次通过语言风格上的幽默表现了最佳的语境关联,深化了文本的含义并拓展了实际的意图,在这里小说的幽默语言风格和批判现实的主题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语言修辞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大量运用了多种语言修辞手法,使得整部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加,其中所蕴含的美式幽默也强化了马克·吐温的个人风格。为了解决甲壳虫的恶作剧,小镇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但整个小镇中人们的行为举止都十分怪异。在这种本就为了祛除鬼魅的仪式上,马克·吐温却将人们的行为描绘得更加匪夷所思,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整个仪式以强烈的童趣之感和浓厚的讽刺意味,其中对于不合理的现实的批判也贯穿其中。整部小说的前八章主要是对后文中冒险内容的铺垫,即汤姆·索亚正式的冒险之旅是从第九章开始的,孩子们也对这场奇幻旅行充满了期待。但随之而来遇到的突发状况却令这群孩子措手不及:深受当地人敬重的医生鲁滨孙竟然选择了盗墓,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冲击。而当孩子们亲眼看到鲁滨孙医生被杀以后,一向英勇胆大的汤姆也感受到了极度的恐惧。孩子们将杀死鲁滨孙医生的凶手称作“魔鬼”,这里的“魔鬼”一词同时具备了两层含义:一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误以为导致鲁滨孙医生被杀害的凶手是真正的“魔鬼”;二是当他们发现行凶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以后,此时的“魔鬼”就不再是单纯的名词,而是具备了一语双关的含义,即不但指实际意义上的杀人凶手,同时更指的是整个社会中的虚伪人物。在这里,马克·吐温将对于黑暗社会的无情控诉借由孩子们略显稚嫩的语气传达出来,并同时运用了比喻和双关两种修辞手法,不但从语言上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幽默风格,还将深层次的讽刺贯穿其中,意在引发广大读者的深入思考,更是起到了耐人寻味的文学效果。
在具体的文本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需要进行细致的语言逻辑分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创作意图被广大读者接受。但这样单一的写法也会导致文本陷入枯燥,抹杀人物形象的生动色彩,减少语言本身的鲜活性。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意在打破传统意义上叙事方式的束缚,大量运用了悖反的修辞手法,在确保语言准确性的前提下更加精准地传达自己的想法,使用更加便于读者理解的方式来对小说语言的趣味性和独特性进行丰富。例如在第三章中,主人公汤姆由于不想去学校上课而选择装病,弟弟西德想要对他表示关心,便屡次询问汤姆的身体状况,而汤姆对此却一直没有明确给出回应。在这里,马克·吐温就大量使用了悖反的修辞手法,摒弃了传统叙事方式中简洁明确的语言形式,而是通过不停地说绕弯子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故事情节也更加真实。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一个调皮可爱、大胆无畏的主人公形象也跃然纸上。
小说中对于汤姆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学校里的汤姆如同一个令人头疼的混世魔王,非常热衷于进行一系列被学校明令禁止的恶作剧;与此同时,他也勇于和学校制定的不公正规则对抗,并勇于揭穿伪善的牧师的真面目。汤姆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丝毫不愿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不愿意祷告,与乖巧的弟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马克·吐温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汤姆才是这个病态的、怪异的社会中最真实的人,他在不公的社会现实中一直努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当汤姆知道乔伊陷害了莫夫,并目睹了那场凶杀案以后,经过思想斗争,最终还是选择说出真相,善良的汤姆就和邪恶的乔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不幸的孩子,虽然面对父母离异,但却从未表现出消极和不满,而是一直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更是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反差,反衬出他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总的来说,在抨击美国社会习俗的时候,马克·吐温并未选择非常过激的语言和形式,而是以幽默的语言将社会现状云淡风轻地讲述出来,这是对比和讽刺修辞的极致运用,也是他独树一帜的幽默语言特色。
幽默语言风格
在文本的语言机制中,幽默是最复杂的形式之一,是重要的间接表达情感的创作手法之一,也是作者生命体验的间接映射。“幽默”的具体含义为“有趣、可笑并且意味深长”,其中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真、善、美,并能起到讽刺现实的作用,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幽默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对生活真理的反映。幽默语言风格往往是借助违背常规的语言逻辑而刻意营造出可笑的氛围,这种艺术形式与一般意义上语言文字的常规走向有着很大不同。同时,幽默的风格也离不开讽刺的效果,幽默语言本身不是简单地为了博读者一笑,而是作为一把利剑,引导读者深入其中,不断认识并探索生活中的真实。马克·吐温就非常擅长通过幽默的语言风格来讽刺现实、针砭时弊。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但马克·吐温在进行形象塑造的时候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一般意义的刻画上,而是依据儿童性格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他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黑暗的美国社会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实际影响,由此折射出成人世界,甚至是整个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通过儿童的视角来揭示成人的观念,这也是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的独特探索。例如在第二章中对于刷墙权让渡的描写就充分展现了汤姆的领导才能:在恶作剧的时候,汤姆总是会更倾向于被他欺骗的人,提前预测到他们的反应,并使用不同的语言诱骗他们,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服务,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在汤姆的花言巧语之下,贝恩不但心甘情愿地为他刷墙,甚至还在刷墙的同时赔上了自己的苹果。在这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情景之中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如同工作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样,有些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习俗的产物,在一些不合理的习俗背后,人们总是莫名地渴望去完成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这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与此同时,马克·吐温还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独创了一种幽默的风格:让孩子们来做成年人通常做的事情,并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突出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小说在第六章中描写了汤姆和同桌贝奇·撒切尔共处的一段快乐时光。这段所谓的恋情背后所讽刺的正是成年人寻求爱情的套路,在这段感情中,汤姆略显笨拙,贝奇则总是面带羞涩;汤姆面对喜欢的女孩子积极主动、大胆示爱,贝奇则表现得拘谨和扭捏,爱情之路坎坷不平,读者们为此也是忍俊不禁。小说中,汤姆和贝奇两个孩子成了这段被嘲笑的恋爱的主角,作者也将成年人恋爱的过程蕴含其中,故事情节的幽默成分更加突出。
顽童形象
汤姆作为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美国人民的缩影,其人物形象中隐约的折射出美国人民强烈的冒险精神和自由意识。
在文中的开始,马克·吐温将汤姆作为孩童的天真浪漫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和普通孩童一样,汤姆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相信海盗和宝藏的存在,每天都想象着冒险和打败海盗,同时他的性格中也有着一般孩童调皮的一面,不喜欢大人的约束和管教,如姨妈为了惩罚汤姆,让他进行刷墙工作,但是汤姆却能够将刷墙作为一项趣味性的活动,利用其他小孩完成刷墙工作,既完成姨妈交代的处罚,又收获了一大堆玩具,书中写到:“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规律——那就是为了让大人或小孩渴望干什么事,只需设法将做这事的机会变得难以到手就行了。”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汤姆性格中天真和聪明一面,将惩罚看作是玩乐的工具,以此吸引其他同伴的兴趣,进而实现最终目标。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还运用大量场景描写汤姆聪明机智的一面,在面对危机时,能够迅速镇定下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如在墓地试胆这一章节中,汤姆和哈克贝里为了测试自己的胆量,半夜跑到墓地,却意外撞见鲁滨逊医生和恶棍乔伊扭打,当看见印第安·乔伊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汤姆和哈克贝里都受到了惊吓,但是汤姆并没有盲目的当场叫出来,而是和哈克贝里立了血誓决不泄密,充分保证自身的安全。即使在这一过程中汤姆有过害怕和逃避,但是最后却勇敢的站出来,指证真正的杀人凶手,此外在山洞历险的章节中,汤姆的聪明机智展现的更加充分,尽管在山洞中迷路了,汤姆却能够有效的利用身边的一切工具,如利用风筝的线引路等,成功的带领贝基安全的逃出山洞。
汤姆的顽童形象还表现在他的冒险精神方面。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汤姆拥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节,在他的想象中,他和其他的小伙伴共同组成一支冒险队伍,在追踪宝藏的线索中和海盗进行激烈的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为了将想象变为现实,汤姆带领小伙伴在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开始了一段荒岛之旅,尽管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彰显了汤姆独立、勇敢的冒险精神,此外在山洞冒险环节中,汤姆在面对恶棍乔伊的威胁时,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成年人进行勇敢的斗争,充分展现自身的英雄主义。
讽刺手法
对世俗社会风气的讽刺。该小说中,将儿童汤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其天真烂漫的性格,与19世纪美国现实社会的庸俗丑陋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并贯穿小说的始终,进一步凸显了美国社会的封建思想及不良世俗。文中曾描写了当波利阿姨将鲜美可口的食物呈上桌后,汤姆急不可耐地想要送到口中,但却被波利阿姨严厉制止,她要求汤姆必须在祷告后才能吃饭,通过这一过程,汤姆的急不可耐与波利阿姨的阻止形成了对比,并且汤姆在祷告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与专心致志、充满真诚祷告的弟弟形成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汤姆不想被社会中的习俗所束缚,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嘲讽了现实社会中的宗教信仰及世俗的社会风气。
文中的乔伊由于是印第安人,有着一半的黑人血统,因而被众人指点唾弃,当乔伊与鲁滨逊医生在酒吧点酒时,服务员爱理不理,甚至拒绝为乔伊提供服务,但换成白种人鲁滨逊医生时,服务员则像换了个人一样,充满热情,面带微笑地为其介绍店内的热销产品。由此能明显看出,美国当时社会对有色人种的不公平对待,对其的严重鄙视,并没有真正将奴隶制度取消,只是形式上的取缔罢了,充分表达了马克·吐温对美国社会风气的强烈讽刺与挖苦,幽默风趣的对比以及对人物描写时所揭示出的社会真正面目与人性丑恶嘴脸,正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幽默又讽刺的内在本质特点。
对虚假宗教信仰的讽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部小说都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气息,汤姆必须在吃饭前进行祷告、装腔作势的校长手中也永远都握着一本《圣经》,虽然没有人知道原因,学生们会因为流畅熟练地背诵《圣经》而得到奖励,并为此感到自豪。但相比这些喜爱背诵《圣经》的学生,汤姆则显得与众不同、格格不入,他并不喜欢背诵《圣经》,可却总能想到有效办法:比如汤姆用其他物品与这些会背诵《圣经》的学生进行交易,换取他们因背诵《圣经》而得到的合格证明,当他交齐所有的黄红蓝条时,让校长大为吃惊,但校长还是在仔细检查了这些合格证后,向汤姆颁发了背诵《圣经》的最高奖励,但现实是汤姆真的不会背诵任何一点《圣经》。文中对这一故事情节的描写,显然是个巨大的笑话,可这正是马克·吐温对宗教信仰的讽刺,更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嘲笑,这种黑色幽默,被马克·吐温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迂腐的学校教育的讽刺。小说中,主人公汤姆首当其冲成为了违反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学生代表,他不喜欢背诵《圣经》、不喜欢僵硬呆板的学校制度、更讨厌成人社会所定的道德指标,他瞧不起班级成绩优秀的乖乖女,经常挑战学校的底线,上课爱搞小动作,下课善于恶作剧,从不服从学校的常规管理,永远都是无所畏惧、直面挑战的样子。马克·吐温通过对汤姆种种的校园表现的描写,借此来讽刺迂腐的学校教育,抵制当时只单方面重视说教的教育形式。不过,小说的结局让很多读者感到诧异,曾经渴望自由、逾越一切世俗、狂放不羁的汤姆,在冒险归来后,竟出乎意料地加入了成人的队伍中,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优秀市民,而且,汤姆竟然去主动找哈克,并试图说服哈克接受有钱妇人的收养,还强调若哈克不同意,自己也会被众人所耻笑。
作品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该书大获成功之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年),被后人推崇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还原了19世纪中后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
该书的姊妹篇是《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只选入了梗概和精彩片段)、苏教版初中7年级上册课本和川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32课。
2011年11月17日,赫敏·亨特格博斯执导的电影《
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德国上映。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真实姓名是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