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在
沙河县西七十里,
孔庄村西北,下有
温泉,亦名汤水。《
山海经》曾这样记载:汤山,汤水出焉,此汤能愈疾,为天下最。汤山、汤水、温泉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概念,史志典籍贯中三者往往互相注释与说明,提到汤山,就会提到汤水与温泉等等。
最早记载汤山的文献是《山海经》。今本《山海经》虽不见有汤山之记载,然自宋代以后的史志典籍中多有引用《山海经》关于汤山之记载者,大概是《山海经》在流传过程有所逸失的原因吧。
沙河县于隋开皇十六年始置县。唐武德元年曾在沙河县置
温州,武德四年州废,仍为沙河县,属
邢州。对此,新旧《唐书》之地理志均有记载。而之所以改沙河县为温州,就是因为有汤山温泉的缘故。
宋
太平兴国年间《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八之邢州沙河县条目及《
太平御览》卷四十五之
河北诸山条目有关汤山的记载,均引用了《山海经》的内容而注释为:《山海经》曰:汤山,汤水出焉,此汤能愈疾,为天下最。由此可见,宋人见到的《山海经》应当是有此记载的。此外,宋《
元丰九域志》及《金史·地理志》也都记载:沙河,有汤山、湡水。宋欧阳忞《舆地广记》中关于邢州沙河县的记载为:汉襄国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沙河县,属襄国郡;唐武德元年置温州,四年州废来属;有汤水。在《舆地广记》中,除了记述沙河县的历史沿革外,对沙河县的记载仅有三个字,即:有汤水。由此可见汤山、汤水在沙河县的地位。
明清时代的文献也多有记载。如《
大明一统志》记载:汤山,在沙河县西北七十里,下有汤泉,可以愈疾。清《畿辅通志》记载:汤山,在(沙河)县西北七十里,孔庄西北,石室幽胜,下有汤泉。《山海经》云:汤山,汤水出焉,此汤能愈疾,为天下最。清《沙河县志》也记载:汤山,去县七十里,孔庄西北,下有温泉。温泉,在汤山,即古汤水也,其水四时皆温,浴之可以疗诸疾。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汤山,(沙河)县西北七十里,下有汤泉,《山海经》:此汤愈疾为天下最,故以名山。按顾祖禹的观点,汤山是因汤泉而得名,由此也可见汤山、汤水、温泉之关系。
汤山温泉历来为沙河县之名胜,温泉清流在清代是
沙河八景之一。清道光年间沙河县令鲁杰曾作沙河八景诗,其中之一便是《温泉清流》,诗序曰:汤山之下有泉,四时皆温,不但浴之可以疗疾,临流掬水,澈底澄清,亦足以涤烦襟而释尘虑。诗曰:剧爱温泉煖气浮,邑名端合号温州。斜阳笛里沧浪曲,二脉融融镇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