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道(1916年-1992年03月27日),霍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汪家道1916年出生在安徽省霍邱县众兴镇的一户贫苦佃农家庭。
家中9口人,依靠租佃地主田地艰难度日。为了生活,汪家道童年时就帮地主家放牛,下地干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0年,皖西爆发六霍起义后,不满14岁的汪家道开始参加红军。同年,汪家道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期间,汪家道历任通信员、警卫员、班长,参加了鄂豫皖边区的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
1932年春,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在六安麻埠正式组成后,汪家道任七十五师通讯排排长,负责传达首长命令、送信、站岗、警卫、侦察并传递敌情社情等项任务。期间,汪家道随部在浠水、蕲春一带开展游击战争。7月,当国民党10余万大军大举进攻皖西,围困霍邱之时,汪家道立即奉命传令,命散在各地游击的部队迅速集结,日夜兼程赶往霍邱。霍邱失守后,汪家道随部坚持在皖西一带开展斗争。
1932年9月,正当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更加艰苦激烈时,汪家道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与七十五师指战员们留在鄂豫皖地区打击、牵制敌人,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11月30日,红二十五军重新组建后,汪家道随军艰苦转战在鄂豫皖边区。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汪家道都勇猛顽强,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了首长交付的各项任务。
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会议上决定接受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率部转移。11月16日,汪家道随红二十五军一起,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期间,汪家道先后任军部交通队副队长、指导员,时常率交通队化装行动,出没于敌占区,搜集情报,掌握敌情,传达命令和情报,使红军多次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南商洛地区。此后,汪家道又随部参加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为开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贡献了力量。
1935年7月16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在了解到中央红军的消息后,由长安县丰峪口西征北上,继续长征。汪家道也随部再次踏上了西征的路程。9月15日,红二十五军胜利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并合编为红十五军团,汪家道任军团骑兵团政治处主任。期间,汪家道随部先后参加了崂山战役、直罗镇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红十五军团被改编为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汪家道任六八七团副营长,随部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牵制和打击进攻晋南、晋西的日军。9月,汪家道随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战后,汪家道率一支10余人的小分队,到太行山区开展抗日活动,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很快扩大了抗日队伍,成立了八路军太行军区独立游击支队,汪家道任支队大队长。
1938年春,汪家道率部先后参加正太铁路破袭战和张店、町店等战斗,协助一二九师兄弟部队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九路围攻”。随后,汪家道随三四四旅主力南下冀鲁豫边区,进一步发动群众,发展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5月,汪家道任冀鲁豫军区新三旅第八团副团长。
1941年7月,新三旅合并到八路军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教导第七旅,汪家道担任该旅第十九团副团长,后升任团长。
1942年12月,冀鲁豫军区进行整编,汪家道担任冀鲁豫第五军分区独立团团长。期间,他先后三次参加讨伐顽军石友三部战役、陆房战斗、卫东战役、百团大战、卫南战役和数十次反“扫荡”作战,坚持和巩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4年秋,根据中共中央“发展河南”的战略方针,汪家道奉命率部南下豫北平原,打击焦作、修武、辉县、新乡、密县、登封等地的日伪军,破袭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
1945年春,汪家道率部参加豫北攻势作战,掩护冀鲁豫分局党校从太行山迁移至滑县平原。随后,汪家道率部进抵水东(新黄河以东)地区,转战于睢县、杞县、太康、通许、淮阳等地。期间,汪家道曾以猛虎掏心战术远程奔袭马集日伪据点,歼敌100多人;以围点打援战术伏击通许城援敌,歼灭日军近200人。
1945年5月,汪家道奉命率部西渡新黄河,开辟水西地区。期间,汪家道率部迅速攻占了扶沟、鄢陵县城,并配合地方党组织,建立了临颍、鄢陵、郾城、商水、上蔡五个县的抗日政权和地方武装,打通了八路军与新四军第四、五师的联系。7月,冀鲁豫第十三(水西)军分区成立,汪家道任军分区司令员。8月,汪家道率部参加对日大反攻,收复国土3000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00多万。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11月,晋冀鲁豫军区以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为主组建第七纵队,汪家道任该纵队第二十旅副旅长。随后,汪家道随部北上作战,以策应平汉路战役,并攻克山东荷泽、济宁。
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内战。8月,汪家道随部参加了陇海路战役,攻克砀山车站,并在张凤集战斗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一个团。随后,汪家道调任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后改称独立第一旅)旅长,率部参加了滑县战役、巨金鱼战役和豫北攻势。
1947年6月底,为贯彻执行中央“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接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敌人黄河防线,汪家道率部先行秘密渡河,消灭了国民党联勤总部,控制了鄄城、郓城间黄河南岸一段河防阵地。随后,汪家道率部参加鲁西南战役,配合第一纵队歼灭了郓城守敌整编五十五师1.5万余人,奋勇阻击国民党王敬久兵团的进攻,有力地掩护了刘邓大军的休整和南下行动。
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独立一旅被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汪家道任三十一旅旅长。期间,汪家道率部坚持鲁西南地区斗争,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并与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先后参加了陇海路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有生力量。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为第二野战军,汪家道任十七军四十九师师长。随后,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汪家道率部到达皖西地区准备渡江战役。4月21日,汪家道率部从安庆以西强渡长江,经东流直插景德镇,而后突击浙赣线。6月起,汪家道率部出击闽、粤,以配合第三野战军举行的衡宝战役和广东战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11月上旬,汪家道率四十九师作为五兵团中路军的前卫师,沿湘黔公路进军贵州。11月15日,配合兄弟部队解放贵阳后,汪家道率部继续向西南追歼逃敌,解放黔西安顺、兴仁等广大地区,拦腰斩断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大西南防线。12月上旬,汪家道率部挺进云南。期间,汪家道孤军进入昆明接应卢汉起义,并负责国民党起义部队的收编工作和城市保卫工作,很快安定了昆明地区的局面,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之后
1950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野战军地方化,领导一元化”的指示精神,第四十九师兼兴仁军分区,汪家道任师长兼兴仁军分区司令员。期间,汪家道带领指战员充分发动群众,妥善收编改造起义、投诚部队和被俘人员,以剿匪工作为中心,大力开展征收公粮、组织春耕生产、维护社会秩序、加强政权建设等地方工作。经过一年的奋斗,兴仁军分区歼灭土匪1万多人,基本肃清匪患,并全力支持地方政府和群众参加土地改革。
1950年底,汪家道奉命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第一期速成干训班学习。
1952年底毕业后,回到四十九师任师长。
1955年10月,汪家道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军副军长;
1959年9月,调任十六军副军长;
1962年9月,调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
1968年7月,兼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期间,为抵抗苏联对珍宝岛的入侵,汪家道指挥中国边防军和民兵参加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
1971年8月,汪家道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1974年,汪家道调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76年担任沈阳军区顾问;
1982年离职休养。
汪家道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3月27日,汪家道因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