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人。1961年4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已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1961-1970年和1978年均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工作,1970-1978年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栽培室主任、《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杂志主编,1990—1994年被农业部聘为第二届果树顾问,1993年受聘为研究员,1996年被聘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顾问和
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首席顾问等。1993年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绩与贡献:在40多年果树科研推广工作中,基本上是在果区生产第一线度过的。1965—1970年赴天水、眉县蹲点,1970—1981年在陕西省宝鸡县天王公社孙李沟大队连续、长年蹲点,1982—1984年在河北廊坊市蹲点,1985~1990年在山东(青岛、临沂)、河北等10余省搞新红星苹果基地,“八五”期间与农业部经作二处共同主持全国《200万亩苹果幼树丰产优质三级配套技术开发》工作。
1978年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主持《乔砧苹果密植丰产》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在天王八庙基点搞的《旱原坡地乔砧苹果密植试验》1987年获陕西省宝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七五”期间主持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的《新红星苹果技术开发研究》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述成果对我国苹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科普著作方面,40年来,共发表80余篇论文,200余篇译文,自编和参编60余部著作,总字数达1100多万字,著作发行量约300余万册,其中有二本书和10篇论文获奖,科普书多为果农喜爱的畅销书,曾在1992年被
科普作家协会评为80年代以来科普编创成绩突出的农林科普作家而受到嘉奖。在广大果区,深受果农欢迎,知名度较高。退休后,仍常年奔波于(陕、鲁、豫、晋、冀、辽、京等)苹果产区,协助当地建立果树优质示范园,普及先进科技,推进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