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境内第一次发现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古墓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六安王陵。
双墩汉墓位于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而考古人员还从陪葬墓现场遗留中发现了盗掘器皿和工具,经过盗墓工具的分析证明车马坑曾在唐代被盗。
墓的等级很高,它是一个诸侯王的王陵,第二,它的规格很高,发现的是
黄肠题凑墓,这个墓制只有诸侯王以上才能使用,目前在全国发现很少,在我省是首次发现,第三,发现了很多精美的文物,价值很高,第四,我们解放以来,在我省的科学发掘,发现这么重要的墓是屈指可数的,象五十年代蔡张侯的墓,象马鞍山的朱然墓,那么象这样的墓没有几次,这是一次重要的发现。
“江淮地区的气候干湿分明,一干一湿,都不利于古文物的保存。而最担心的是下大雪上大冻。”汪景辉说,这几天接连的几场小雨雪,已经让考古现场出现了小冻,为了防冻,考古工作人员给四周的填土都裹上了保暖海绵,以防止解冻出现新的塌方。
据了解,墓葬现已出土的漆木器保护难度很大,长埋地下的漆器一旦重见天日接触空气,漆的附着力大大降低,不但经不起重压和重放,而且很容易风化脱落。目前,文物部门已经对出土文物分别采取了相关保护措施:对漆木器采用清水保湿,对棺室木材已经在现场作了材质鉴定、取样和喷洒防霉药物处理,对青铜器进行了清洗和去锈处理等工作。
据新华社合肥1月8日电(记者熊润频)“两千多年前的谷子出土时还是黄色的,跟新鲜的一样;还有这些瓜子,保存很好,难以想像已经被埋葬在地下这么多年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景辉小心翼翼地把白纸包摊开捧在手心,纸包里带着泥土的几颗灰白色不起眼的小颗粒,就是日前从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里出土的“宝物”之一。
汪景辉对记者说,种子果实类能如此完整保存下来,可能跟墓葬的地下水、土壤等埋藏环境有关系。比如在离大墓30多米远的车马坑里,残存的马匹残骸几乎已经化为“泥巴”状物质,但是大墓里的尸骨保存情况则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