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与
俞秀松、
宣中华、
沈端先(
夏衍)等人创办进步刊物《十月》,后改名《浙江新潮》。同年,去日本留学。1922年回国,在上海从事进步作品的翻译工作,一度曾去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与田汉、赵景深共事。
1926年回上海,因家宅遭火劫,遂去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棉兰等地担任《南洋日报》等报纸编辑。1928年回上海,与
陈望道等合办大江书铺,任经理,出版社会科学书籍颇多。1929年,在上海国立暨南大学附属中学执教,任高中外国文学史及修辞作文教师。20世纪3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并编辑《现代》《文摘》杂志,杂志以内容充实而风靡知识界。同年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救亡日报》编委,辗转武汉、广州等地。1940年返回上海,在《新中国报》社工作,任《学艺》版主编。后出任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1945年,任《大公》周刊编辑。
抗战胜利前夕,曾去苏北解放区,不久返回杭州,蛰居两年,专事译著,译成
拉法格的《经济发展史》,编写《西游记》作者年谱。1948年秋赴上海,秘密翻印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并编辑《透视》周刊,仅出3期,即遭查封。新中国建立后,任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59年病逝于长春。
主要著作、译著有《文章作法》、《现代文十二讲》、《狱中记》(与
张闻天合译)、《欧洲近代文学思潮》《中国文学研究译从》、《近代文学》、《新文学概论》、《初夜权》、《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资料》、《东方文化之黎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国文学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