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堂村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下辖村
汲堂村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西北距黄河7公里,距菏泽城23公里。东经115°21′,北纬35°24′。该村仅有耕地350亩,60余户人家,共计260余人,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历史沿革
汲堂村历史悠久,据《汲氏族谱》记载,村建于周朝(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因村中有一奶奶庙堂,故名汲堂,历代相沿至今,仍名汲堂。相传在汲堂庙堂院内立有十三通碑纪,还有金香炉,因黄河多次决口,先祖古迹都被淹没,村民受水灾,逃难各地,之后又回到汲堂重建家园。因村民所持行业不同又分为几支,椐《汲氏族谱》记载,明嘉靖八年(1529年),汲氏兄弟四人由汲堂迁出,以烧砖建窑为生,在所属烧窑地建村,故名汲窑;清雍正八年(1730年),以种菜为生的村民也迁出了汲堂,在所属种菜地建村,取名汲菜园;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汲氏由汲菜园迁出,以姓取名汲庄。汲氏一家人,分居在汲堂、汲窑、汲菜园、汲庄这四个村庄,相距只有几里路,相互交往都很方便,无论人口耕地面积汲堂远比不上其他三个村庄。而这个小小的汲堂村就是西汉名臣汲黯的故里。
汲堂村历史
汲黯(?—前112年),字长儒,西汉濮阳人(今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汲堂村人)据《汲氏族谱》记载,汲黯为汲氏十三世祖。景帝时官洗马。武帝即位,为谒者(官名),在任职期间他刚直不阿,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秉公办事,敢于犯颜直说,为官清正。据《史记》汲郑列传六十记载:一次他奉旨至河内(汉时黄河以北地区)视察时,他以皇帝的名义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回朝后请求武帝以假传 圣旨而治他的罪。武帝欣赏他的做法并宽恕了他,没有制他的罪,但终因假传圣旨而被贬为荣阳县令。汲黯以任荣阳县令为耻,病归故里。武帝得知此消息后,就召任他为中大夫。但终因屡次向皇帝提意见而被贬出朝庭,任东海太守。不几年,东海郡大治,皇帝又召他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当时,天子正招试文学(官名汉置宋废)。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汲黯对皇帝坦率地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群臣中有人指责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等畏偌大臣,难道要我们谄媚承顺皇,而陷于上于不义吗?
大将军卫青在宫中值班时,武帝有时坐大床上见他(这是不礼貌的举止);丞相公孙弘在公余进见皇帝时,皇帝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衣冠不整为不礼貌)就接见他。到汲黯时,皇上不衣冠整齐,他就不会进见。
他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后来,卫青的权势益重,人人畏惧,但汲黯却敢与他抗礼。他骂延尉、御史大夫张汤为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斥责丞相公孙弘内心奸诈,只会逢迎取悦皇上。结果遭到张汤、公孙弘的忌恨,连皇上也不太高兴。淮南王谋反时,非常害怕汲黯,说:“这个人直言敢谏,是个宁死不屈的人;至于公孙弘等只不过像个刚发蒙的小儿,是容易对付的人。”
他极力反对汉武帝反击匈奴贵族的战争。当匈奴浑邪王来降时,他又屡次提出与皇上不同意见,但均遭武帝拒绝。不久,因犯小错而被免官。几年后,又起用为淮阳太守。几年后淮阳大治,百姓称赞,十年后卒于淮阳。
汲黯去世后,皇上怀念他的功劳,官其弟汲仁至九卿(朝内的高级官员),子汲偃至诸侯相(辅佐诸侯的官)。
传说汲黯死后,棺木送往家乡的途中,走到今河南郸城县西约一华里处,刮起了大风,风沙掩埋了他的棺木,世人认为这是天葬。随后此处便成了一大土丘,因而形成了古迹—汲冢墓。
汲黯在那官吏浊多清少的环境里,能为官清正,为人正真,同情人民疾苦。清朝官吏为敬仰他,于清嘉庆九年在甲子春二月立碑怀念。“汉淮阳太守汲长儒墓”。此墓碑现立于汲堂村庙堂内,位于正房前东侧。今牡丹政府为纪念这位刚不阿,清正兼洁的名臣,把他列为牡丹区新修史志名人。
1959年本村采民投资,奶奶庙得以重修,占3亩,从里的村民每逢过年过节,都在这里烧香祭拜先人,每年农历10月1日,村民总请戏班唱大戏,每到祭节,这里总是热闹非凡,很多人前来观光。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5 00: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