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
汾河从发源到汇入黄河流经的区域
汾河流域是指汾河从发源到汇入黄河流经的区域。汾河全长716公里,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汾河流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占地40万亩,区域内农田成方、绿树成行、渠路成网,成为集高效、生态、环保、观光、示范于一体的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带和全省汾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示范样板。
流域概况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汾源即汾河正源,位于宁武县城西南30km的东寨镇西楼子山下,源泉从山脚石滹中涌出。出口处建有一处25平米的方形池塘,水清澈见底,深可没项。池水通过地下暗道从一石凿龙口喷泻而出,流入宽阔的河道。龙口之上横一“汾源灵昭”石刻,这就是汾河的源头,被誉为“晋地之根”。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秦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自然地理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工业集中、农业发达的主要地区,工业产值占全省的46%,农业产值占全省的64%。沿岸地区每年从汾河取水24.3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利用总量的46%。汾河水及晋祠、兰村两大泉域水曾造就了太原悠久的农业文明,这里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以粮食、蔬菜、畜牧、林果为主导,盛产葡萄、苹果、梨、桃、杏、核桃等,其中晋祠大米、清徐葡萄驰名海内外。
汾河流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规划范围北起尖草坪区上兰街办老龙头村,南至清徐县杨房乡韩武堡村,全长76公里,区域内土地面积41.4万亩,其中耕地39.7万亩,耕地中高产田仅占16%。整个规划区覆盖太原市汾河流域4个区(县)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6个村,28万农业人口。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要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以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为方向,以改造中低产田、完善农田水利和农田林网为手段,以建设水、田、林、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成为集高效、生态、环保、观光、示范于一体的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带和全省汾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示范样板。
汾河流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40万亩,规划总投资11.6495亿元,建设工期5年,第一期工程2005至2007年,实施面积22万亩,第二期工程2008至2009年,实施面积18万亩。规划产业布局包括完善和提高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三大园区;建设优质粮、无公害蔬菜生产、优质果品、苗木花卉生产四大基地;实施土地利用开发、农田水利、农田林网、田间道路、设施农业五大工程。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可观,该区域每年新增粮食产量1700万公斤左右,新增蔬菜产量33000万公斤左右,新增鲜果产量13000万公斤左右,年增经济收入3.15亿元。区域内年人均增收560元。不但可以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运销业、服务业、餐饮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示范辐射作用。可使区域内农田成方、绿树成行、渠路成网,增加土壤肥力,进一步优化土地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汾河水,提升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5 13:04
目录
概述
流域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