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太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天体物理硕士学位。2005年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荣获2006年度罗格斯大学Richard J. Plano博士论文奖(物理与天文系最佳博士论文)。2005年起作为独立博士后(Harlan J. Smith Postdoctoral Fellow)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研究工作,2009年回国工作。
学习经历
沈俊太1998年起赴美留学深造。1999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物理与天文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即新泽西州立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荣获2006年度罗格斯大学Richard J. Plano博士论文奖。2005年起作为独立博士后(Harlan J. Smith Postdoctoral Fellow)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研究工作,2009年回国工作,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星系结构及动力学,包括旋涡星系、椭圆星系、超大质量黑洞、暗物质的结构演化及相互作用。
科研成果
主要代表性成果为:  1)他在建立的银河系核球动力学模型具有非常高的国际显示度,确立了银河系的核球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而是由原初星系盘自身的动力学不稳定性产生的“伪”核球。
2)证实了银河系核球区存在一个奇特的垂向X型结构,并对其做出了动力学解释。这项工作也为银河系核球是“伪核球”提供了另一有力证据。
3)通过对椭圆星系建立基于轨道迭加的自洽动力学模型,可以精确测量出超大黑洞的质量,和星系暗晕的质量分布;发现许多巨椭圆星系的黑洞质量比以往测量值要大,这样天文学中著名的M-sigma关系很可能需要在高质量端向上修正。这一成果也入选了“2010年百篇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
4)通过中心质量(如超大质量黑洞)对棒旋星系影响的系统研究,解决了长期以来对棒旋星系稳定性的疑问。并首次用无碰撞多体模拟的方法产生出了接近现实的由恒星构成的双棒星系,并可解释此类星系的众多观测特征。
5)提出了解释旋涡星系中普遍存在的翘曲(warps)的新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产生接近现实的星系翘曲,也可解释翘曲观测中的Briggs法则.
6)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星系大尺度物理参数与核环结构特征的关系,阐明了核环形成的物理机制,并可以由给定星系物理参数对核环的大小做出预言。反之,也可从观测到的核环特征中反推出棒的未知物理参数,如转动速度。此方法已被现有观测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首次用无碰撞多体模拟的方法产生出了接近现实的双棒星系,并可解释此类星系的众多观测特征,还首次发现了双棒转动速度的波动性。
有多篇第一作者论文被国际天文学著名教科书《星系动力学》与《星系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多篇天文与天体物理年度综述(ARAA)引述。并有多项研究成果被剑桥大学主编的天文参考书系列《Planets, Stars and Stellar Systems》引述,并配发两幅原图(Springer出版社,2014)。他建立的最新银河系核球动力学模型具有很高的国际显示度,也曾被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首页及《中国科学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他还应邀为Springer出版社的2015年专著“Galactic Bulges”撰写关于银河系核球的理论模型的一章(arXiv:1504.05136)。  曾应邀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星系结构方向的会议评审专家(Panel Reviewer),和美国《天体物理杂志》ApJ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 等国际天体物理核心刊物的审稿人。现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并参与国家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两项。曾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科学委员会(SOC)委员,并/或作特邀综述报告,如国际天文联合会(IAU)Division H会议(2015),东亚数值天体物理系列会议(2014),“盘星系的动力学”(2013),“纪念密度波理论5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3),IAU特别会议“Galaxy Evolution through Secular Processes”(2012)等。
荣誉奖项
2020年8月,入选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22:00
目录
概述
学习经历
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