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诗文集》是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沈德潜。
内容简介
沈德潜,康熙十二年《二八七三》生,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卒。其先本籍吴兴,先祖于明洪武时迁居苏州葑门外竹墩,遂定居于此。周岁时,祖父沈钦圻购图章二方,一“沈潜之印”,一“玉堂学士”,因爱图章兆吉,便于“潜”字上增“德”字,取名“德潜”,字确士。四十岁时,取韩愈《秋怀》诗“归愚识夷途,汲古得修绠”之义,更字“归愚”。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诃科试不第,四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衔,卒谧文悫。
图书目录
前言
凡例
归愚诗钞
序
卷一 古乐府
梁父吟
短歌行
陇头流水
箜篌引
战城南
将进酒
塘上行
种瓜篇
美女篇
猛虎行
行路难
山人劝酒
苦寒行
饮马长城窟
乌夜啼
吴趋行
王明君
作蚕丝
北风行
悲歌行
苦哉远征人
关山月
孤儿行
枯鱼过河泣
孟门行
折杨柳歌词
紫骝马
少年行
塞下曲
拟边庭怨
塞上四时辞
企喻歌
久别离
远别离
长别离
大墙上蒿行
野田黄雀行
董娇娆
履霜操
新嫁娘
神君曲
采菱曲
采莲曲
西洲曲
迎神曲
卷二 新乐府
慈乌叹
制府来
民船运
菱湖曲
旃檀林
白杨谣
圣驾谒陵礼成恭赋乐府十章
亢阳
奉敕恭撰平定金川铙歌八章
洞庭橘枝辞
恭拟补亡六章经进
补禽言
割麦插禾
于忽乎
稽古
麦枯
咄咄隆
卷三四言古诗
神龙篇
拟逸民诗
三贤诗
睢州汤尚书潜庵公
蔚州魏尚书环极公
当湖陆侍御稼书公
泰玄神庙
题查敬诚相国西征图
题塞晓亭阁学翰林院侍宴恩荣图
奉敕恭题御书《无逸篇》后
雷银台翠庭属题兰泽斋
题大司寇冲和公奉使图
题明孝廉包惊几遗像
潘甸村观梅小照
冬日乔慕韩自白田至,感旧言怀
出示近诗并《剑蹊说诗》二卷
未远风骚,欣焉成咏
颂韩文懿公
八十述怀
挽觉罗孝娥
逸园图三章
乾隆圣德诗
卷四五言古诗
古风
拟古诗十五章
陈思王赠友
左记室招隐
陶彭泽饮酒
谢康乐游山
谢宣城登望
何水曹观梅
王右丞饭僧
孟山人待友
储太祝田家
元道州谕旧
韦左司寄旧
柳仪曹溪游
水亭
晚过龙井庵
龙门
千尺雪
田家杂兴
馆娃宫
琴台
……
作者简介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氏一生著述丰赡,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清代中期文坛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诗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晚年常与之唱和,并获御赐“诗坛耆硕”匾额。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诗教,编选《古诗源》、《
唐诗别裁》、《
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以阐明其观点。他的文章崇尚唐宋八家,内容涉及广泛,既有名物考证之文,又有衡文论诗之作。其著作主要有《归愚诗钞》、《归愚文抄》、《归愚诗钞余集》、《说诗晬语》、《沈归愚自订年谱》等。
书摘
东坡仇池之石疑云屯,壶中九华分卑尊。后来复得雪浪石,摩挲晤对忘昕昏。宛然孙知微画皆活水,跳波蹴浪潆绕烟云村。尺寸中有万里势,如接太行与孟门。定州太守阅二载,海南远谪伤清魂。仙人骑鹤一去竟不返,高阳仍见留云根。名园修整复旧观,此石妥贴位置拂拭莓苔痕。我皇嵩洛时巡偶经此,往迹凭吊堪评论。却嗤牛僧孺李德裕空爱名,侈汰似铸金莲盆。段文吕既贵,以金莲盆濯足。何如端明遭谗被黜足自乐,宵人君子千载昭然存。
恭和御制《九日幸旺泉导醴亭登高》元韵
中山发銮辂,时值霜露稠。已比先王观,不虑吾何修。奢俭省风俗,丰歉枧田畴。前行经旺泉,水利应谘求。壅之成一�,疏之环四周。昔壅今已疏,利导称安流。经画仰庙堂,大翠士高斌为总督,时承命经画此水。灌溉资锄�。作亭于高阜,可以扬远眸。嘉名锡导醴,如醇味倾投。我后此驻跸,旌罕飞崇邱。《虞典》协时巡火卷阿咏来游。维日当重九,佳辰菊花秋。丹枫醉寒林,白雁投沧州。潭空鱼龙偃,天扫云烟浮。旷哉寰中景,邈矣象外搜。已穷千里目,无须上层楼。宸衷别有寄,念兹敷政优。教养苟后时,遇寒而索裘。万方一人心,民怀急须酬。诅比戏马台,觞咏空淹留。
恭和御制《真定隆兴寺迭旧作韵》
隆兴大佛昔所闻,七十三尺�称尊。贞观以后屡椎凿朱邪氏周世宗,成毁亦复怜空门。开宝之年复�铸,到今大众瞻慈云。丰碑屹立宣象教,仗大智慧超回轮。恒河沙数心遍历,救世浩浩同苍曼。姬孔之教莫与俪,信心颂述何纷纭。大君巡行诣嵩洛,翠辇经此逾秋分。森严豹尾卫七萃,飘翻旃影昭二辰。齐民填骈觐云日,斋阁憩息颐心神。召彼大吏询疾苦,闵此万亿颠连身。今年中收尚歉薄,满车满篝空有云。岂无桑扈误啄粟,亦闻瓦甑时生尘。即今麦苗乍茁土,蹂躏应禁从行军。蠲复补助诏屡下,勿令口惠心不存。象教度人�有说,朝家发政行其真。丝纶布告揭日月,拊循�牧穷研论。事天以诚应如响,丰年会取仓中陈。无须稽首乞佛力,旋看万类俱回春。
书籍简评
第一,资料汇集齐全。该书共收入沈德潜文集、诗集十七种:《归愚诗钞》、《归愚诗钞馀集》、《一一斋诗》、《竹啸轩诗钞》、《归愚诗钞》(十四卷本)、《矢音集》、《黄山游草·台山游草》、《南巡诗》、《沈归愚诗文稿》、《归愚诗馀》、《归愚文钞》、《归愚文钞馀集》、《归愚文钞》(十二卷本)、《归愚文续》、《浙江通省志图说》、《说诗晬语》。整理者又从其他总集、别集、地方志等文献中辑得沈氏诗文数十篇(首),总为辑佚,沈氏作品几乎网罗殆尽。附录部分收入《沈归愚自订年谱》、有关沈氏的传记与评论资料,以及时人酬赠之什《归田集》三卷、《八秩寿序寿诗》一卷、《九秩寿序寿诗》一卷等,为研究沈德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第二,底本、校本选择精审。整理者在广泛搜集沈德潜著述及版本的基础之上,经过严格比对、周密思考,最终确定以乾隆刻教忠堂本《沈归愚诗文全集》为底本,校以乾隆刻本和教忠堂本《归愚诗钞》、《归愚诗钞馀集》、《归愚文钞》、《归愚文钞馀集》及《一一斋诗》、《竹啸轩诗钞》、十四卷本《归愚诗钞》、十二卷本《归愚文钞》、《归愚文续》及《沈归愚诗文稿》等。
第三,校对精核。由于种种原因,沈德潜各个集子的装订比较马虎,缺页、倒页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本子受“一柱楼诗案”和乾隆后期文字狱的影响,还有挖改的痕迹。对于这些情况,整理者都作了严格甄别与恰当处理,努力“还原”沈氏诗文集的原貌。另外,从具体版本来看,乾隆刻本虽然与教忠堂刻本在版式、字体上一致,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即使同是乾隆刻本,或同是教忠堂刻本,也不完全相同。对于这些情况,整理者本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把这些细微的差别一一校出,并在校记中一一说明。经过这些工作,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十分可靠的沈氏诗文作品集。
《沈德潜诗文集》的整理出版,为研究沈氏诗文创作与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文献基础,它必将为沈氏文学思想研究,乃至清代文学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