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映辉(1717-1793 年),字朗乾,号庚斋、雅堂,枫泾镇人。清乾隆年间廪贡生,清代著名画家。沈映辉好诗文,善画山水,其画清矫拔俗,得宋、元大家之风度。
乾隆三十年(1765 年),乾隆皇帝南巡召试,沈映辉进献诗画册,被乾隆皇帝钦定为第一名,随即进宫供职,任内务府司库。他所作“避暑山庄图”36 幅,供奉于内廷,屡次获得乾隆皇帝的嘉许。
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他绘《西清古鉴》画册,乾隆皇帝为该画册亲题“绘林荟美”。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生日时,他作“九峰三泖图”进献,该画被列入《石渠宝笈》。沈映辉曾四次参加乡试,但都遗憾地落榜。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其子沈步垣考中举人,乾隆皇帝赐赏优厚,沈映辉又献《瑶圃熙春》、《迎喜添筹》两画。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沈映辉因病辞职回乡。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又御书对联两副,御题唐寅《雪岩锦树图》赐给沈映辉,赏爱可见一斑。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沈映辉由其子接到京城居住,八月,他又进献“厘册”画品,被收置热河。沈映辉画作受到乾隆皇帝的如此喜爱,其礼遇之隆重,被时人视为极尽荣耀,足见沈映辉的画技确是相当高超的。
沈映辉勤于撰述,著有《庚斋诗文存》、《虚白斋画略》、《静间楼随见录》、《静间楼书画记》、《自画山水跋》、《赏心乐事》等。沈映晖也善诗,其题画诗亦颇精致。
沈映辉还是民间个人慈善家,当时枫泾镇定光庵前后,古冢累累,败棺尤多,他一人出资,“作石椁,检骨以藏”,赢得里人好评。沈映辉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病故,终年77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