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树根(1927年11月-2010年12月28日),
浙江诸暨市同山镇人,
1927年11月生,
2010年12月28日晨逝于
浙江上虞市,享年82周岁。被授予“鹫峰阻击英雄”和“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金日成还亲自为他颁发“三级国旗勋章”。
1951年6月,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奉命向北纬38度线转移休整,时任20军60师179团3营8连3排排长的沈树根,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坚守鹫峰一天一夜,保证大部队安全回撤。
鹫峰是朝鲜中线华川山阳里一线的制高点,山峦重叠,是个易攻难守的地方,也是整个营此次阻击任务的前哨阵地。沈树根要做的是守住主峰前的922.4高地,迟滞敌人的反攻。选择沈树根作为这次鹫峰阻击战的前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沈树根15岁时,就参加了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之后随军北上,转战中原、华东和华中,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并于1948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的淬炼中,沈树根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排级指挥员。
接到艰巨任务后,沈树根对全排33名战士立下战斗目标:要像钢钉一样,死死地钉在922.4高地上,绝不能让敌人跨过去半步!当夜,朝鲜华川战区下起了大雨,沈树根鼓励战士们:天气越恶劣,敌人越不会露头,我们正好可以抢占先机。果不其然,当他们在泥泞中奔波3个多小时,穿过层层密林到达鹫峰制高点时,山顶上空无一人。沈树根命令全排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防备敌人突袭。天亮后,敌军迫不及待开始进攻。在沈树根的指挥下,全排运用“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的战略,前后夹击,以一当十,先后击退了敌人的13次进攻。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上级传来了命令,任务已经完成了,抓紧时间撤退。但此时整个阵地已经被黑压压的敌人包围了,沈树根只能带着战士们边打边突围,他将三个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交替掩护撤退,在撤退途中又干掉了近两百名敌人,最终成功突围了出去。
鹫峰阻击战,沈树根和战士们不眠不休连续战斗了48小时,歼敌300余人,其中沈树根一人就歼敌100余人,最终以4人伤亡的代价,突破了敌人两个营的重重包围,超额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的战斗任务。战后,沈树根和3排荣立特等功,他被授予“鹫峰阻击英雄”和“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金日成还亲自为他颁发“三级国旗勋章”。
1951年国庆节,沈树根作为志愿军英雄代表归国观礼。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他受到破格的优待,坐在会场的前几排。他激动地发现毛主席就坐在离他的位置不远处。在会议的间隙,他打定主意、鼓足勇气来到毛主席面前,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喊了声“毛主席您好!”然后迅速用双手捧上笔记本,说道:“请毛主席给我签个名。”毛主席正同周总理说话,他惊讶地转过头一看,马上站起来微笑着说:“哦,是我们的志愿军英雄。”说罢迅速接过笔记本,拿着总理递过来的笔,在笔记本上欣然签上“毛泽东”三个字。毛主席签名后并没有把笔记本还给沈树根,而是转身递给周总理,说“你也给咱们的志愿军英雄签个名吧。”周总理笑着接过笔记本,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这本珍贵的笔记本,一直被沈树根妥善保管。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百年,沈树根把笔记本郑重地捐献给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
1983年12月沈老离休后,他没有返回他的老家诸暨,而是把他的根扎在了第二故乡——上虞。他积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困难老党员筹集资金,张罗救助。个人也先后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困难学生等捐款近13万元。上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沈树根任委员会名誉主任,兼任革命传统教育讲师团团长。多年来,沈树根下基层、进学校的演讲不下百场,受教育者达5万余人次。他先后被授予“老有所为贡献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省“老干部优秀党员”等荣誉,还当选为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2010年12月28日,沈树根走完了他83年的充满传奇而又平凡伟大的一生,在上虞家中安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