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境内公办高校
沈阳化工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最早在东北设置的化工类高校,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工程热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牵头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单位、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工程教育中心。
历史沿革
沈阳化工大学始建于1952年7月15日,建校时校名为“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校址原选定沈阳市铁西区尚武街3号(现爱工南街11号),当年设化工、机械、电机3个专业科。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局长的张珍担任学校第一任校长。
1953年10月,学校隶属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更名为“重工业部沈阳化学工业学校”。学校留学生教育最早起于1953年,1953年至1954年共招收14名朝鲜留学生来校学习。
1953年至1958年,沈阳机械工业学校化工科、吉林工业学校染料专业和分析专业、大连工业学校电机科、沈阳市化工学校等相继并入学校。
1956年,国家组建化学工业部,学校由隶属重工业部转为隶属化学工业部。
1958年8月10日,学校升格为本科正式建立“沈阳化工学院”,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60年6月,经辽宁省委批准,学院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抚顺工学院有机合成专业并入学校,学校业务领导隶属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
1961年8月中科院辽宁分院撤销,学校业务划归辽宁省科委领导。
1962年4月,学校重新隶属化学工业部,校名改回沈阳化工学院,大连工业专科学校并入该校。
1970年12月至1978年6月“文革”中,学校被迫迁至抚顺市办学,原抚顺工学院、抚顺石油学校并入学校,学校更名为“抚顺化工学院”。
1978年7月,学校迁回沈阳恢复原校名“沈阳化工学院”,学校重新隶属化学工业部。
1982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6年,开始与外校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2年,开始与中国国内外一些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8年8月,国家调整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该校管理体制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2001年11月,学校正式迁入新校区办学,是辽宁省最早迁入新校区办学的高校。
2010年1月,,经教育部评定,沈阳化工学院正式更名为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达成共建沈阳化工大学协议。
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7月,由沈阳化工大学牵头组建的“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二期名单。
2017年1月,沈阳化工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7月,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月7日,沈阳化工大学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10月,成功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
2021年12月,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61个,学科专业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等7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28人。其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其中,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近20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学建设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2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5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79门。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拥有非洲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俄院士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3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举办中国科协“一带一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4个、智库2个。
科研成果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获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2项、国家级学会科技奖一等奖5项,省级科技奖9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社科基金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授权专利293项,省内转化科技成果321项,单项许可7060万元。创建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牵头成立世界工程热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设立“工程热化学奖”。
沈阳化工大学为全国首批40家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创建“三定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和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在全国40余个省市、高校及院所推广,2018-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术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143万余册,数据库27个,电子图书约28.5万余册,电子期刊约56.7万册,并收藏有美国化学文摘(CA)1907年创刊以来和美国工程索引(EI)1981年以来的所有文献。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美国《化学文摘》(CA)刊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站)上网期刊。
学报主要栏目有化学与化学工程、生物与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和数理科学等。
合作交流
校企地合作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与朝阳市、营口市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在海城市转化40万吨菱镁矿闪速轻烧成套技术和替代进口的阻燃型氢氧化镁生产技术,带动社会投资十余亿元。与中科院20余个研究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化工和能源“菁英班”,“菱镁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育菱镁产业行业工程创新人才。
国际合作
学校与27个国家和地区35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拥有非洲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俄院士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3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举办中国科协“一带一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内环中间以四个苯环构成“化”字的英文字母“H”和“工”字,代表学校以工为主,以化工科学为专业特色;两条飘带形拟“化”字偏旁“七”,采用中国传统书法的运笔,象征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图案下方有“1952”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沈阳化工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郭沫若题写的校名。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金属制证章,蓝色字体,银色为底色。
学校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郭沫若题写的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强学力行,喻理求真
强学要求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攻书莫畏难”的勇气,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古往今来,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一不是经历了“强学”的过程,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强学”是青少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力行要求要勤于实践,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力行也是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至于行而止矣”,都说明了实践在求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强学力行体现了高校培养人、教育人的客观规律。
喻理要求通过教与学要通晓理论。人们认识事物,接受知识,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上升为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感觉事物。不仅要“知”,更重要的是“识”,即掌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开发出理性的智慧,而不单是经验的累积,通过归纳与演绎使各门知识融会贯通,使教与学的水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求真,即探索、追求真理,是人的道德品质和治学态度的统一。是高等教育追循和实现的最高境界。人们要真正认识世界、探求客观规律,获取真知,就得求真。真理同谬误相对,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求学治学的过程即求索的过程,人在求索中将获得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将受到洗礼。
“强学力行,喻理求真”切中学教,育人之要,也是对马克思的经典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学校确定每年的9月19日为校庆日。
《骄傲与荣光》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沈阳化工大学的学子龙门是为迎60周年华诞而建造的,学子龙门为仿古建筑,彰显中华文化之精粹。建筑以龙为主题,源自该校诞生于1952年那个龙年。以十二生肖论,沈阳化工大学属龙,遂与“龙”有着不解之缘。“龙”既是中华文化之起源,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该校学生通往主教学区的必经之路上,设此龙门,又称“入学门”,以示学习的开端和该校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信念。
与“学子龙门”作为“入学门”对应,“化工金字塔”为“毕业门”。以“塔”为主题的构想源自“象牙塔”,即期盼学子学成之后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沈阳化工大学章程.沈阳化工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6:0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