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水文特征
沉湖平均水位20.00米,平均水深1.18米,容积1305万立方米。沉湖水质Ⅳ类,轻度富营养。
形成演变
1955年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建成以前,沉湖地区一直维持着长江、汉水自然泛区面貌,汛期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湖泊星罗、沟渠纵横、滩涂漫野。
1967年,沉湖下游的黄陵闸建成,沉湖水位调蓄得到控制,为湖区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沉湖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先后建成鱼垸堤、拦湖坝、调蓄闸、养鱼池等设施,沉湖由一个水位受长江制约的敞水型泛水湖泊,变成能灌能养独立的封闭型养殖湖泊。
历史文化
沉湖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民国19年春,成立消泗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6年消泗成立乡促分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汉沔游击队经常在消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民国32年2月,襄南挺进支队进驻消泗,并以消泗为根据地,发展革命武装力量。民国17年—民国34年,陈柱天等82名消泗儿女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解放战争期间,汉沔工委书记彭怀堂与范敏夫领导的汉沔挺进支队以及汉沔县委经常进出消泗,带领消泗人民浴血奋战,直到解放。
2004年,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派扶贫工作队进驻消泗乡,支持沉湖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工作,沉湖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交通道路、村湾建设等都取得显著成绩,展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沉湖古属太白湖。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记载:“相传太白(李白)在此泛舟游玩,后人故名‘太白湖’。”此时的沉湖方圆200千米,北吞汉水,南引长江,横跨汉沔,气势磅礴,后经冲积,成沼泽平地。相传300多年前,此地有一位县官,偶尔间发现位于现在沉湖之地的蛇、虫、蚂蚁成群结队往其他地方迁移,连一只鸟、老鼠都看不到。他对人们说:“此地会沉塌的,你们看,凡是能爬行的动物都走光了。”于是,下令叫人们赶快离开此地。待人们刚刚搬出,此地就沉塌了,并且四处渍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一片汪洋。后来人们就将此地取名为沉湖。
经济开发
新中国成立前,沉湖为李、高二姓家族占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汉阳县湖业局侏儒湖税所与湖主共管。1952年初,沉湖由县水产局接管,1961年改为县水产局直属渔业生产队。1949—1966年,沉湖鲜鱼年均产量一般在200—250吨。1967年,黄陵闸建成后,切断鱼类从长江进入泛水湖的通道,沉湖的鱼类资源减少,年产量下降到150吨左右。
从1979年开始,为开发沉湖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充分利用沉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沉湖实行“筑堤蓄水,修闸捕鱼,建池育种,养灌结合”的渔业方针。1980一1982年,国家投资近100万元,大规模开发建设沉湖,先后建成全长8000余米、高4米以上、面宽3米的鱼垸堤一条;在沉湖最低出水口处,修建长百米的拦湖坝一条;在堤坝上修建灌江、调洪、挂毫(渔网)三用闸3座;开挖鱼种池23日,面积16.2公顷:建成人工孵化设施一套;并从洪北牵专用电力线、电话线,还陆续配置机动船、电动机、发电机、抽水机、载重汽车。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建造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办公楼、宿舍以及仓库、食堂、水塔等生活设施。沉湖由一个生产依赖自然收成,水位受长江制约的敞水型泛水湖泊,变成能灌能养独立的封闭型养殖湖泊。湖里的水位,随着堤外水位的高低和气候的异变而进行人工调节,在洪南泛区最大渍水或杜家台分洪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特大流量,仍能保证安全生产。沉湖成为既能适时灌江纳苗、养殖增殖并举,又有孵化、育种配套、调洪捕鱼自如的现代化渔场。
从1982年起,开始向沉湖投放大量草食性和杂食性的优良鱼种,并孵化养殖出寸片鳜鱼投湖和放流河蟹蟹苗。由于生产条件的根本转变和品种结构优化,沉湖经济效益明显增强。1982—1986年,年均产量462.5吨;1990—1994年,年均产量600吨。
沉湖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良好效果,1987年获得农牧渔业部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9年又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证书。
长期以来,沉湖湖区处于自然经济状态。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建成,湖区围垦出大片耕地以后,湖区开始有规模种植农业。湖区地广人稀,土地平坦肥沃,适合耕作。20世纪60年代,消泗乡迁入部分外来人口,从事耕作。截至2012年,消泗乡土地面积143.33平方千米,人口仅19285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湖区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为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主要种植瓜菜、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进入21世纪以来,消泗乡新农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万亩油菜花”“湿地观鸟”“休闲垂钓”“农家乐”等观光农业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