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是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伊曼创作的传播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80年。
内容简介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诺伊曼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了全面概括。此后,该理论便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之后,会观察他人聆听后的反应。若自己所赞同的观点被广泛认可,受到众人欢迎,那么自己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让此类观点不断得到传播和扩散;相反,如果某种观点不被人重视,无人问津,甚至遭到贬斥和反对,那么即便自己赞同它,也会下意识保持沉默,以免与他人发生争执和不快。如此,受到众人认同的观点便会不断蔓延,三人成虎般得到大量传播,而众人不认可的观点却会越来越被湮没,循环往复之下,强化成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创作背景
诺伊曼最早注意到社会生活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在1965年。这一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一方是社会民主党,另一方是基民盟和基社盟的联合阵线。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双方支持率一直处于不相上下的胶着状态,但在最后投票之际却发生了选民的“雪崩”现象——后者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前者。诺伊曼当时担任阿伦斯巴赫舆论研究所所长,为了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她对选举期间追踪调查到的全部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诺伊曼发现,尽管双方的支持率一直未变,但对获胜者的“估计”却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即认为基督教两党阵线将会获胜的人不断增多,到投票前日变成了压倒多数。诺伊曼认为,正是这种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此后,诺伊曼又对“意见领袖”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进行多次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她的“沉默的螺旋”假说。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诺伊曼认为,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社会生活中的“舆论一边倒”或“关键时刻的雪崩现象”,正是这一机制起作用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为舆论下了一个双重定义:所谓舆论,即“围绕争论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前者指的是围绕时事性问题的舆论,后者则侧重于指围绕社会传统、道德、行为规范的舆论。
(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根据诺伊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促成的,是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在这里“意见环境”是一个核心概念。那么,意见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诺伊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有两个: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
“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假说,通过上述三个命题表明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即如果当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或意见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就会积极发表这一观点或意见,使得这一观点或意见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认可和扩散传播;如果人们发现自己赞同的某一观点或意见无人问津,甚至会被大多数人所反对或否认,那么即使自己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人们也会保持沉默,不会表达这一观点或意见。
由于社会成员在知识水平、网络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话语所产生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在网络中,意见表达能力强和拥有话语权的成员往往能够成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他们的意见会对普通社会成员的看法和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容易导致“优势意见一方”与“劣势意见一方”之间势力的强烈反差,造成了网络舆情传播的“意见环境”,少数社会成员在担心被大多数人孤立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种屈从的态度,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作品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诺伊曼的论证角度对于舆论导向研究具有意义,她提供了一种引导非主流舆论转向主流舆论的思路。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1916-2010),德国女传播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