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肩头棚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传统戏剧
沙县肩头棚,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传统戏剧,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沙县肩膀戏,俗称肩头棚,享有“活木偶”之称,是少有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清朝末年,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闽中沙县的民间戏剧十分活跃,“玉枕轩”“赛凤韶”“香清轩”“赛春园”“双凤韶”等五个戏班竞相演出。当时“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一种用大人肩膀上顶小孩来表演的肩膀戏。
沙县肩膀戏原先由孩童装扮历史人物,站在台阁上,由人们抬着游行,后来又融合民间音乐、锣鼓、排练简单的故事情节,作简单的戏剧表演。由于在台阁上表演,行动很受限制,后来就走下台阁,在广场上演出。又因观众拥挤,看不到小演员表演,于是就由抬台阁的人,肩托小演员表演,从而,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肩膀戏”。
文化特征
沙县肩膀戏表演时,3—6岁的小演员站在成人的肩膀上表演剧中人的角色,负责唱腔、手部和头部动作,边唱边舞;成人则根据剧情,负责台位变换和脚部动作,上下两个默契配合,表演细腻,形态逼真,演技独特。
沙县肩膀戏除演技奇特外,戏路宽广,南词、京剧、越剧、黄梅戏均可表演,多以折子戏为主,唱腔动听。唱腔多为民间曲调,经常用的有“花鼓调”“调兵调”等,后来也吸收南词和土京戏的音乐曲调,如“南词北调”“二簧”“西皮”等,使音乐唱腔更为丰富一些。现代有的剧目以现代音乐融入。
沙县肩膀戏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唢呐、笙、笛子等,肩膀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从踩街表演升华至广场舞台表演。
肩膀戏演出不受场地约束,无论是剧场或是露天,是大众广场或是走街串巷,均可表演。每逢节俗盛会,各民间剧团都组织肩膀戏走街串巷表演,它的丰富内容和表现特征,在民间表演艺术中独具特色。
代表剧目
沙县肩膀戏主要剧目有《花子过关》《小放牛》《补缸》《四郎探母》《平贵别窖》等。
《花子过关》取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讲述梁山好汉燕青、时迁、孙二娘和顾大嫂,乔装打扮,与守关县令机智周旋,顺利过关的故事。
《小放牛》以对唱的形式,描述了牧童在放牛时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时的情景。
《补缸》演绎一补缸师傅为一俊俏的大嫂补缸,心猿意马,有意将缸敲破,引发纠葛,补缸师傅信守诺言,照价赔偿,博得大嫂欢心。
传承保护
传承人物
陈丽风,汉族,三明市沙县人,1971年7月生,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县肩头棚”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丽风师从沙县肩膀戏艺术团老艺人黄振。陈丽风大胆创新,有力地提升了肩膀戏的技艺:使小演员站在大人肩上,不仅能变化手上动作,还可以变化腿动作;使原来作为底座的大人不仅只走台步,还可以自如跑、跳、翻跟斗,让肩膀戏走向了专业化道路。其代表作品有《哪吒逛海》《薛仁贵做寿》等。
保护措施
2007年,在传承人陈丽风的主导下,正式在沙县城西幼儿园挂牌“肩膀戏艺术分团”。主要负责肩膀戏编排,对小演员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演员,为肩头棚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县肩膀戏团参加在澳门议事亭前地广场举行的“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观看了演出。
荣誉表彰
2001年10月, 沙县肩膀戏在湖北荆门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金奖。
参考资料
沙县肩头棚.福建省艺术馆.
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18:3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文化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