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街道,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地处
立山区东北部,东起工业街,南至孟泰公园,西至胜利北路,北起环市铁路,距立山区人民政府1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1千米,总面积3.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总人口有4.12万人。
历史沿革
1955年1月,成立沙河街道。
1959年,划入沙河公社,改为街道工作部。
1963年,从沙河公社中划分出来,属郊区人民委员会。
1969年,划入沙河公社;同年10月,由郊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1972年5月30日,成立中共沙河街道公社委员会。
1979年,复名沙河街道。
2002年4月,沙河街道划入立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9年,沙河街道成立8个居民委员会。
1981年5月,原灵山街道第五委(工业户)恢复社区建制,划入沙河街道,为沙河街道的第九社区。
1985年12月4日,成立第十社区。
1987年10月,第七社区划入立山区;同年12月17日,第十社区分出一个委,为十一委,后为工作方便将十一委改为第七社区。
1989年12月,沙河街道有10个社区。
2009年1月,街道重新划分为东环、东沙河、热电、迎宾、创业、建工、家园、公园、沿河、工业10个社区。
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辖东沙、热电、沿河、创业、工业、公园、东环、迎宾、家园、建工10个社区,下设812个居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沙河街道下辖8个社区:家园社区、建工社区、沿河社区、创业社区、迎宾社区、公园社区、新工社区、工业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家园社区胜利北路励工街9号。
地理环境
沙河街道地处
立山区东北部,东起工业街,南至孟泰公园,西至胜利北路,北起环市铁路,距立山区人民政府1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1千米,总面积3.3平方千米。
人口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沙河街道常住人口有42399人。
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总人口有4.1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2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170人。总人口中,男性2.26万人,占55%;女性1.86万人,占45%;14岁以下4320人,占10.47%;15—64岁30444人,占73.81%;65岁以上6481人,占15.71%;以汉族为主,达40343人,占97.81%;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等7个少数民族,共902人,占2.19%。2011年,沙河街道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1.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498.48人。
经济
2011年,沙河街道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商业网点401个,职工841人。2011年,沙河街道财政税收收入7420.7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637人,专任教师79人;小学1所,在校生412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1所,在校生515人,专任教师6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463个;有体育社团10个,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8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拔河比赛,体操比赛等;80%的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街道卫生医疗服务中心1所,社区医疗室10个。
社会保障
2011年,沙河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981户,人数1565人,支出488.3万元,比2010年增长25%,月人均260元,比2010年增长35%;医疗救助14人次,共支出2.8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9人次,支出0.5万元,比2010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2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8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有社区服务设施2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0个,其它社区服务设施10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8张。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4万元,捐赠物资折款5万元,接收捐赠衣被300件,使100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安置残疾职工13人。2011年,沙河街道新增就业人员2060人,有349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4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年共帮助2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473人,比2010年末增加2598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126人。
交通
沙河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鞍千路、工业街等。
历史文化
沙河街道因邻近沙河而得名。
荣誉称号
2021年7月,沙河街道党工委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