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从1970年开始与原武汉大学、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原武汉师范学院联合办学,许国璋、章含之、赵德鑫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都曾在校任教,为江汉平原培养了一大批高中教师。
校容校貌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江汉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63人,获讲师职称的85人,其
中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课程班和助教进修班毕业的教师51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3?5人,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16人;教师学术水平高,学术氛围浓,学校每年都有教师专著出版,不少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校主办的《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师范教育研究》等两种刊物面向全国发行。办学规模
学校开设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教育等11个师范专业和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电子与信息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及应用、装潢艺术设计等7个非师范专业,专业设置针对性强,就业市场广泛。学校毕业生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较强的文化素养,适应能力强,就业人员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分布在政府部门、教育战线和企事业单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卫星有线广播电视系统覆盖整个校园;宽带接入计算机校园网;心理实验室有北大研制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软件;微格教室有国内先进的总值3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300多台计算机和丰富的教学软件;声像阅览室各种声像资料齐全;实验楼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物理、化学、生物、电教实验室和科普中心的设备能满足教学和科技教育的需要;7000多平方米的音乐楼,有一流的演播厅、排练厅、音乐教室、琴房,有钢琴123架(其中有三角钢琴1架);有三个56座的多媒体语音室;有1480座的礼堂餐厅;有可容纳2000人功能齐全的体育馆;体育运动场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在建的网球场;有7栋带卫生间的学生公寓,可容纳学生4000余人;新建教学楼18000平方米,标准教室及大中小阶梯教室90多间,可容纳4000余学生在校上课。
发展前景
学校历史
一九五六年
二月,湖北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行政会议,在《关于全省教育事业七年的规划和1956年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 “在咸宁、广济(武穴)、光化(老河口)、荆门(沙洋)各增设中师一所。”
五月,成立荆门师范建校委员会。荆门县副县长杨泽民任主任,荆州专署教育科科长王谦君,沙洋镇镇长吕时松任副主任,荆门县教育科苏嗣宽,沙洋中学校长陈也青和张力、黄典炳等任委员。八月底,房屋基建工程和校舍设备任务基本完成,建筑面积为850m2,共建教室8间,宿舍12间。
九月十日,200名新生来校报到,学校正式开学。
十月,荆门县委组织部任命张力为荆门师范学校校长。
一九五七年
四月二十八日,省教育厅致函荆州专署教育科:经研究同意确定荆门县胜利小学(农胜小学)作为荆门师范附小。
五月二十九日,荆州专署教育科函告:根据省教育厅(57)教师字第40号《关于改进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工作意见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荆门师范设立函授部,秋季招收初级函授生700人,其中钟祥县小学教师450人,荆门县小学教师250人。
七月,经县委批准,调荆门县委宣传部长陈国华任中共荆门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
一九五八年
元月,根据荆州地委安排,全校教职员工集中到荆州参加整风运动。
七月十日,经县委批准,陈国华兼任学校校长。
七月,汉水汛期,全校师生参加防洪。事后,荆州专区在沙洋召开万人大会,批准将我校和沙洋中学两校修筑的江堤命名为“五八”青年堤,该堤沿名至今。学校被评为防汛模范单位。
十月,陈国华传达地区关于教育改革的会议精神。召开教育改革誓师大会。
一九五九年
二月四日,荆州专署文教局通知学校,80%的应届毕业生将作为初中师资分配,要求学校修改教学计划,变更毕业班授课内容。
二月二十三日,学校出台函授教育跃进计划。
一九六○年
元月,中共荆门县委农工部副部长李勤受县委的委派到校任党支部书记。
五月,沙洋建市。中共荆州地区文教部通知沙洋市委、荆门县委文教部,将荆门师范、沙洋中学划归沙洋市委领导。
六月十六日,荆州地区文教局下发通知:将湖北省荆门师范学校改名为湖北省沙洋师范学校。
九月十九日,经地委批准,李勤兼任沙洋师范学校校长,欧阳祝任沙洋师范学校副校长。
十月,学校在革命老区——荆门董场工农村开办农场,开垦耕地263亩。
一九六一年
上半年,贯彻《中小学工作条例50条(草案)》,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突出教学中心,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有效提高了教育质量。
九月,调整压缩了招生计划。
秋季,开办语音学习班,培训语文教师,开创了学校双推工作的局面。
一九六二年
春,学校党支部进一步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开展平反的煞尾工作,本着“全错全平,半错半平,不错不平”的精神,重新作了全面的摸底排队。
一九六三年
六月,学校制订师资培养的三年规划,要求通过三年的在职进修,使所有任课教师能较好地担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都能达到本科毕业水平。
一九六四年
十月十七日,荆州专署教育局批复《关于在沙洋师范实行半耕半读教育学制的报告》,批文指出:经请示省教育厅和地委宣传部,基本同意你校报告中所提出的意见:除一、二、三年级学生按照全日制师范学校教育计划执行外,从1964年开始,立即面向全地区招收半耕半读的师范生两个班,学生毕业后主要是担任农村耕读中学的教师;从1965年开始,不再招收全日制师范班,只招收半耕半读的师范班(4个班),到1967年秋季后,全部过渡到半耕半读,招收对象是全区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往届初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社会知识青年,学制为四年。
十一月三十日,耕读班正式开学。
一九六五年
五月,根据培养目标对全日制教材“砍、删、增、补”。本着面向生产、面向全区、重点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教师编写教材。
一九六六年
六月一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全日制中学、师范学校学生参加文化大革命,暂停授政治、语文、历史三门课程的通知》。
八月三十日,荆州专署通知现有二年级学生提前毕业。
十二月,学生开始大串联,授课停止。
一九六七年
五月,造反派组织进行“夺权”斗争,沙洋师范党政财文大权被夺。
本年没招生。
一九六八年
三月四日,荆门县人武部批准成立沙洋师范革命委员会,并上报荆州军分区备案。
本年没招生。
一九六九年
三月,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清理阶级队伍。同年,军宣队也分两批进驻学校,一方面对师生进行军训,一方面清理阶级队伍。
本年没招生。
一九七○年
春,荆门县革委会决定李勤主持沙洋师范的全面工作。
十月,学校创办“五七”工厂。
十二月二十日,学校成立整党建党领导小组。
本年没招生。
一九七一年
一月三十日,荆门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沙洋师范学校成立中国共产党沙洋师范支部委员会,由李勤任书记,刘光成、李玉瑞任委员。
二月,根据教育革命的要求,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本年共招生8个班302人,学生为荆门、钟祥、京山、天门、
潜江、沔阳、五三农场等地推荐选拔而来。
三月,在北京外语学院沙洋分校的帮助下,学校创办了英语短训班。
本年度,北外的章含之、许国璋、赵德鑫等知名教授到我校讲学。
学校函授部改为师训处,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幼师、小学、中学教师,培训范围为全地区十三县市,培训科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政治、文艺、体育八个科目。
学校加强了汉语拼音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一九七二年
二月,学校从荆门、京山、天门、钟祥、江陵五县和五三农场、沙洋农场招收英语班学员75人,学制二年。
三月,学校从京山、钟祥、荆门、天门、江陵、沙市招收新生547人,并为五三农场代培学生20人。新生入学后采取分专业班(语、数、理化等10个班)和普师班(2个班)两种形式进行教学、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
一九七三年
八月,学校恢复秋季招生,在京山、钟祥、荆门、天门、江陵五县招收新生281人。
十一月,学校贯彻《五·七指示》,利用学校的工厂、农场和附近的工厂和农村生产队实行开门办学,让学生接触社会,逐步建立教学
、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教育新体制。
一九七四年
四月五日,中共荆门县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建立中共荆门县沙洋师范总支委员会的通知》,建立中共沙洋师范总支委员会,李勤任书记,刘光成、欧阳祝任委员。
十月,学校组织第一批教育革命实践队赴曾集区雷巷公社赵集大队、团结大队、周坪大队进行开门办学和教育实践。
十二月,学校将原“五七”农场改为“沙洋师范董场分校”,安排3个班的学生在分校学习劳动。
本年度学校重点抓函授工作,在天门、荆门、潜江、钟祥等地建立了10个面授点,培训教师960多人。
一九七五年
四月,语文专业班师生赴李市区董场公社与该文教组联合举办了为期四十五天的语文培训班,为当地培训语文教师38名。
学校协助中桥大队办起了一所业余大学,参加学习的师生达316人次,为当地培训各种技术员702人次。
八月,经地区教育局批准学校创办《小学教改简迅》,介绍全国各地“三算一拼”教学情况,交流本地区小学教改经验,研究有关“三算一拼”教学专题。当年出刊4期,
在21个省市自治区发行。
一九七六年
三月,学校派出一支由党总支成员、革委会成员、工宣队师傅、工农兵学员和教师共38人组成的教育革命实践队到农村教育革命的先进单位天门县黄潭公社进行了为期40天的学习和实践。以后又分三批派出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干部到黄潭参观学习。
九月九日,毛泽东逝世,学校设灵堂祭奠。
一九七七年
三月,学校贯彻《五·七指示》精神,将“主学”和“兼学”的时间按“三七”开比例执行。
五月,学校作出决定,将校办农场办成“三站”(良种繁育站、技术推广站、病虫测报站)、“三田”(种子田、高产田、试验田)基地。
暑假,集中学习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批判“四人帮”全面破坏教育的罪行,修改了学校教育革命的十条意见。
一九七八年
二月,学校开办语文、数学两个高师班,学生学习一个学期后转到荆州师专。
三月,学校决定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搞好“四认真”狠抓“两基”落实。该决定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作用
四月,学校决定采用引进、增补、编写的办法解决教材短缺问题。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教研室各编写出一套教材。
十二月二十四日,学校工会委员会恢复,选举张衍伦为主席,张维纯、李精华为副主席。
一九七九年
四月三日,荆州地委组织部下文,撤销沙洋师范学校革命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意李勤兼任校长,欧阳祝、莫海滨、张衍伦为副校长。
六月,学校明确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文、理、艺并茂”的办学育人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的专业训练。
九月,将招收的 150名高中新生全部编为普师班,其它年级均由专业班改为普师班,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从此,
学校恢复了中师办学方向。在本年度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普通话教学观摩会上,学校被评为全国“双推”工作先进单位。
一九八○年
六月十三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师范工作会议,欧阳祝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中师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十月,荆州地区师范学校教学质量检查验收,沙洋师范文科、理科学生经过地区统考,成绩均属上等。
本年度,学校成立了“双推”领导小组,欧阳祝任组长,江从皋任副组长。学校决定开设普通话课,语文教研组编写了教材。
一九八一年
一月十六日,《汉语拼音小报》第 232 期在第一版上发表江从皋的文章《一个好带头人——介绍湖北省沙洋师范党总支书记李勤同志带头开展双推工作的事迹》。
五月,《人民教育》 1981 年第 5期发表荆州地区教育局撰写的《办好中师,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文章。文章的三个部分列举了沙洋师范的典型事例。
七月二十四日,由荆州地区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荆门县建筑工程公司承包的学校教学大楼破土动工。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六日,全省中等师范学校经验交流会召开,充分肯定了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文、理、艺并茂”的办学指导思想。
一九八二年
三月,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结束, 17 名教师被评为讲师。
十月,语文教研组《文道统一,教书育人——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做法》在“全省中等师范学校
经验交流会”上转发。
一九八三年
一月十五日,学校第一次教工代表会召开。
四月,语文教师刘能安、曹慧英汇编的《小学语文教学百花集》完稿,该书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辅助教材。
五月,湖北省文字改革办公室安排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江从皋出席教育部在镇江召开的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座谈会。
六月,教学大楼落成。
下半年,教育部推普办公室、省教育厅文改办公室、荆门市教育局的负责同志到校检查“双推”工作,肯定了学校“双推”工作的成绩。
一九八四年
一月十六日,教育部推普办公室在湖北省荆门市召开普通话师资培训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参观了学校。
一月二十八日,万诗林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五月,学校开始修建 400 米标准跑道的田径运动场。
九月二十一日,中共荆门市委组织部下通知,任命李双锁为沙洋师范学校党总支书记,欧阳祝为沙洋师范学校校长
十二月,湖北省中等师范学校语文中心组第一次年会安排在我校召开。
一九八五年
三月,江从皋、许守瓒、万诗林被评为荆门市首届优秀知识分子。
六月,湖北省历史中心教研组年会在学校召开。
十月,校长欧阳祝率队考察上海四师、六师以及晓庄师范、无锡师范、杭州师范、苏州师范,准备瞄准全国一流中师,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十一月八日,国家文改会《文字改革》编辑部主任费锦昌等一行 4人在省文改会办公室主任李仲英的陪同下来校检查“双推”工作。
一九八六年
六月二日至四日,湖北省中师首届田径运动会在学校举行,学校代表队获得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
六月十四日,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赴任之前来校视察,就“如何把沙洋师范办成全省中师的模范”进行调研。这次省厅、市、学校三方在一起座谈,形成 3 个文件,明确了三方的责任。
十月,学校实验室在全省中师实验室检查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银杯奖。
一九八七年
元月,省教委同意,学校举办美育实验班,在 8604 班(胡振坤为班主任)和 8704班(刘捷为班主任),开展美育实验。
五月,全校应届毕业生参加省语委组织的普通话统考,合格率为 100% 。
六月,省教委组织全省中师办学检查,学校获得第一名。
暑假,学校举办首届先进班主任、三好学生代表夏令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一九八八年
四月,学校制定“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方案”,对校园建设、资金筹措、教学设备添置、教师配备及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全面规划。
五月,省教委批准学校学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当年秋季起招收的新生学制改为四年,称为“三一分段学制”,即前三年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三年制中师教学计划,第四年文理分科编班,增加系列选修课,学习专科一年级的主干课程,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并为学校过渡到“三、二分段”的五年制师范打基础。
八月三日,学校获得了国家教委颁发的“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奖状和10万元奖金。
十月,学校德育工作系列实施方案出台。
一九八九年
元月九日,湖北中师校长协作会第三次会议在学校召开,会议主题是“深化改革,加强中师建设”。
三月,孙承欢、陈良仪被批准为特级教师。
六月,在省语委办组织的全省中师普通话教学检查验收中,学校获得第一名。
九月,副校长寸亮炯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十月八日至十三日,全国中师电教基础课研讨会在学校召开,学校《建立中师电教系统,培养学生电教能力》的经验材料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十一月,特级教师陈良仪被评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管专业技术科技拔尖人才。
一九九○年
二月,国家教委主办的《师范教育》1990年第2期刊登了《桃李芬芳话沙师》的文章和多幅学校照片。
九月,杨想森任沙洋师范学校副校长。
十一月三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在省教委副主任张冠军和省师训处处长谈云龙的陪同下来校视察。孟副司长在视察时说:“邹时炎同志要你们创省第一流,你们做到了,现在我要求你们创全国第一流。”他要求学校从五个方面拿出经验来,即:1、德育为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面向小学,面向农村,培养合格小学教师;3、按师范特点规律,从严治校,科学管理;4、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5、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来推动学校改革深化。视察结束时,孟副司长挥笔题写了“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小学教育师资做更大贡献,努力争创全国第一流师范学校”的留言。
一九九一年
元月,学校制定了“1991—1995年整体改革实施方案”,从办学方向、贯彻新方案、建设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严格科学管理等方面阐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措施,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份纲领性的文件。
三月,学校教科室主编的《中师与小教》创刊。
五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率领全国中师文科教学大纲研讨会代表来校参观,对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月十九日,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省教委主任孙德华、荆门市委书记朱同炳、副市长焦知云的陪同下视察学校并欣然题词:“江汉平原的明珠,师范学校的模范”;“师德高尚,教艺优良”。
八月,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视察学校并题词:“努力奋进,争创湖北中师的窗口”。
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一日,全省中师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师校长协作会在荆门市召开,与会全体代表到校参观活动一天。学校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交流发言,并为大会提供了《中师各学科德育教育要点汇编》材料。一九九二年
三月,学校制订“学生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并开始实施。
八月,湖北省教委召开中师校长协作会,欧阳祝在会上作了题为《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新方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发言,全面报告了学校贯彻执行新方案的情况:1、开全必修课,2、开足选修课,3、开展各科课外活动,4、搞好教育实践,5、抓好基本功训练,6、搞好教学管理,7、加强教育科研。
九月,校长欧阳祝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十二月,学校向市教委和省教委呈报了开办小教专科班试验的申请。
一九九三年
元月,市教委党委批准我校由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李双锁任党委书记。
三月,湖北省教委、语委召开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赵和平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四月,学校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文定旭、胡振坤、付哲夫被评为首届优秀青年教师。
六月,学校举行首届大专班招生考试,大专班分文科、理科两个专业班,计划录取80人。
七月,省教委师训处批准学校小教大专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学计划。
八月十四日,杨想森任沙洋师范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
九月,首届大专生来校报到。
学校在湖北省第三届黄鹤美育节中取得突出成绩,音乐、美术共有18项获奖。
十一月十五日,举行体育馆落成典礼。
一九九四年
元月,学校现代化建设规划出台。
三月,江从皋被评为特级教师。
十月,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师“联检团”对学校进行检查,认为“沙洋师范实现了标准化,已经走在全国中师的前列,达到了全国第一流师范的水平”。
十二月,省教委和省电教馆对全省中师进行电教工作检查,学校获得第一名。
一九九五年
四月,荆门市委组织部下文,同意寸亮炯任沙洋师范党委副书记,赵和平、石鸣、徐平任沙洋师范学校副校长。
九月八日,李双锁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李鹏总理、雷洁琼副委员长和李岚清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十二月一日,“荆门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授牌仪式在学校举行。
一九九六年
四月,北京市第三师范学校小教大专班学生来校举行联谊活动。
六月十九日,湖北省中师科技教育工作汇报会在学校召开,学校举办首届科技教育节。
十月二十六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四十周年庆典。
十一月,湖北省中师校园管理工作检查小组来校检查工作。学校被授予“省绿化美化合格学校”。
一九九七年
四月二十九日,湖北省中等师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学校召开。
五月,学校通过了省教委组织的“园林式学校”验收,获“园林式学校”奖牌。
省语委办邴俊英主任带队来校检查验收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工作。
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一日,湖北省教委组织全省中师办学水平评估,学校获得第一名。
一九九八年
二月十四日,副省长王少阶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十一月二十日,湖北省档案局发文,批准沙洋师范学校档案管理升为省一级。
十二月,校长杨想森调任荆门市教委主任,学校全面工作由李双锁负责。
学校被评为1996—1998年度“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一九九九年
元月,学校聘请的首批外籍教师来校任教。
三月一日,学校新教学大楼奠基。
五月十八日,李双锁任沙洋师范校长,石鸣任党委书记,陆业龙任副校长。
十一月十五日,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组专家来校进行评审考察。
二○○○年
二月,学校被荆门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三月二十八日,国家教育部发文([2000]59号)同意在原湖北省沙洋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件内容如下:
关于同意建立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
你《省人民政府关于申办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函》(鄂政函[1999]129号)收悉。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在沙洋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时撤销沙洋师范学校的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由你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你省统筹解决。
二、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同时承担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
三、学校实行省、市(荆门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制三年,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4000人
望你省加强对该校的领导,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湖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六月六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建立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对学校的建制、规模、招生及管理体制等作了具体的规定。
九月一日,学校正式启用新教学大楼。
十月,英语系获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十一月,学校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百佳单位”称号。
十二月,学校被湖北省司法厅授予“三五”普法验收合格单位。
二○○一年
六月十九日,荆门市委副书记郭玉吉来校宣布马建之和主悔的任命,马建之任沙洋师专党委书记、校长,主悔任沙洋师专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七月三十日,中共荆门市委组织部任命李双锁为沙洋师专党委副书记,石鸣为沙洋师专副校长。
十月八日,沙洋师专“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国10个省的45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十月二十六日,沙洋师专成立暨揭牌庆祝大会在校体育馆举行,省教育厅厅长路钢、荆门市委书记郑少三出席大会并为沙洋师专揭牌。马建之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办学有特色,生源有市场的新型高校而努力奋斗。
十二月一日,教育部师范司唐京伟处长率专家组来校检察国家级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
二○○二年
一月二十三日,沙洋师专大学生艺术团为中国共产党荆门市第五次党代会举行慰问演出,市委书记郑少三及全体代表观看了演出。
六月十二日至十四日,省教育厅高校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专家组来校对物理教育、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及其应用、音乐教育四个专业进行评估。受检专业全部合格。
六月二十一日,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号召,学校召开“阳光助学行动”大会。市人大副主任焦知云、副市长张之嶙、市政协主席柯昌军等领导出席大会。马建之校长号召贫困学生克服困难,勤奋学习,以实际行动报答社会。本次阳光助学行动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00人。
八月十七日,新任市委书记袁良宽在沙洋调研,亲临学校深入招生现场,观摩网上招生录取工作并听取了马建之校长的工作汇报。
十月二十五日,“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举行结业典礼。
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七日,沙洋师专首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校长马建之的工作报告。
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沙洋师专首届二次教代会召开。
十二月,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为“文明单位”称号,被省委高工委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荆门市委、市政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二○○三年
一月二十二日,湖北省高校基础实验室工作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基础物理实验室进行评估验收,认为学校基础物理实验室建设达到合格标准。
三月一日,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四月二日,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
四月十八日至二十日,沙洋师专首届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党委书记马建之在会上作了题为《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四月二十四日,学校印发防控“非典”方案,市委书记袁良宽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做法并批示在全市推广。
六月十一日,学校荣登“湖北省百业状元榜”。
七月十八日,沙洋师专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本的新校区建设破土动工,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市委书记袁良宽、市长许克振等省市领导和两校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工典礼。
八月五日,中共荆门市委组织部任命陆业龙为沙洋师专副校长。
九月十日,省教育厅专业建设评估组对学校会计电算化(复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装潢艺术设计等四个专业进行评估。受评专业全部通过了评估。
十二月十三日至十四日,沙洋师专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校长马建之作了《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议》,决定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起草改革方案,于2004年秋季开学后正式实施。
二○○四年
一月三日至四日,学校召开首届三次教代会,校长马建之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求真务实,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会议将2004年确定为改革年,进行教学改革、人事改革、学生管理工作改革。
三月十一日,省教育厅“两课”督查组来校检查“两课”教学情况。
四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学校2004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党委书记马建之作了《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开创我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告,会议研究了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九月十六日,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夏杨福率专家组来校考察两校合并、升本的有关事宜,专家组一致认为两校合并升本切实可行,建议省政府按程序向教育部申报。
九月二十日,学校被省统计局评为“湖北省最具影响力的学校”。
十月二十一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组来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评估,对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3年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8.58%,2004年为85.6%。
十一月三十日,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视察新校区建设工地,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和市领导袁良宽、刘力等陪同视察,马建之校长汇报了有关情况。
十二月三日,学校党委召开了扩大会议,传达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将以“两课”教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五年
一月二十四日,学校召开首届四次教代会,听取并审议校长马建之的工作报告。
三月十六日,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全国全省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书记马建之强调以育人为中心,抓好七项重点工作,办好五件实事。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系书记、主任参加了会议。
三月十八日,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全国全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副校长石鸣代表马建之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四月,校长马建之率队到京、沪、粤等地考察,研究如何将小学教育专业办出特色。
五月十日,校长马建之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小学教育特色建设方案。会议原则上同意从2005年9月1日起实施新方案。
五月二十四日,校长马建之到武汉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闭幕式。学校在这届大学生艺术节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舞蹈《承载爱心的翅膀》获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二等奖。
五月三十一日,省教育厅“两课”督导小组来校检查“两课”教学。学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得到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六月十七日,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检查组来校检查贯彻全国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神的情况
八月十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全体教工党员参加集中学习。
九月二十七日,市委书记袁良宽来校为全体师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
九月三十一日,学校被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授予“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十月八日,中共荆门市委组织部任命张向东为沙洋师专副校长。
十月二十六日,学校召开科研工作动员大会。
十月三十一日,学校体育代表团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获10金5银2铜,团体总分名列第二。
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学校召开首届“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十二月十七日,学校召开“首届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会上,华中师范大学王坤庆教授作了学术报告,6位教师代表交流了教学经验。
二○○六年
一月十一日,学校召开首届五次教代会。会上,校长马建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我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王宏俊、万诗林、刘志华编写,张勇、文定旭节选
五十年弦歌不辍,五十年薪火相传,五十年栉风沐雨,五十年春华秋实。2006年春,沙洋师专迎来了五十华诞!
二○○八年
四月,沙洋师专整体迁往荆门,校园闲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7:09
目录
概述
校容校貌
师资力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