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燕是一种风筝,沙燕风筝分为雏燕、肥燕、半肥燕、瘦燕和半瘦燕等。
引证解释
这里以肥燕为例,因为其它几种都只是在结构上有所不同,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关于沙燕,其骨架扎制歌诀如下:
肥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二腹一尾根;
上条平直须坚硬,下条扁软势随形;
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
中腹应按双方计,尾竹上端中线寻;
下端长短如何定,横设架子首尾平;
托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必相等;
头部迎风腹为主,尾竹要软好泻风;
裆肥纸阔单面软,迎风不会左右倾;
关于歌诀的释义是这样的:“四四法”是指从头到尾根(风筝两腿中间的档)共是四个长度单位,“一头二腹一尾根”是指风筝头腹和档长分别为一、二、一个长度单位。为方便理解,在绘画时是按比例绘制的,读者在制作时可以参考。
“上条平直须坚硬,下条扁软势随形”这是对上下膀条竹条相对软硬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上膀条的硬度要稍稍硬一些,而下膀条相对于上膀条来说要软一些,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刚开始学习制作沙燕风筝的时候,一般不容易确定上下膀条的硬度,这时您可以这样进行区别,如果制作完成的风筝在放飞的时候,在其他方面方面都正常的情况下,风筝放飞时总是旋转,这时你可以初步判定风筝的膀条偏硬,通常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上将上下膀条的硬度降低,即减少膀条的宽度或是厚度,一般以减少膀条的厚度来解决。另一方法是将膀条后边的风兜增大,以利于泻风使风筝飞行稳定。为了能够保证风筝骨架制作完成以后能满足飞行的要求,特别建议在刚开始学习制作风筝的时候,不要靠用线勒成硬翅的风兜,由于在刚学习制作风筝骨架的时候,手工技艺不熟练,削成的竹条不均匀,在用线勒风兜时,容易产生两边膀兜不一致的情况,使得风筝做成以后不能正常放飞。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刚开始学习制作风筝的时候,可以在削好竹条以后,用
煨烤的办法,将上下膀条基本煨成要求的弧度,然后再用线轻轻勒一下即可,这样风筝硬翅两边形成的风兜就基本一致了。
一个700毫米规格的肥燕上、下膀条的尺寸,由于图形对称,只画了一半,表示的竹条的厚度,宽度为3毫米,尺寸单位为毫米。为便于理解,竹条厚度的图示尺寸未按比例画出。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刚开始削制竹条的时候,不容易将竹条削的对称,一个简易的方法就是:可以将膀条用宽一些的竹条,均匀地由厚到薄削制,然后对劈为二,再削成要求的宽度,先用酒精灯煨成一定的弧度,然后把这两根竹条绑成一根膀条即可。
括号内标注的尺寸是下膀条的竹条厚度。可以看出,上膀条的厚度比下膀条的厚度要大一些,也就是歌诀中上膀须硬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硬翅沙燕风筝的受力点在靠近上膀条的缘故。
头腹竹条和尾条的的连接示意图。尾条的上端在腹条的中间部位,由于腹条下端的缘故,一般为了保证骨架的方正,尾条在与腹条下端相接处,将尾条在这里稍微煨弯一下,如虚线所示。
还有一种处理的办法是,将尾竹条的上端不要位于腹条的中部,而是稍微向下一点,这样也可保证骨架的方正,尾条的长度没有标出,主要是因为尾条的长度是在膀条扎好以后,要用细线勒成风兜,由于风兜后仰角度的不同,膀翅的宽度未定,只有将风兜勒好以后,再定尾条的长度。开始的时候,尾竹条可以先按560mm计。尾条的上端3mm,宽3 mm,下端宽2mm,厚2mm,同样也是用宽一些的竹条先削成一根条子,然后再对劈一分为二。
架子的扎结顺序如下:
先将上下膀条与头、腹条用细线绑在一起,注意上下膀条要放在头腹竹条的前面,且有竹青的一面朝前。腹条的下端在下料的时候要每边长出10mm,绑好后再用钳子剪去。然后将尾竹条的上端削成楔形,在腹条中间用刀切一小口,将尾条插入其中用乳胶粘在一起,并用线绑好其与腹条中部和与下膀条相交的两点即可。
传统的沙燕
风筝是三根提线,上二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建议您绑二根提线,在上绑条和下绑条的正中间各绑一根提线,这样的作用在于,二根提线的调整要比三根提线容易得多。当风筝飞起来向某一方向偏的话,只须将上提线向这个方向移一些即可。
沙燕的绘画有着一定的规则,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风筝历史悠久的缘故,因为已经有了不少的定式形成,当然,您也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