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作家
任溶溶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58年11月。
内容简介
一天,“没头脑”和“不高兴”在一位老仙人的帮助下,变成了大人。长大后,“没头脑”设计千层少年宫,糊里糊涂地只造了999层,还把电梯给忘了;“不高兴”参加演出,上台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扮演老虎的“不高兴”很不高兴演老虎,于是演出时,老虎不但打不死,还打起武松来。幸亏老仙人还没走,把两个人又变回了小朋友。两人通过这次变化,得到了教训,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好习惯。
创作背景
任溶溶作为翻译家,翻译了许多经典童话。各类经典童话翻译得多了,一些形象和情节在他头脑里自己跑了出来。有一次在少年宫和小朋友一起,他用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编起小故事。任溶溶小时候常常糊里糊涂、丢三落四,好像个“没头脑”,他的儿子当时正处于刚刚萌发自我的年龄,妈妈让做点什么,总说“不高兴”。任溶溶讲的时候,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当时的《少年文艺》杂志出版社听说了,让他干脆写下来。《没头脑和不高兴》主要是受俄罗斯童话的影响,1956年1月,任溶溶在上海咖啡馆里为《少年文艺》赶稿。当时距离截稿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所以他迅速写成了一篇故事,半个小时就写了5000多字,即《没头脑和不高兴》。
人物介绍
“没头脑”
“没头脑”是故事讲述者“我”的邻居,是一个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的孩子。变成大人后当了工程师,设计了一座999层高的少年宫大楼,但忘了设计电梯,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不高兴”
“不高兴”是“没头脑”要好的同学,总是别别扭扭的,做什么事情都爱和别人反着来。要他往东,他偏往西。成为大人后做了演员,在表演《武松打虎》时因为不高兴被“打死”而搞砸了整部戏。
作品鉴赏
《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两个形象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对人们普遍的弱点有深切到位的体会。粗心和任性是多数人都有的毛病,更重要的是许多人觉得这两个毛病无关道德,并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家或多或少会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作者利用童话的魔法,将两个孩子变大,同时将两个缺点在特定的环境下放大,故事在合情合理的逻辑上延伸:“没头脑”粗心,成为建筑师的他很容易忘记给三百层的楼房安装电梯:“不高兴”任性,演个要被打死的老虎他肯定不愿意坐以待毙,最后的结果在情理中自然显现。略带夸张的放大,使滑稽的效果更加彰显,孩子们只有长途跋涉地去看戏,几分钟的戏演了几天几夜,令人捧腹,也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把自己的态度与意见完全寄寓在作品的故事中,让人物的行为及结果自行演示与表达,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状态和效果。但解读作品,应该认清其中所包含的批评和讽喻之意,作者虽没有激烈的发声,讽刺也相对温和节制,读者忍俊不禁之余,也应领略和体悟其中包含的讽刺与劝喻。
作品影响
1962年,《没头脑和不高兴》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同名影片上映。
2020年4月,《没头脑和不高兴》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学段为小学1-2年级。
作品评价
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孙建江:“受到近代特殊历史背景和“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相对沉重的现实主义主题,教育的功能性比较明显。《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如果单独看,也许只觉得有意思,但将其放置于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中就会发现,其中的幽默品质和游戏精神,不要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便是在整个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发展中也是稀缺的。”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陈力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写作)与任溶溶的天性以及极早翻译众多经典外国童话的文学视野分不开。任溶溶曾经在很多场合讲过Nonsense的概念。这个概念源于西方童话,Nonsense文学并不试图告诉读者什么,教育读者什么,它往往只是一种游戏之作,而且不遵循事物常理,以丰富的想象、怪诞离奇的情节和谐谑取胜,其最富代表性的作品是《爱丽丝漫游奇境》。可以说,在《没头脑和不高兴》出现之前,中国没有Nonsense类型的作品。”
作者简介
任溶溶(1923年5月19日—2022年9月22日),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生于上海。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著有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儿童文学《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等,翻译《安徒生童话》《彼得·潘》《夏洛的网》等儿童文学作品。曾获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