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普列汉诺夫著,发表于(1899—1900)年。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封信》至《第四封信》及两个《札记》。
《没有地址的信》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
艺术起源的成功之作,也是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通过对原始音乐、舞蹈、绘画艺术以及它们同生产劳动实际联系的分析,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艺术不是起源于“游戏”,而是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作者引用大量感情、考古材料证明,在以狩猎为生的民族的装饰艺术中,植物完全没有地位,原始艺术与生产劳动相联系。原始氏族的“文身”、以“兽牙”作装饰等,都说明了“从有用的观点对待事物的态度,在这里是先于从审美快感的对待事物的态度”的。在《札记》中,作者进一步指出,“阶级艺术所表现的是那创造它的阶级认为是好的和重要的东西。……它不是直接由经济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在经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作者并进一步对艺术的本质和特点作了阐明,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就在于此。”
该著作最初以《没有地址的信》的总标题和《论艺术》、《原始民族的艺术》的分标题,连续发表在《科学评论》的1899年第11期和1900年第3期、第6期上。1924年出版的《普列汉诺夫全集》第14卷,在收入该作时编为《论艺术》、《论原始民族的艺术》和《再论原始民族的艺术》三封独立的信。1936年《普列汉诺夫遗著》第3集刊出了新发现的与该作有关的手稿和资料。此后,苏联出版的
普列汉诺夫哲学或艺术论集在刊出该作时都一并收入了这些手稿和资料,并做了统一的编号,有的编为6封信,有的编为4封信。这样,该作就有了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我国均有译文。
该著作曾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在我国1929年就有了该作的译本。1930年鲁迅又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作,以《论艺术》的书名出版,并为之写了长篇序言。1957年
曹葆华从原文重译出版了附有手稿和资料的新版本。20世纪60年代初,
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没有地址的信》作为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列入我国干部必读书目。该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学体系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1983年
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两卷集)和1984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五卷,都收入了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