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变化
出自《神仙传》的词语
沧桑变化是指即沧海桑田。这一思想及其相关联的地表升降观念,是中国古代关于海陆变迁的种卓越认识,在历代文献中都有记载。例如东晋葛洪(约281~341)的《神仙传》中记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E 1:‘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比这更早的《诗经》上就有“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话。这里所说的有些像是地震现象,已认识到地表有升降变动。西汉的《焦氏易林》中有“海老水干,鱼鳖尽索;藁落无润,独有沙石”和“山没丘浮,陆为水鱼,燕雀无庐”的记载。到西晋初年,《晋书.杜预(222~284)传》中记载有:“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记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E 3: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这是世界上.以实验观察地面升降的-一个最早的尝试。
到了唐代的颜真卿(708~784),在认识沧海桑田的变化上就更进了一步。他不仅在麻姑山见到“高石中犹有螺蚌壳”,而且还认为这“或以为桑田所变”(《颜鲁公文集.抚州南城麻姑仙坛记》)。比较全面地根据化石及其特点阐述海陆变迁的人,当首推北来的沈括(1031~1095)。他在《梦溪笔谈》中说:“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日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沈括根据卵石形成的环境和岩层中保存的螺蚌壳化石,断定这是昔日的海滨,这在当时确是一一个卓越的科学见解。南宋理学家朱嘉(1130~1200)也有“见高山有螺蚌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的论述。中国宋代学者的上述卓越思想和超前认识,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学者达.芬奇(L.daVinci,1452~1519)的类似见解早四百多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3 16:5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