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乌科
鸟纲雀形目下的一科
河乌科(学名:Cinclidae)是鸟纲雀形目的一科鸟类,共1属5种24个亚种。羽色黑褐或咖啡褐色,体羽较短而稠密。嘴较窄而直,嘴长与头几等长。栖息活动于山间河流两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飞,遇河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截径飞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潜走。主要在水中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他水生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
形态特征
河乌科是雀形目鸟类中唯一能在水中生活的1科禽鸟。嘴形似鸫或较细,无嘴须;最外侧初级飞羽较短;尾短;体长16-20厘米;体羽紧密;鼻孔为膜掩盖。共1属5种,中国仅见普通河乌和褐河乌种。
该科的鸟类体色黑褐或暗褐(咖啡褐),体羽较短而稠密。嘴较窄而直,嘴长与头几等长;上嘴端部微下曲或具缺刻;无嘴须,但口角处有短的绒绢状羽。鼻孔被膜遮盖。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较短,尾羽12枚。跗蹠长而强,前缘具靴状鳞;趾、爪均较强。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似成鸟,但体羽具斑纹。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海南岛、天山西部、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广大地区,为常见的留鸟。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及开阔区域清澈而湍急的山间溪流。一般生活在500-1000米之间的山间溪流附近,在部分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移。
生活习性
河乌身体常上下点动,作振翅炫耀。善游泳及潜水,头从水中冒起如瓶塞。活动于山间河流两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从不远离河流而飞往他处,也很少上河岸地上活动,遇惊及受到干扰时,亦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飞,遇河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截径飞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潜走。飞翔较迅速,飞行路线呈直线状。在距水面较近处活动,飞行距离常很短,往往由一块岩石飞到另一块岩石上。如中途遇见人,能很快地转向相反的方向,顺河川飞走。能突然潜入水中,在急流中行走,或作短距离的浮游。河乌通常成对活动,贴水面飞行,冬季聚成小群常以2-7只在河道的冰洞及不冻水域活动、觅食。在水底砾石间或水面上及河滩的砾石中找寻食物。
主食水生昆虫及其他幼虫,也以水生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此外也吃野生植物如蓼科、禾本科等的种子、树叶,小鱼、甲壳类、蜘蛛、蜗牛等。
繁殖方式
巢筑在水边岩石下或树根下,呈圆屋顶状。为台藓、细枝等构成。3月左右开始婚配,夏、秋两季一般可以繁殖1-2次。每窝产4-5枚卵,孵化期为16-18天,雏鸟需要25-28天育成。
该科种类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
易危(VU)——种;低危(LC)——4种。
参考资料
科学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Cinclidae.The 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9 08:2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