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文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建筑,与国内很多地方的文庙如出一辙。文庙现有建筑大部分是17世纪李朝建造,占地26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 整个建筑群有五组院落组成,门外立有下马碑,前院有一个静如镜的水池。大拜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写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的汉字匾额,匾上注明是“康熙御书”。正殿内设有孔子供桌,两侧奉祀中越两国先儒。
文庙以存有“进士碑”而闻名,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这一块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 建造于公元1070年左右的文庙是河内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里面供奉着中国的
孔子及各位儒家先贤,据说它是越南第一所国学大学。
在河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文庙,那里面供奉着中国文化的传世大儒孔子,可见,越南曾经与中国文化之间离得那么近。公元1070年,
越南李朝皇帝李圣宗决定在
升龙城的南面建文庙,供奉周公和孔子,以及四配和72贤人,同时让
皇亲国戚的子孙到这里来读书。从一开始,文庙就兼有国学堂的职能。
公元1076年,
李仁宗在文庙旁边建立了国子监,这是越南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学堂。公元1259年,陈朝的第二个皇帝
陈圣宗改国子监为国学院,作为培养王公贵族的后代和全国优秀学者的教育场所。到了黎朝,又改称太学堂,成为越南的最高学府。
文庙的建筑,除了越南风格的大门和靠近门口略带柬埔寨风格的水池外,基本承袭了中国的风格,河内文庙坐北朝南,占地26000多平方米,据说完全按照中国曲阜文庙的建筑格局建造而成。门前远方有一个文湖,近处两侧有下马碑。飞檐高耸的文庙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典型的东方庙宇风格。紧靠大门是一副长达38字的汉字对联,两边精美的雕花石柱上写着又一副汉字对联。
大门正中上方,“文庙门”三个汉字,醒目而庄重。跨入文庙门,其背面还有两副汉字对联,中间的一副因年代久远,个别字已模糊不清。文庙大大中门内巍然耸立着奎文阁。奎文阁不仅建造精巧,匠心独具,而且正处于文庙的中心。奎文阁同遥遥相对的大成门之间是有名的天光井。天光井东西两侧,整齐地排列着82块进士碑,每侧为41块。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这一块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颇有西安碑林的风范。第一块进士碑已经被驮了500多年,这以后,每一次进土考试,便树起一块石碑。
公元1484年,以重视文学著称的
黎圣宗下令在文庙——国子监树碑,记载从黎圣宗大宝三年(公元1142年)起考中的进士名单。所以越南民间常用这样的话鼓励子弟用功读书:“金榜石碑,千秋永存。”
从
大宝三年到公元1919年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按黎朝的制度应进行110多次考试,但由于战乱,河内文庙只存有这82块进士碑。每块碑上部标有科举考试的时间,碑文的撰写者、书写者、雕刻者以及考取的进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