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立于1958年的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面向河北省和我国农业绿色生产和产业需求,开展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历史沿革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58年9月1日在保定市南关河北农业大学东院成立,1959年3月迁至保定市红星路42号(保定市第四中学对面),1964年十月迁至现址保定市东关大街437号(原东关大街73号)。
1958年建所时设有病害研究室、虫害研究室和虫情测报组;1962年增设了农药研究室。
到1966年年底,职工总数69人,其中科技干部45人,管理人员5人,工人19人。
1966年~1971年全所职工进干校,科研工作停止。
1971年底至1972年初,原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土壤肥料研究所合并组建河北省植保土肥研究所,隶属于河北省农业局。
1974年1月,划归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管理。
1984年1月,土壤肥料研究所迁往石家庄,本所在原址恢复原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现状
研究人员
现有在职职工90人,其中,研究员27人、副研究员29人;博士25人、硕士3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省高端人才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突贡专家2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6人;留学归国人员17人。在植物病害、植物虫害、农药应用、病害生防、农业线虫、微生物杀虫剂、天敌昆虫、综合防治等研究与成果示范方面形成一支精干的科技人才队伍。
研究平台
依托本所建有“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保护保定观测站”“国家农作物(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抗性鉴定站”“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省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国际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微生物农药发酵工艺和中试、抑病防虫功能基因分析、农药剂型研制和产品加工、抗虫抗病生物测定标准化、农药残留检测与活性物质分析”五个研发平台。拥有实验室10000余m2、人工气候室300m2、温室2000余m2;仪器设备761台(套),价值4186万元。
研究成果
“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6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4项,包括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双减”专项课题3项、“863”计划项目课题1项、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3项、转基因专项课题2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38项,其中,参加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农技推广奖合作奖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3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制订行业和地方标准35项,发表学术论文669篇,其中,SCI源论文108篇,出版图书32册。
在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生物防治、农业线虫、植物病毒、病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是“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
合作交流
研究所与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保持着合作联系,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荣誉称号
连续20余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技服务
研究所科技服务成效突出,在国家和省级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每年以规模化示范、专家讲课、田间指导等形式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近100场次,通过河北电视台农科大讲堂、农民频道及地、县电视台报道或播出我所专家讲座20次以上,直接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民和企业近7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0多份。围绕全省特优区布局,集中打造了“顺平环京津绿色果品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任县冷棚蔬菜高效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和“阜平食用菌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与饶阳、抚宁等地合作共建了“品牌蔬菜工作站”,以蔬菜绿色安全优质生产和高端品牌建设为宗旨,实现了“政府+科研机构+新型经营主体+营销企业”的合作共赢机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科技与扶贫结合,先后组织两批专家赴张家口崇礼区南窑村开展驻村精准扶贫,获得“河北省精准脱贫先进驻村工作组”“河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个人”和“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称号。
参考资料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14: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