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作家群》的编者为河南大学副教授韩爱平,装帧精美,内容珍贵,为新
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独创性。有以地域、创作特色、年代命名作家群的。以一个大学命名作家群的还没有听说过,而且把这一作家群以整本书的形式推出来,也是首次见到。历史性。书中收集了近一个世纪来从河南大学走出的56位作家诗人,内容包括照片、简介、评论、创作年表及一篇回忆母校的散文,具有难得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启发性。大学为什么成了作家诗人的摇篮,有的作家并不是学中文的,如吴强是教育系的,邓拓是经济系的,马克是化学系的,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其中的缘由发人深思。毫无疑问,青春与校园独特氛围的碰撞,是作家诗人产生的最肥沃的土壤。青春本来就是激情、浪漫、幻想、创造的化身,大学校园里不仅有知识的圣殿图书馆,而且充满了学术气氛、艺术气氛,更重要的是充满了大师,不少还是全国著名的大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哪怕是无意中的点拨,也会引燃学生心中想当作家诗人的火种,这火种有时会点亮一个人的一生。河南大学作家群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步入文坛的为第三代,他们与解放前步入文坛的第一代、解放后步入文坛的第二代相比,作品的分量和社会影响力还有差距。但他们的最大优势是年轻,加之才气过人、勤奋过人,现在的创作环境也越来越好,肯定会在中国文坛留下不同凡响的足迹,况且,作为小说家的阎连科、诗歌评论家的程光炜,在全国文坛已经是具有大腕级影响力的人物了。刘学林的小说,王剑冰、曲令敏的散文,陈俊峰的诗歌,宋立民的杂文,已初露大家气象。沈卫威的传记文学,高金光、吴元成、张鲜明的诗歌,高有鹏的历史小说都风头正健,他们更年轻,一不小心会成为文坛更迷人的风景线。千年铁塔已是河南大学的象征与化身,她分明是一支永不熄灭的蜡烛,在随时准备点燃莘莘学子心中的梦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