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校史》是1992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河南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德育工作、教育工作等。
作品目录
封面
河南大学校史
版权页
图片
河南大学北邻著名古迹铁塔
校大门
六号楼
贡院碑
文物馆
七号楼
大礼堂
花园
办公楼
科技综合馆
东十斋
外语楼
留学生楼
十号楼
艺术楼
地理楼
体育楼
物理楼
化学楼
图书馆
学术交流中心
教工住宅区
学生公寓
教授楼
晨读
校园一隅
登攀
中州大学时期校门
建国前河南大学校令钟
1925年7月,革命先驱李大钊来我校在六号楼演讲英帝国主义侵华史
1922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他拨专款筹建河南大学,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他对河南大学的支持一如既往
建国前河南大学农学院
建国前河南大学医学院解剖馆
「一二·九」运动中要求赴京请愿的河南大学学生在开封火车站卧轨坚持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爱国学生在农村宣传抗日,图为《放下你的鞭子》剧照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迁至豫西山区潭头镇,在此办学达5年之久
潭头河南大学办事处旧址
1947年河南大学“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队伍
建国前夕,河南大学迁至苏州,沧浪亭为河大文学院住地
怡园为河大总部位地
狮子林为河大农学院住地
建国前河南大学教授邀请人民子弟兵到家欢聚
1949年河南大学师生踊跃参军参干
1949年河南大学师生欢庆解放
1951年河南大学师生欢送本校志愿援朝医疗手术队
开封师范学院时期校门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为胡耀邦题
1951年毛泽东主席委托团中央给河南大学 1951届毕业生的勖勉信
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三门峡水库工地接见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
1958年12月陈毅副总理来校视察
1959年11月胡耀邦同志应邀来校参加河大第四次团代会
1962年教育部长杨秀峰(左)来我校参加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
199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中)来我校视察
1990年元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右一)来我校视察
校党政领导在大会上
河南大学历任校长
林伯襄
李敬斋
张鸿烈
查良钊
邓萃英
张仲鲁
许心武
刘季洪
王广庆
田培林
姚从吾
吴芝圃
嵇文甫
赵纪彬
曲乃生
李林
李润田
靳德行
河南大学历任党的主要领导
于秀民
王锡璋
张传芳
鲁放
张柏园
郭晓棠
韩倩之
胡西照
王燕生
白均
韩靖琦
王才安
河南大学校歌(一九四○年)
河南大学校歌(一九九二年)
校风
校训
序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河南大学的前身(1912年9月—1923年2月)
一 建校缘起
二 课程设置
三 师资队伍
四 深受敬重的林伯襄校长及其继任者
第二节 办学特点
一 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 良好的风尚
第三节 丰硕的教育成果
第四节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
第二章 河南大学的初建(1923年3月—1930年8月)
第一节 改建中州大学,易名中山大学
一 从预校到大学的沿革
二 学校系科设置与规模的扩大
第二节 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
一 教师阵容的壮大
二 课程设置内容新颖
三 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四 学术活动初步开展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的斗争
一 革命思想的传播,党团组织的创立
二 在“五卅”爱国运动中
第三章 河南大学的成长(1930年9月—1949年4月)
第一节 河南大学正式命名
一 设置学院,扩大规模
二 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三 科研活动,蓬勃开展
第二节 四处搬迁,矢志不移
一 颠沛流离,艰苦办学
二 教学工作,一如既往
三 学术研究,力求上进
第三节 复员之后,规模空前
一 医治创伤,迅速复课
二 教学科研,深入开展
第四节 建国前夕,再次搬迁
一 黎明之前,南迁苏州
二 风雨飘摇,坚持教学
第五节 爱国民主运动的新发展
一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
二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
三 迎接苏州解放,踊跃参军参干
第四章 河南大学的新生(1949年4月—1953年7月)
第一节 新型大学办学基础的奠定
一
普通高等学校学术教育传统与解放区政治教育传统的结合
二 集中政治学习,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三 建设教师队伍,奠定教学基础
四 保证物质条件,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节 正规大学的开办
一 院系设置
二 办学方针与教学原则
三 教学改革
四 科学研究
五 培养与提高教师
第三节 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党的领导
一 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斗争结合起来
二 改进行政工作,建立群团组织
三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第五章 河南大学转变为高等师范院校(1953年8月—1984年4月)
第一节 河南大学相继易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一 1953年的调整和河南师范学院的命名
二 1955年的调整和开封师范学院的命名
三 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和河南师范大学的命名
第二节 教学与教学改革
一 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
二 1958年至1966年对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学校社会主义教学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 “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抵制错误路线,坚持开展教学活动
四 拨乱反正,修订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一 第一、二次科学讨论会和河南师范学院的科研成果
二 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开封师范学院的科研、学术活动
三 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后河南师范大学取得的成果
第四节 德育工作
二 教育革命实践中的劳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三 “高教六十条”颁布后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第五节 师资队伍迅速成长
一 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 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
三 狠抓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
第六节 成人教育工作
一 发展函授教育
二 开办本科、专科进修班和培训班
三 举办夜大学
四 试招校外生
五 举办各种专业人才培训班
第六章 河南大学恢复校名后开拓前进(1984年5月—1992年)
第一节 恢复河大校名,揭开河大历史的新篇章
一 恢复河大校名
二 隆重举行73周年校庆,为开创河大工作新局面奠定基础
四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学校规模迅速发展
第二节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一 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二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年学分制
三 加强专业学科主干课程建设,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四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三基”教学
五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育实习办法
六 加强教材建设,形成有河大特色的教材体系
七 改革学籍管理,培育优良学风
八 充分发挥电教作用
九 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活跃生活
十 狠抓教书育人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第三节 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一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组织和领导
二 组织进行社会考察,让学生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生
第四节 加强研究生工作,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 拓宽研究生专业范围,改革招生办法
二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 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 加强研究生系统管理,为研究生快速成才创造条件
第五节 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一 建立成人教育的办学体系
二 制订具有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
三 精心选派教师,提高面授水平
四 完善成绩考核制度,切实保证学习质量
五 加强成人教育学籍管理
六 重视成人教育教材建设
七 努力探求成人教育教书育人的新路
八 加强管理研究,进行治理整顿
第六节 提高科研水平,努力为教学和四化建设服务
一 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改革科研管理制度
二 活跃学术空气,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三 增设研究机构,发挥群体研究的作用
四 科研领域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第七节 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紧密为教学科研服务,繁荣科学文化事业
二 学校出版发行的报刊
第八节 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 严格标准,评审教师职称
三 试行人员编制与工资挂钩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制度
五 采取各种措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
第九节 加强图书、设备及后勤系统的管理改革,创造优美的成才环境
一 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图书的科学管理
二 加强实验室与设备建设,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 总务系统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努力探索科学管理的途径
四 大搞学校基本建设,创造育人的物质环境
五 做好医疗保健工作,保证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十节 作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一 重视统战工作,建立健全统战规章制度
二 发挥民主党派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 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四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民主党派、侨联、台联工作
五 加强统战理论研究
六 河南大学民主党派简介
第十一节 广开国际交流渠道,发展对外友好往来
一 与国外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和往来
二 聘请外籍文教专家、教师
三 接受外国留学生
四 向外派遣留学生
第十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 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 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形势政策、理想与纪律、民主与法制教育
三 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
四 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稳定的政治工作队伍
五 领导带头转变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六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对内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为培养“四有”人才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附录:
一 河南大学大事记
二 河南大学历任校长一览表
三 河南大学历任党的主要领导一览表
四 河南大学历年教职工人数统计表
五 河南大学历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六 河南大学各个时期院系设置一览表
七 河南大学校友会简介
八 河南大学沿革示意图
后记
河南大学校园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