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
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
河南省共有205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沿革
河南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批次共计入选205个国家级
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河南农耕文明的精华和重要遗产。它们的入选,印证了河南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其中多个传统村落保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高水准、重量级历史遗迹。传统村落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空间资源,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概况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区,传统村落是记载并延续中原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展示中原农耕文明和乡村生活的印记。为做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看得见山、望的见水,留得住乡愁”“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愿景目标,助力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2012年起河南省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防灾安全保障基本具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保护管理机制有效建立,综合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截至目前已公布了5批共807个河南省传统村落,其中204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融媒
传统村落
河南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第五批次共计入选20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河南农耕文明的精华和重要遗产。它们的入选,印证了河南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其中多个传统村落保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高水准、重量级历史遗迹。传统村落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空间资源,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维度下的传统村落格局
不同历史时期的河南传统村落,在空间特征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河南的20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形成于元代以前的有75个,形成于明代的有79个,形成于清代的有51个。元代及以前,河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心一带的格局,“一个核心”为中原腹地的嵩山文化区,“一带”是豫晋边界的太行山、王屋山地区;明代时期,河南传统村落的基本格局形成,传统村落分布向豫北太行山和豫中嵩山地区集中,豫北和豫中两个核心集聚已经形成,豫南大别山地区组团已见雏形;至清代,传统村落的三个核心集聚组团基本形成,豫南大别山组团的传统村落集聚加强。清代时期,传统村落很少向豫中嵩山区增加,重点偏向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和湖北交界地大别山地区。这可能是清代后期至近代长期战乱,传统村落向能隐蔽的山区、且具有交通方便的文化特色山区集聚。而豫中地域分区中,不断遭受兵燹之灾,位于山区、平原交错地带,历来是战乱、兵家必争之地。《郑县志》中记载“郑县地当孔道邑处冲繁,值满清入关之后,遭明季兵燹”,村落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传统村落空间集聚特征形成原因
河南省传统村落三大集聚片区中,豫北集聚核心区的分布特征有三个:
第一,南太行的林州传统村落多是依山而建,接近谷底,造就了浓厚地域特色的石头村落,如漏子头、草庙村、朝阳村等;
第二,淇县、辉县和卫辉三县交界区域,整个村落形态粗犷,地域材料使用丰富,如狮豹头村、纣王殿村、水磨村等;
第三,新乡、濮阳交会之处,距离京畿之地相对较近,交通便利,开明乡绅在村落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且豫北南太行占“太行八陉”中的三个,如“白陉官道”等,因此豫北片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交通要道分不开。
豫中集聚核心区分布特征比较集中,主要在郏县、宝丰、汝州和禹州等区域。该区域位于环
嵩山地域带,自古以来是
村落形成的密集区域、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大融合的核心区域之一。嵩山以其山体大小适中,山中夹有较广的低丘与盆地,地貌以平原、浅山为主、水网发达,黄土台地广布等而利于人类生存。
豫南集聚区主要位于信阳的光山、新县、商城县,处于南北地理的分界地带。信阳是河南及北方通往武汉及南方的重要通道,地缘关系密切。在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口大迁徙运动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之后清政府强迫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内迁,以达到隔离沿海人民与郑成功及其他反清力量联系的目的,这也造成了两湖等地客家人的大量分布,信阳也是这次迁徙运动的影响区域。此外,清末武汉开埠也是豫南传统村落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豫南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与景观因子与豫中和豫北迥然不同,是“一个南北文化的过渡地带,兼容南北文化”,受到天中文化和楚文化的综合影响。
保护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基于类型和地域特性进行有序开发。豫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大都分布在大别山深处等现代交通条件极不便利的地区,有的甚至位于山顶,并且呈现大面积荒废的趋势,但风景优美秀丽,红色资源丰富;豫西的窑洞传统村落也面临类似境况;豫中离中心城市较近,有地理优势,但破坏严重;豫北地区善于利用石材建造房屋,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石头建筑群。传统村落建筑整体布局多是因山就势,层次错落,自然环境,处处彰显着非凡的劳动智慧。河南的传统村落地域特征明显侧重点各不相同,还有的传统村落物质遗产衰落但非物质遗产灿烂,例如,
温县的
太极之乡陈家沟。因此对传统村落的旅游需要进行深入特色分析,并不是所有传统村落都适合搞乡村旅游等活化活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制定不同的保护策略与措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培育典型样板发挥引导示范效应
从传统村落中遴选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村落,倾力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针对不同地域特色,注重文化内涵,形成和扩大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品牌的带动辐射效能。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对乡村商业活动、民居修复、乡愁文化传承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焦作的“老家莫沟”。特别是在当前国家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大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传统村落延续生命活力的良好助推剂。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应控制好“度”,防止古民居、庙、塔、寺、观等历史文化元素遭到破坏,量力而行,慎重而为。
以模式化取得保护实效
一些不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或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传统村落,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针对河南传统村落具体实际,可采取三类保护模式:社区营建式,抢救性修复与文博遗址展示式,复合式。
第一,社区营建式。主要是指恢复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唤起原住村民的主动保护意识并留下来继续居住,可采取旧村更新或保留旧村、新建新社区的方法,最终目的是使社区活化,从而实现传统村落保护起到综合保护的效应。
第二,抢救性修复与文博遗址展示式。对保留有典型传统民居或有一定规模文化遗址的传统村落,可采取此类模式,进行抢救性修复与文博展示,主要目的在于文化宣传、文博教育与科普、科学研究等,而非营利性的乡村旅游。
第三,复合式。对本来基础较好的传统村落,可以采取复合式的保护模式,将乡村旅游、社区营建、文博展示结合起来。
以底线思维和可持续思维延续文化命脉
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应坚持两点,
一是底线思维。应防止“拆真文化、建假文化”现象出现,也就是坚持物质遗产的原真性。
二是可持续思维。传统村落最大的价值,就是其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无论何种保护模式,脱离掉文化,都很难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对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地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挖掘与修复,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根本和命脉。而古民居等物质要素仅仅是地域文化空间的载体,应合理看待。不等于有了古民居,传统村落就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与利用。
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
河南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省共有205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是河南农耕文明的精华和重要遗产。
程玉旺告诉记者,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村落的固态建筑上,更体现在包括原住民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在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中。因此,立法保护传统村落,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程玉旺建议,应进一步推进传统建筑保护立法工作,制定出台专门法律法规,严格保留传统村落历史格局,对水系、山体、古树、古街巷等历史要素进行保护。同时,将区域集中连片保护发展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相结合,构建以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田园综合体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非一日之功,可以按照一村一规划的思路,从小处着手,延续村落的文化肌理,统筹兼顾特色风貌保护和农村住房质量安全,让乡村真正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韵乡愁、品得出历史厚重。”
程玉旺说。
登封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登封袁桥村: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2017年年初,村里动员本村在外创业有成的袁氏三兄弟——袁占国、袁占欣、袁占军参与古村落保护。按照乡贤主导、村民参与、保护为主、整村修复、适度开发的思路,村里很快注册成立了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村公司”)。
村里坚持存古、用古、兴古理念,将古村落保护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规划,积极挖掘古村落的文物价值、审美价值、利用价值,努力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先后筹资3.2亿多元,修复古寨墙750米、古寨门3座,实施了二进院村史馆、二排三进院私塾学院、
窑洞民俗文化、明朝地道、避难楼等古建筑保护项目。
袁桥古村位于登封市南7公里,距郑少高速少林寺出口5公里。袁桥古村有近600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村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大遗产,被誉为“中原古村落的历史标本”。袁桥古村由郑州市蹬槽集团投资5亿元进行修复保护。环古村有近千米的古寨墙、三座古寨门,有文化广场、古戏楼、农耕文化展示厅、村史馆、婚庆馆、文化陈列馆、仿古游园、私塾学院、明代地道、避难楼、登封一大旧址、窑洞民宿地坑院。走进袁桥古村,可以了解明代人口大迁移历史,探索袁氏家族完整清晰的传承脉络,学习袁桥人耕读传家、乐善好施的美德,赞叹新时代袁氏三兄弟致富不忘家乡,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成果。
2022年12月23日,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批复:(登文广旅体字〔2022〕62号)批准河南袁桥古村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至此,河南袁桥古村旅游景区正式成为国家AAA旅游景区,进入国家旅游信息平台。
林州市民宿发展优秀民宿集群荣誉称号
“2023年1月28日,西沟村集群获得
林州市民宿发展优秀民宿集群荣誉称号。”茶店镇镇长李跃文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要把西沟的传统和文化保留下去,同时也让老百姓都能够受益,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千年古村“潮”起来。打扮“潮”、文化“潮”、发展“潮”,西沟村走出“深闺”迎客来。记者注意到,村里还安装了旅游标识牌,印制了特色宣传手册,设置了宣传栏。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村里的特色美景,“藏在深闺无人知”的西沟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昂首阔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和示范村。
第一批
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为指导地方做好相关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16个)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
洛阳市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
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渣园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寨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
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
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南阳市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
南阳市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第二批
2013年 8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等915个村落名列其中。第二批名单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在各地初步推荐上报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的。
河南省(46个)
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
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寺坡山村
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场村
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上戈村
洛阳市洛宁县河底镇城村村
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丈庄村
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草庙岭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北张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大营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
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乡李老庄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北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东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
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村
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小张庄村
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任村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朝阳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漏子头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站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
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
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北朱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爻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
焦作市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坡头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
三门峡市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
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
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老城村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张花店村何家冲村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四方洼村
信阳市商城县冯店乡郭店村四楼湾村
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竹沟村
第三批
河南省(37个)
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东山底村
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
洛阳市栾川县三川镇火神庙村抱犊寨
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
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冢王南村
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齐村
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
平顶山市汝州市蟒川镇半扎村
平顶山市汝州市夏店乡山顶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草庙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梨园坪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南湾村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温坡村
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张泗沟村
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郭亮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丁管营村
三门峡市陕县张汴乡刘寺村
南阳市南召县马市坪乡转角石村
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
南阳市唐河县马振抚乡前庄村
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何尔冲村徐楼村
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黄涂村龚冲村
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董湾村向楼村
信阳市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杨帆村
信阳市新县苏河乡新光村钱大湾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村大湾
信阳市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白沙关
信阳市新县卡房乡胡湾村刘咀村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韩山村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居委会大湾村
信阳市商城县吴河乡万安村何老湾
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迎水村余老湾
第四批
河南省(25个)
郑州市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
郑州市新密市刘寨镇吕楼村
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
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甘泉村
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孙都村
洛阳市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
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
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后冢王西村
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前谢湾村
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马鸿庄
平顶山市汝州市焦村乡张村
鹤壁市浚县白寺乡白寺村
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
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水磨村
许昌市禹州市浅井镇扒村
许昌市禹州市浅井镇浅井村
许昌市禹州市花石镇白北村
许昌市禹州市张得镇张西村
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乡官寨头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张村镇苏秦村
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
信阳市光山县马畈镇代洼村杨柳湾组
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管围孜村徐畈组
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土门村徐冲组
驻马店市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
第五批
郑州市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
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杨林村
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安沟村
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大阳河村
洛阳市孟津县横水镇横水村
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土古洞村
洛阳市嵩县白河镇下寺村
洛阳市嵩县白河镇大青村
洛阳市嵩县白河镇白河街村
洛阳市嵩县白河镇火神庙村
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王楼村洼口村
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
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王英沟村
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纸坊村
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冢王村
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下宫村
平顶山市汝州市大峪镇青山后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
安阳市安阳县磊口乡清凉山村
安阳市林州市合涧镇肖街村北庵沟村
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
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
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黄落池村郜家庄村
安阳市林州市东姚镇石大沟村
安阳市林州市东姚镇齐家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牛岭山村马刨泉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盘龙山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皇后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后峪村
安阳市林州市五龙镇石阵村中石阵村
安阳市林州市五龙镇七峪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贤麻沟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东湾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西乡坪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
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西顶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石门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沙锅窑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蒋家顶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中石林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寺湾村
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
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老望岩村
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
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
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土池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里峪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定沟村
新乡市辉县市南村镇西王村
新乡市辉县市南村镇丁庄村
新乡市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
新乡市辉县市黄水乡韩口村
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赵窑村
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新庄村
焦作市山阳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东交口村
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
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东北庄村
许昌市禹州市鸠山镇天垌村
许昌市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
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曲村
三门峡市卢氏县文峪乡大桑沟村
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两岔河村
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石窝坑村
南阳市方城县柳河乡段庄村王老庄村
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西街村老谢集村
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清河口村刘旬庄村
信阳市光山县弦山街道同心村黄底下组
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雀村宋桥组
信阳市光山县凉亭乡梁冲村晏洼组
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陈洼村陈洼组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周洼组
信阳市新县沙窝镇朴树店村宋冲组
周口市商水县邓城镇邓城东村
济源市邵原镇双房村
济源市思礼镇水洪池村
第六批
1.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高洞沟村
2.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武章村
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大王沟村
4.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
5.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石板河村
6.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
8.河南省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诸葛镇西山张村
9.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寺沟村
10.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人马寨村
11.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
12.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都里镇东水村
13.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
14.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上南庄村
15.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武阁寨村
16.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东姚镇北坡村
17.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阳耳庄村
18.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游殿村
19.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岳楼村
20.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南王岗村
21.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屯子镇码头村
22.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
23.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白坪乡寨东村
24.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瓦窑沟乡凤凰村
25.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狐尾沟村
26.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三角山村
27.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黄庄乡三合村
28.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许湾村
29.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后方乡王楼村
30.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徐家湾乡凤凰湾村
31.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张茹集村
32.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
3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古庄店镇小郭庄村
34.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
35.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盘山村
36.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凉水泉村
37.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阳平镇南阳平村
38.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平甸村
39.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闵冲村
40.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佛泉寺村
41.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崔庄乡粮食川村
42.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北李村
43.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
44.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
45.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茶店镇辛店村
46.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黄庙沟村
47.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三贤村
48.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果岭村
49.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石大山村
50.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大槐镇大隗村
51.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龙王庙村
52.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黑沟水村
5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松贡水村
54.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明白川村
55.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大章镇万村
56.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茶店镇八里沟村
57.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狮子坪乡柳树湾村
58.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青山村
59.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店子乡黄塘村
60.河南省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阡陌营村
61.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
62.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田关镇曹沟村
6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刘村
64.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三间房村
65.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赵里河村
66.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
67.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姬家山村
68.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堂街西村
69.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
70.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沙河乡张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