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同铁路
连接越南首都河内市和中越边境城镇同登市镇的铁路
河同铁路(越南语:Đường sắt Hà Đồng),全称河内-同登铁路(越南语:Đường sắt Hà Nội - Đồng Đăng),是一条连接越南首都河内市和中越边境城镇同登市镇的铁路。该铁路途经河内市、北宁省、北江省和谅山省四个省市,全长162公里。
概况
河同铁路是越南河内至谅山省同登站的铁路。1978年之前称河友铁路,即到友谊关的铁路。总长162公里。
发展历史
1954年12月15日,中国湘桂铁路凭祥友谊关 段竣工;1955年2月,越南同登至友谊关铁路在中国的援助下修复;1955年3月1日,中越铁路正式接轨;1955年5月25日,中越两国铁路代表在北京签订《中越铁路联运协定》和《中越国境铁路协定》;1955年8月1日开始办理国际客货联运。在贵昆铁路通车前,中国内地至云南的铁路运输要经友谊关-河内-老街,绕道北越。
1965年5月,胡志明在长沙向毛泽东请求援助北越抵抗美军轰炸。
1965年6月23日,中国工程部队一支队入越,执行北线、中线的改轨(米、准轨两用)。以及战备迂回工程等。克夫至友谊关改轨工程,从1965年7月7日开工,至1965年12月23日提前7天完成,在不中断铁路运输前提下集中施工力量逐段突击施工,共用75.75万工日,完成正线97.267公里,站线15.778公里的改轨任务。美军自1965年8月23日起,开始轰炸克夫至谅山铁路沿线施工的中国铁道部部队,特别是宋化桥是轰炸重点目标。
1968年3月底,美国暂时局部停炸后,中国一支队开始把河同铁路“复旧”,即把战时应急的便线便桥通车,改为恢复原正线的正规技术状态。2大队(6团)负责市求大桥、安员大桥、北江大桥等施工;3大队(7团)在同模站建设战备机车段的洞库;同模站以北的24公里长路段,翻越红河三角洲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原来的正线与1号公路并行在河谷间穿行形成了一段又陡又急的弯道,需要用双机车一个拉一个推才能越岭,这次安排4大队(9团)担负该24公里路段的改线新建特别是1300米长越岭隧道的施工。3大队、4大队一直到1970年7月施工结束才撤回中国。
1955年8月至1978年12月22日因中越战争铁路中断,友谊关中越铁路通道累计出入境旅客60.8万人,累计进出口货物1731万吨。
1996年2月14日,中越铁路恢复国际联运。
2009年1月1日,南宁至河内(嘉林站)国际旅客列车成功开行,由南宁铁路局承运。T5/6次列车为北京西至同登每周开行国际联运客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10:02
目录
概述
概况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