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环境学院(College of Environment,Hohai University)是
河海大学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78年,经水利部批准,河海大学设立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
1986年,在河海大学农田水利系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1988年,河海大学成立环境工程系。
1994年,河海大学成立环境科学及工程学院。
1995年,环境科学及工程学院与水资源水文系合并成立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
2002年,独立设置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更名为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2016年,学院增设“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
2018年,成立河海大学环境新材料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农田污染防控研究中心。
2019年,成立江苏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研究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
系: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环境生态工程系、市政工程系
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中英合作办学)、环境生态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
2017年9月,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院有1个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环境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环境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水利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9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学院有教授30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31名;有博士生导师27名、硕士生导师4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10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王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沛芳、陆光华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沛芳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轶、敖燕辉、侯俊
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王沛芳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8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十二五”本科重点专业2个。
2014-2015年,学院获省级重点教材立项2项。
2019年,学院有2个专业入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省级品牌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省级“十二五”本科重点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教材:《EnvironmentalEngineering》《环境水力学基础》
2013-2014年,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2019年,学院获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一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二等奖)
省级教学成果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特等奖)
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基于国家需求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中心,9个院级研究所。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环境新材料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农田污染防控研究中心
院级研究所: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研究所、现代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水环境模拟与生态水力学研究所、环境规划与评价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所、环境化学研究所、水污染控制研究所、污水资源化与低碳发展技术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所、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5-2020年,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和省部级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科研任务等2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年均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40余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其应用》(二等奖)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河湖水体典型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及去除机制》(二等奖)
国家科技部973课题:《湖泊污染物输移演替规律》《低碳烷烃选择氧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群汊河道污染物输移机理及对离散能力的响应关系研究》《山东荣成天鹅湖鸟类数量及鸟粪分解对湖水N、P变化及沉水植物大叶藻生长的影响分析与模拟》《基于不同水文过程作用下的滨海盐地碱蓬湿地N、P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典型沉水植物叶片衰败过程附着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对营养盐释放的影响机理》《沉水植物-附着生物膜体系特征及水流对其调控机理研究》《冬夏两季太湖潜流带水流形态对其氮素运移转化及交换通量的影响机制》
注:项目名单不全。
文化传统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学生会、学生科协、新媒体中心等学生组织。
2019年,学院开展了美育课堂、水知识竞赛、紫金山环保科普行、中外研究生文化交流晚会、手绘家乡地图创意比赛、船模沙盘大赛、好声音比赛、迎新晚会、辩论赛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