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
双壳纲珠蚌目下蚌科动物的总称
河蚌(拉丁学名:Unionidae),是双壳纲珠蚌目下蚌科动物的总称。截至2024年10月,根据整合分类学信息系统,蚌科被分为6个亚科、164个属,共有787个物种。蚌科动物体长一般在30~250毫米之间;外形包括三角形、圆形、菱形、方形、梯形和椭圆形等;贝壳两侧通常对称,壳顶一般具有同心圆状、折线状或锯齿状的花纹,但壳顶常常受到腐蚀;壳面有的光滑,也有的具突起、结节或多种色带;韧带为外韧带,壳顶窝较深。
动物学史
进化史
最新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蚌科最有可能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的东南亚和东亚,并在中白垩纪时期首次扩散至北美和非洲,随后在古新世时期向欧洲和印度进行扩散。
蚌科物种的分化时间可追溯至中三叠世,其中雕刻蚌亚科(Parreyssiinae)最先起源,物种分化发生在早侏罗世,先于其他亚科;珠蚌亚科(Unioninae)起源时间在中侏罗世,物种分化发生于白垩纪;矩形蚌亚科(Rectidentinae)起源于晚侏罗纪世,物种分化于晚白垩世;小方蚌亚科(Ambleminiinae)和隆脊蚌亚科(Gonideinae)最近共同祖先分化于晚侏罗纪世。中国尖嵴蚌(Acuticosta chinensis)可能是中国现生蚌科中起源最早的物种,可追溯到白垩纪。
分类史
以往,蚌科的分类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贝壳形态、软体部分形态、钩介幼虫形态以及某些繁殖习性。早期,Simpson基于贝壳形态、钩介幼虫形态和育儿囊类型,将全球蚌科分为珠蚌亚科和Hyriinae两个亚科;Modell同样以贝壳壳饰作为系统发育的主要特征,将蚌科分为Quadrulinae、矩形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Anodontinae)三个亚科。后来,Ortmann指出,由于贝壳形态的趋同性较大,将其作为科及亚科的分类特征并不恰当,因此他综合其他解剖特征,将北美蚌科分为珠蚌亚科、无齿蚌亚科(Anodontinae)和Lampsilinae三个亚科。此后,Modell和Haas基于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提出了不同的分类系统,但这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贝壳形态。Heard等人则强调了解剖学和繁殖特征的差异,首次将繁殖特征作为科级分类的依据。
不同的学者对蚌科亚科的划分观点各异。随着分类研究的深入,发现壳质、形状、铰合齿等贝壳特征并不能作为蚌科属上阶元分类的依据;钩介幼虫形态和育儿囊类型不仅在属上阶元存在差异,在属内种间也有明显差异,因此这些特征也不能完全作为分类依据。故在国际分类系统中,蚌科的分类尚未达成一致。在整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蚌科被分为6个亚科、164个属、787个物种;然而在在生物物种名录(COL)中,蚌科则被分为9个亚科、264个属、2157个物种,本词条采用的是ITIS标准。
形态特征
成体
与大多数双壳类动物一样,蚌科的贝壳由三层组成:外皮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贝壳内的珍珠层较为坚固,鳃叶间隔完整,且与鳃丝平行排列。外鳃叶的后膜与外套膜愈合,入水管和出水管则通过隔膜分开。此外,部分物种具有鳃水管,育儿囊通常位于四个鳃叶中或仅在外鳃叶上。
但蚌科成年个体的大小、外形、贝壳厚薄以及颜色均差异极大。部分物种的壳长仅有几十毫米,而有些则可达几百毫米,长度范围一般在30~250毫米之间;外形变化多样,常见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圆形、菱形、方形、梯形和椭圆形等;贝壳的厚薄也存在差异,如珠蚌亚科的贝壳厚,而无齿蚌亚科的贝壳则极薄。
以具体物种而言,中国特有种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壳长为166毫米,壳宽64毫米,壳高124毫米,其贝壳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壳面呈黑色或深褐色,内面则具有绚丽的珍珠光泽。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壳长39毫米,壳宽13毫米,壳高20毫米,前侧短而圆,后侧则呈延长形,成体壳面颜色为黑色或深褐色,内面呈浅蓝色、灰白色或橙红色,具珍珠光泽。剑状矛蚌(Lanceolaria gladiola)的壳长77毫米,壳宽15毫米,壳高22毫米,前部极短而膨圆,后部延长并逐渐变瘦,壳色为灰绿色、褐色或灰褐色,内层珍珠层乳白色,具珍珠光泽。
此外,蚌科同一物种的个体间形状差异也较大。在大河流域,某些物种可能呈现出更大而圆润的形态,而在水流较弱的小溪和湖泊中,同一物种的形态则可能更加扁平。
钩介幼虫
钩介幼虫是河蚌的幼体,钩介幼虫由左右两个贝壳组成,背部通过铰合韧带相连。两壳腹缘近中央处有一对壳钩,壳钩由一个硬脊和两片与腹缘相连的薄翼构成。脊、翼的外表面及壳缘分布有棘刺,脊上的棘刺较大、粗壮且长,而翼的外表面及壳缘的棘刺则较小而密集。闭壳肌附着在两壳之间,负责壳的启闭功能。壳内外套膜组织中有幼虫丝,幼虫丝一端紧贴左壳内表面,绕闭壳肌2至3圈,称为内幼虫丝;幼虫丝螺旋式伸展变细,向外套腔突出成细长丝状,称为外幼虫丝。感觉毛位于壳腹缘和中央,数量因种类而异。
钩介幼虫可分为有钩型和无钩型两种。如鱼尾楔蚌(Cuneopsis pisciculus)、圆顶珠蚌、中国尖脊蚌、卵形尖脊蚌(Acuticosta ovata)、真柱矛蚌(Lanceolaria eucylindrica)、剑状矛蚌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等的钩介幼虫具有钩状结构,能够附着在鱼的鳍或皮肤上。而洞穴丽蚌(Lamprotula caveata)、刻裂丽蚌(Lamprotula scripta)、椭圆丽蚌(Lamprotula gottschei)、角月丽蚌(Lamprotula cornuumlunae)和三角帆蚌等的钩介幼虫则为无钩型,通常附着在鱼的鳃部。
钩介幼虫的大小和形状因物种不同而不同,例如鱼尾楔蚌的钩介幼虫较大,壳高明显大于壳长,呈等边楔形;圆顶珠蚌和中国尖脊蚌的钩介幼虫较小,壳长和壳高几乎相等,前者呈三角形,后者则呈瓢形;卵形尖脊蚌的钩介幼虫为宽三角形,壳长明显大于壳高。
栖息环境
蚌科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大型底栖动物,广泛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及其他淡水水域的底部。其贝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因此它们更喜欢碱性pH值、富含钙、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5毫克/升且钾含量低于7毫克/升的水域。蚌科动物在水深2米以内最为丰富,也能栖息在水深7米的水域,记录的最大深度为31米。在高山湖泊中未发现蚌科动物,可能是由于缺乏适合其寄生的鱼类宿主或营养供应不足所导致的。
不同的种类对栖息地的要求不同。有些种类(主要是珠蚌亚科的物种)生活在水流较急、水质澄清、底质为砂石的环境中;而另一些种类(大多数为无齿蚌亚科的物种)则偏好水流较缓、底质为淤泥的环境。蛏蚌属(Solenaia)对栖息地的偏好最为明显,如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和龙骨蛏蚌(Solenaia carinata)主要栖息在河流与湖泊相邻的河口附近及湖泊中,利用其强大的足部挖掘淤泥,从而潜入泥中穴居生活,且终生很少移动。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蚌科分布于全球各地。其中,北美和亚洲的种类较为丰富。在北美,已记录的种类达297种,主要分布在落基山脉以东地区。蚌科动物在主要动物区系中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中国分布
中国的蚌科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在中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常见的淡水蚌类有15属140余种,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江苏5省;其中江西省最多,达39种。
生活习性
滤食行为
蚌科动物是滤食性动物,对于水中浮游生物具有较好的滤食能力,一般以浮游生物、有机颗粒或植物碎片等为食,硅藻、岩屑、浮游动物、细菌和溶解的有机物都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蚌科动物通过发达的鳃和唇上的纤毛摆动产生水流,从而将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吸入。其滤食过程始于通过吸水口吸入水流,水流经过鳃后从呼水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悬浮的有机和无机颗粒被半鳃类内壁的粘液捕获,随后通过水流移动到唇须,唇须去除无机颗粒并将其推向腹缘,最终从吸水口正下方的瓣膜释放出去。同时,有机颗粒在唇须上按大小分类后送入口腔,并通过短食道进入胃,在胃中进行细胞内消化,肠腺则负责吞噬、消化、吸收和排泄。胃前端的侧憩室含有结晶柱,柱状体释放消化酶,帮助进一步消化食物,而较大的颗粒会被送回消化腺重新消化。在饥饿时,结晶柱状体会消失,而在食物充足时则会再生,这一过程较慢,通常发生在低水温下。
钩介幼虫同样属于滤食类型,其消化道直径细小,能够利用的食物直径一般在10微米以内,除单细胞藻类外,还能摄取细菌、有机碎屑、可溶性有机物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穴居行为
蚌科动物是独居生物,唯一的种内或种间相互作用发生在繁殖期间。一旦离开宿主,蚌便成为独立个体,它们具有挖掘行为,喜欢穴居生活,会钻入溪流或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中,以保护自己免受掠食者的攻击。在冬季和夏眠期间,蚌会钻入沉积物中,仅留下一个孔洞露出在表面,然后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孔洞只会偶尔打开。有些属的蚌能够在干燥至潮湿的沉积物中以这种状态存活数月。
活动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蚌科动物是定居的,但它们能够进行有限的运动。它们通过位于每个个体前端的足部肌肉进行移动。足部首先向前伸出,随后同时膨胀和缩短,使得身体和贝壳略微向前移动。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蚌科动物到达目的地。有记录显示,它们在一小时内能够移动数英尺。
感知行为
蚌科动物使用专门的结构来吸引潜在的鱼类宿主。平衡囊和平衡石的组合有助于蚌通过感知重力来保持平衡,并可能检测到环境中的振动。虽然平衡囊的确切功能尚不明确,但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可以感知通过吸入孔带入的异物。此外,外套膜的边界能够检测到环境中光强度的剧烈变化。蚌科动物通常能够用单眼感知光线变化,但在变态后,眼睛通常会消失。许多蚌类物种的外套膜暴露部分还排列有触觉细胞,增强了其触觉能力。钩介幼虫对触觉特别敏感,这有助于它们在宿主靠近时顺利附着。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蚌科动物的生活史复杂而独特,它们属于典型的雌雄异体,但在种群密度低或基因流动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物种可表现为雌雄同体。在这些情况下,雌性是两种性别中唯一能转变为雌雄同体的个体。
蚌科动物的受精方式并不是完全的体内受精,雄性在性成熟季节将精子排入水中,而雌性的成熟卵细胞则聚集在鳃水管内。精子通过水流进入雌蚌的鳃水管,完成卵细胞的受精。由于精子不能逆流,因此受精的雌性必须位于下游。受精卵在鳃水管内发育成育儿囊中的钩介幼虫,成熟后排出体外,寄生于鱼类的鳃或鳍上,经过变态发育后脱离寄主,成为独立生活的幼蚌。
绝大多数蚌科动物的幼虫需经过寄生阶段才能完成变态发育,但在自然界中,也有少数物种如 Strophitus edentulus 和 Anodonta imbecillis 能够在母体的育儿囊中直接发育为稚蚌。双峰无齿蚌(Anodonta bigibba)是中国首次报道的非寄生变态种类,其孕育母蚌排出的即是已长出1至4圈新壳、具有纤毛足并能够独立生活的稚蚌。
蚌科动物的繁殖季节和次数因物种而异,例如,三角帆蚌的繁殖季节为5至7月,可进行10余次排卵;褶纹冠蚌每年在3至4月底和10至12月繁殖2次,每次排卵2至3次;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的繁殖期为10月至翌年1月中旬,属一次性产卵类型;太平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pacifica)的繁殖期为每年4至8月,5月为繁殖高峰,且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终年繁殖;洞穴丽蚌和刻裂丽蚌在夏季繁殖,而朝鲜丽蚌(Lamprotula coreana)则在冬季繁殖,属于多次产卵类型。
生长发育
胚胎发育
蚌科动物的胚胎发育在雌蚌的鳃腔内完成,在胚胎发育期间,母体会为幼体输送养分,如提供钙以形成钩介幼虫的双壳等,胚胎发育过程分5期:
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发育
寄生是蚌科动物生活史中最为特殊的阶段。成熟的钩介幼虫利用母蚌的闭壳反应随水流喷出,迅速对鱼鳍的摆动、鱼鳃的滤水以及低浓度的鱼血等轻微刺激做出闭壳反应,附着在宿主鱼(如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鳙 Aristichthys nobilis 、罗非鱼 Oreochromis 、鲫 Carassius auratus 等)的鳃丝、鳍条或鱼须上。几天内,宿主的真皮组织会包裹每个钩介幼虫,形成结节性囊肿,只有在被包埋后,钩介幼虫才算完成真正的寄生。
成功寄生后,钩介幼虫的内外足丝逐渐消失,肉足开始发育,肠、肾脏和鳃原基等也逐渐形成。在寄生期间,幼虫以双壳内残留的鱼体组织、自身退化的闭壳肌以及直接汲取宿主鱼的组织液为营养来源,以确保顺利完成变态。
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与水温密切相关。平均水温8℃时,绢丝丽蚌的钩介幼虫需长达4个月才能完成寄生变态;而在32℃时,洞穴丽蚌和刻裂丽蚌的钩介幼虫仅需5天,圆顶珠蚌的钩介幼虫在20℃下需14天,三角帆蚌的钩介幼虫在20℃时为12天,在30℃时为6天;褶纹冠蚌的钩介幼虫在12~20℃的范围内需14~20天。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在15℃时约需14天,在27℃时可缩短至6天,但在33℃条件下,虽然钩介幼虫可以迅速从鱼体脱落,但极易导致变态失败。
许多钩介幼虫具有物种特异性,通常只寄生于一种或少数几种特定的宿主。如果附着在错误的宿主上,钩介幼虫会因宿主的免疫反应而死亡。从钩介幼虫从母体释放到变态幼虫在沉积物中定居的过程中,死亡率超过99.99%。
稚蚌的生长发育
平均经过10~30天(最高纪录为190天)后,钩介幼虫完成变态,脱离囊体并从宿主鱼身上掉落。脱落下来的幼体被称为稚蚌。刚脱落的稚蚌外部形态与钩介幼虫相似,但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稚蚌具有发达的斧足,能够伸缩并自由爬行。早期稚蚌的生活方式与幼蚌和成蚌截然不同,它们并不通过鳃进行滤食(此时鳃尚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而是利用斧足和外套膜上的纤毛获取食物。根据外壳的变化,稚蚌的发育可分为贝壳增厚期、壳顶突出期、两翼形成期以及帆/背角生长期四个阶段。
幼蚌的生长发育
当壳长达到1厘米以上,体形近似于成体时,个体可称为幼蚌。此时,幼蚌的各种内部器官(包括鳃)均已发育完全,成活率也趋于稳定。蚌类的生长可分为终生生长型和阶段生长型两类。根据物种的不同,性成熟期通常在1~8年之间。
对于小型生物而言,蚌类的寿命相对较长,平均寿命可达10年或更长。在适当的条件下,许多物种可以活到20或30年,甚至有些种类能存活超过100年,因此蚌科动物被认为是地球上寿命最长的动物之一。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代谢率,在食物丰富的大河流或溪流中的蚌类,由于代谢率较高,寿命也相对较短。相对而言,上游繁衍生息的蚌类可能寿命较长,因为它们通过降低代谢率来适应有限的食物供应。
人工养殖
产业概况
蚌科中的许多物种可用于培育淡水珍珠,其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在中国尤为常见,尤其是三角帆蚌,被视为中国淡水珍珠生产的主要育珠蚌。中国的淡水珍珠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一直是主产区。在养殖高峰期,养殖面积约为5670公顷,从业人员约30万人。尽管高峰期中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约占全球的95%,但其销售额却不到全球珍珠销售额的10%。
近年来,中国淡水珍珠总产量逐年降低,到2017年时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为1360912公斤,仅为2007年的26.6%。随着淡水珍珠产量的下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相应减少。以2016年9月举行的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为例,当年珍珠展品总成交额为3.85亿美元,其中日本珍珠成交额为2.4亿美元,大溪地黑珍珠为9300万美元,澳大利亚珍珠为5000万美元,而中国淡水珍珠仅为200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0.52%),在国际市场上几乎失去了话语权。造成淡水珍珠养殖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落后,以及严重的养殖污染等问题。
养殖技术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改善水体环境以及防治鱼类疾病,生态养殖模式如鱼蚌混养、鱼蚌蟹混养、蟹蚌鲌混养和鳜蚌混养等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下面以鱼蚌蟹混养为例,介绍河蚌的生态养殖方法。
育珠蚌养殖
育珠蚌分制片蚌和植片蚌。
制片蚌提供细胞小片,这是形成珍珠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选择和培育过程中需格外严格。培育池需彻底清塘消毒,并对水质进行培肥,将制片蚌吊养在水层中,每公顷不超过3万只。定期施肥,以确保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钙离子含量达到10毫克/千克以上。在每年的3月至10月期间,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生石灰,并定期补充豆浆或抗凝鲜猪血,以及水。
植片蚌接受细胞小片并育成珍珠,因此需要养得健壮,以提高对施术的耐受性和成活率。可采用垂吊式养殖,每公顷不超过7.5万只,并确保养殖水层的溶氧量不低于4毫克/升。
河蚌育珠手术分制片和植片两步。首先,打开制片蚌的双壳,将边缘膜从壳缘上翻起,使用通针深入外套膜的内、外表皮之间进行分离,剪取外表皮并切成4~5毫米见方的细胞小片。在小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或0.1%~0.2%的金霉素溶液,迅速将其插植到植片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以形成珍珠囊,刺激珍珠质的分泌,产生珍珠。插片时间越短越好,手术后的蚌应立即放入清水中暂养,避免脱水,半天内再吊入养殖池中进行育珠。
饲养环境
养殖池塘的水深应保持在1.5~2.5米,周围环境需安静,交通便利,水源直接从外部提取,以便随时调节水质。池塘四周需建设高出地面50厘米的防逃设施。
在每年1月,使用泥浆泵清除多余的淤泥,经过暴晒后,对每口池塘进行生石灰消毒,并施加有机肥。在2月初开始放养,投放蟹种、仔口花鲢、白鲢和鳊鱼等。在3月~5月期间,进行当年插种的河蚌的吊养。在放养前,河蚌需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进行消毒杀菌;而鱼种和蟹种在放养前也需用3%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以提高成活率。
饲养管理
在养殖初期,应在池塘的中间和四周堆放有机肥,每10天翻动一次,以培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确保蚌和鱼有足够的饵料。之后,根据季节、天气和水色的变化,及时施肥。饲料投喂以颗粒饲料为主,日投喂两次。根据天气和水质的变化,定期进行注水和排水,池塘水位在早期应保持较浅,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深,在高温季节达到最深。
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需勤换水。在高温时期,每3~5天更换一次水,每次更换量约为1/4,以保持池水清新。养殖期间,早晚巡塘,观察水质、进排水口、鱼蟹的摄食活动以及育珠蚌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生石灰,以调节水质并补充钙质。在高温季节,定期泼洒光合细菌,以稳定有益菌的优势,防止鱼、蚌、蟹发生病害。
病害防治
细菌性烂鳃烂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鳃丝糜烂、残缺不全,呈苍白色或淡黄色,并伴有淡黄色黏液,鳃片上附着许多泥浆污物,闭壳肌的弹性降低。该病的流行高峰期为每年的5月至7月,防治措施包括在全池泼洒漂白粉或五倍子,严重时可用高锰酸钾或2%食盐水浸泡15分钟,以有效防止疾病蔓延。
水肿病的发病初期,蚌壳后端微开,喷水无力,病重时出水孔无法喷水,仅能滴水,边缘膜呈波浪状鼓胀,刺破水泡后会流出淡黄色黏液,常与烂鳃病并发。每月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0.2%土霉素浸洗病蚌;严重时可用0.1%~0.2%盐酸金霉素液浸洗15分钟,隔天再用一次。
细菌性肠炎的症状表现为病蚌的肠道充血发肿,时有血斑,且有淡黄色黏液流出。流行季节为4月至10月,防治措施包括全池消毒漂白粉或生石灰,同时对病蚌注射0.1%~0.2%的盐酸四环素,或注射金霉素加葡萄糖酸钙。
寄生虫鳃病表现为病蚌的鳃上有白点,鳃瓣组织增厚,因鳃丝组织被破坏,常常并发烂鳃病。流行时间为5月至7月,防治可用5: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或用1%~2%食盐水浸洗病蚌5至8分钟。
蚌瘟病的初期症状包括蚌不运动、滤食减少、喷水无力,排粪减少或停止,排水口经常附着少量黏液,病蚌最终可能因张壳死亡。目前对蚌瘟尚无有效药物,防病工作至关重要。流行时间为5月至8月,防治措施包括对病蚌注射0.1%~0.2%的四环素,隔日注射一次,注射后置于土霉素溶液中浸泡30分钟。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世界保护级别
截至2024年10月,蚌科共有464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其中31种灭绝(EX) ,67种极危(CR)、57种濒危(EN)、32种易危(VU)、44种近危(NT),其余为无危(LC)或数据缺乏(DD)。
截至2023年,有29种蚌科贝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相关国际贸易被明确禁止。具体保护情况如下:
中国保护级别
2021年,佛耳丽蚌(Lamprotula mansuyi)、绢丝丽蚌、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多瘤丽蚌(Lamprotula polysticta)、刻裂丽蚌等5种蚌科动物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现状
蚌科动物是受到威胁最严重的生物类群之一。在过去100年中,美国淡水蚌类的多样性和丰度显著衰退,约71.7%的美国土著蚌类被列为濒危、受威胁或面临威胁的物种;在美国344种珠蚌类中,有35种已经灭绝,57种处于濒危状态,5种受威胁,61种面临威胁。此外,同样遭受威胁的还有欧洲和加拿大的蚌类。根据IUCN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蚌科共有138个物种种群数量趋于下降。
濒危原因
蚌类生物多样性的衰退主要是由于人类在淡水栖息地活动的增加,导致对栖息地的严重干扰,特别是栖息地的破坏。这些破坏因素包括河流调蓄引起的沉积作用、工业和农业污染、寄生性珠蚌幼体(钩介幼虫)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依赖的寄主鱼种类的消失,以及外来物种如多形饰贝(Dreissena polymorpha)的入侵等。例如,Microcondylaea bonellii 面临水污染、水坝建设、排水、河道改造和沉积等多重威胁,该物种在意大利的种群因河床改造和长期干旱而逐年减少;Epioblasma triquetra 的生存也受到寄主小口猪吻鲈(Percina caprodes)数量减少的影响,导致其种群数量逐年下降;Obovaria haddletoni 则因入侵物种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影响,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保护措施
多个国家对蚌科物种实施了立法保护。例如,Epioblasma triquetra 在加拿大和美国均被列入《濒危物种法》,受到法律保护;大河蚌(Potamilus capax)于1976年被美国列为联邦濒危物种,并制定了相应的恢复计划。该计划的目标包括保护圣弗朗西斯泄洪道及其支流中现有种群,防止栖息地受到改变的影响;在该物种的历史分布范围内建立和保护两个可持续存活的种群;以及对该物种进行生命史研究。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河蚌是重要的淡水经济贝类,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猪耳丽蚌、背瘤丽蚌、佛耳丽蚌、绢丝丽蚌、背角无齿蚌和橄榄蛏蚌等。自19世纪中叶至后期,蚌科动物已成为珍珠的主要生产者,培育出的珍珠可作为名贵的装饰品。
丽蚌属(Meretrix)贝壳质厚、坚硬,是制造珠核、纽扣及贝雕的良好原料,并可作为中药珍珠母使用。此外,蚌肉及壳粉还可用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以及农田肥料。
食用价值
河蚌的软体部分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其肉质脆嫩可口,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是宴席上的佳肴。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河蚌被视为优质的蛋白质食品。
生态价值
蚌科动物是维持淡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初级消费者,位于淡水群落中的第二营养级,是小型动物(如底层鱼类和一些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并且作为滤食者,蚌科动物能够滤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等,对栖息地、淡水系统底质的稳定性以及营养回收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蚌科动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为栖息地恶化提供早期警报,如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无齿蚌(Anodonta piscinalis)等常被作为监测环境健康状况的指示生物。
相关文化
历史记载
蚌科动物的采捕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就开始捞取河蚌以维持生计。蚌体内产出的天然珍珠历来被视为稀有珍品。中国自春秋时期便开始采集和利用蚌类,并将其作为贡品。到宋代,人们甚至将佛像模型放入蚌体内,以培育出佛像珍珠。
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的“蚌”指的就是河蚌。这个故事讲述了鹬和蚌因各自的利益而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它警示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应具备长远的眼光,切勿只顾眼前的利益。在面对共同的困难和敌人时,一定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体育运动
“珍珠球”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游戏,起源于中国满族先民的日常活动。最初,珍珠球运动模仿采珠人的劳动动作,即将从水中打捞上来的河蚌直接抛入船上,船上的人则用纱网接住。投入到纱网中河蚌数量较多的人会在来年获得好运。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体育游戏,形成了具体的技术、战术和规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观念的成熟,“珍珠球”在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被认定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90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珍珠球列入大会比赛项目,当年共有十支代表队参加了该项目的比赛。
参考资料
珠蚌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16:17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