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科
鲸目齿鲸亚目下的一科
河豚科(学名:Platanistidae):又称淡水豚科。仅4属4种7亚种。是比较原始的鲸类。喙长,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是捕鱼的高手。是主要生活于淡水水域的鲸类,隔离分布于亚洲和南美洲的几处不同的水域。
形态特征
河豚是比较原始的鲸类。喙长,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鼻孔位于头顶最高处;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具许多水生生活适应性:骨骼具海绵组织;体腔具较多油脂,使身体浮力增大,且易保持体温;嗅觉不灵,视觉不佳,但听觉和触觉发达。可在水下发声,靠回声来定位和寻找食物,并用于个体间交往。子宫双角,阴茎缩入体腔中,睾丸在腹腔中。母河豚在生殖孔旁有1对裂缝,乳头在里面 ,内有大量奶汁,靠肌肉收缩挤进幼鲸口中。
栖息环境
栖息于淡水河流。如印度河流域、恒河梅克纳河与布拉嘛普特拉河流域,以及孟加拉的戈尔诺普利河、森古河和在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从喜马拉雅山山脚到潮汐区呈现不连续的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和奥里诺科河流域,从靠近入海口的长江到距离海岸距离可达3000公里南美大陆。
然而,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河豚可能从海洋亲戚演化而来,最近在中新世时期,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和下降,河豚最终会游入河口,随后进入河流。这些物种喜欢深度超过3米的水域,有特殊的适应性,使它们也存在于较浅的水域。水的温度范围为8-33摄氏度。
生活习性
河豚通常是单个或成对生活,但有时也会为了捕猎而组成多达20多头的群体。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活动。不像其他的豚类,河豚的颈椎不是连成一体的,它的头部可以灵活地转动。尽管眼睛很小,但是它们的视力较好,只不过肿胀的下颌会挡住向下的视线,有时出于观察的需要它们会将身体翻转改泳姿为仰泳。每年春天,河豚离开所属河道的范围,到支流去晃一晃。因为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雨水会淹没亚马逊河和恒河数千平方英里的森林,使它变成树木罩顶的汪洋。非常适合河豚生存。
河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它们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
河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们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河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
河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通常在河底捕食虾、蟹、小鱼,偶尔也能捕捉到体形较小的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根廷、 巴西和乌拉圭。
该科物种
繁殖方式
成年河豚全年可交配。雌性怀孕期8-11个月,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哺乳期2至12个月。寿命可达30多年,性成熟4-10年。
种群现状
随着人类不断对河豚栖息地的破坏,生活坏境的不断恶化,对河豚生存有明显影响。威胁正在迅速增加。过去的50年间(截止2010年),人类毁坏了亚马逊至少17%的热带雨林,比整个委内瑞拉的面积还要大,相当于两个西班牙的面积。
二十世纪50年代时,中国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的白鳍豚群体,但此后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多头,至1993年为130多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2011年8月21日,在长江洪湖段发现一疑似白鳍豚的动物。中科院水生所调查由于缺少图片证据,监测也没有进展,同样没办法确认。 得到消息后,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但没有结果。
保护河豚等生物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其中包括对土地和资源的使用权和保有权进行规划;对农业和畜牧业施行最佳管理;更好地规划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遏制当地文化多样性的枯竭。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Ⅱ级保护动物。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极危(CR)——1种;濒危(EN)——2种;易危(VU)——1种;不详(DO)——1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8 10:0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