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有一棵苍茫的古树,其形态似金鹏展翅,其枝叶如垂天之云。人称中国油松王。 王冠在身,并非人们拥戴而成。经专家们考证,它已是908岁之高龄了。
内蒙古油松王
形态特征
它高25米,胸径134厘米,材积13.5立方米。 它是
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颗活化石。它向人们证明1000年前的高原曾是一片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物华天宝之地。这一点与史书的记载完全吻合,而且在它周围不远的地方仍有一片2万多亩的天然原始次生林,其树种多为油松、杜松。
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树干或直,或曲,或蜷,或伏,或弯,或侧,千姿百态,殆不可述,一树翠叶,铿锵之声铮铮若铁,从东西南北四面观看,移步换形,叹为观止。
生长环境
天下第一松(油松王)挺拔于准格尔域西,独雄耸于瘠土僻壤之上,其枝曲嵌盘屈,突怒偃蹇,争为奇状;抉疏垂荫,四季皆然。若是风起,声壮如涛,声闻数里。据中国林科院测定,树龄910多年,高25米,为中国油松之最,遂称王。
分布范围
它位于鄂尔多斯市
准格尔旗西南的一座山头上,经受住了水土流失、干旱等大自然的残酷选择,也战胜了那些贪婪的大自然的掠夺者。,虽900有余,却无衰老之意。
历史背景
清末民初,有人欲取其木,木未取,枝先落,残取木人于地下,乡民大骇,传言四起,尊为神树。
文化大革命,有红卫兵小将欲断其树,手执利斧劲砍之时,肚痛民作,瘫于树下。
乡民遇运舛身恙,便奉得焚纸,顶礼膜拜乞讨灵丹惠策,得火日盛。大至官司诉讼,婚丧嫁娶,小至走亲访友,求财问路诸事皆来问卜。旗境内各乡镇、晋陕毗邻地区市县虔诚信徒,生儿育女,就业升学,失财丢人诸事皆来许愿,期望点拔,泽惠愚身,祈祷安康,福佑一方。许愿还愿者终年络绎不绝,所送牲畜,无人照管,遂成野物,猪、牛、羊、鸡出没于川道山野,随处可见。每年春夏秋三季,乡民集资,高薪聘团,远邀名角,唱戏志贺,丝竹之音不绝于耳。一为娱乐,二为顺天意,祈祷风调雨顺,粮满禽壮。届时,将举行隆重仪式,乡民皆扶老携幼,呼小唤大,十村九空,十分热闹。逢节遇集,商贾云集,各色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绝了几十年的神器祭品重新面世,其制作玲珑剔透,美轮美奂,堪称一绝,显示出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文化,多为外人购走。
古老的传说和茁壮的生命,为大松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不知是巧合还是无意,而确确实实发生的事件却让人瞠目: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世星陨落,天地动容。9月8日日落的一瞬间,大松崩裂,一柯如桶般粗的老枝落地,松脂如泪,油洒四方,惊得当时一名老喇嘛倒地叩头不止。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两日,大松再一次崩裂,落下一柯老枝,其枝粗壮略逊于第一次断落之柯,松脂纷飞。而多少年来,不论风狂雨骤,大松从未发生过断枝现象,两枝断柯依然保存于大松管理委员丢院内,让人睹物惊魂,不能不令人产生敬畏之情。
近况
该树降生于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即公元1089年。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都不远千里万里来参拜它。并一律尊称为神树。确实,它的存活是一个奇迹。近年来似有返老还童之意,枝叶更加繁茂了,颜色更加碧绿了,枝头松果累累。它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之列,曾拔专款为它修建了围墙,培植了沃土。
陕西榆林油松王
2018“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季暨创森杯“绿荫迎夏·古树有约”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向往趋之,有户外爱好者,徒步寻树,野外露营,畅享诗和远方的快感;也有摄影爱好者,跋山涉水,从白到黑,只为用镜头记录属于古树的奇美之态。近日,一帮剪纸爱好者走进榆阳区旧堡村,只为赏一棵千年古树,赴一场文化盛宴,当剪纸遇上古树,在清爽夏日,碰撞出一场属于榆林特色的文化盛典。
古 树 · 神 韵
榆阳区麻黄梁镇旧堡村的这棵“千年松王”在当地颇有名气,远远望去,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据说这棵油松王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烽烟战火的磨损,风刀雪剑的磨砺,仍然是“树老根愈壮,阳骄叶正浓”的茂盛景象。斑驳苍老的胸膛,龙爪般的粗筋,巨冠低垂而深深扎在泥土中。像古代的武士,任凭狂风沙浪的袭击,英勇顽强而不倒。有人说,它是皇家祖陵遗留下的一棵神秘之松,令人浮想联翩。
《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千年古树,经过几十代人精心呵护,存活是上天的恩赐,是祖先的遗产,是国之瑰宝,是百姓的神树。同时古树也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然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
著名学者龙云看着这棵油松王,也忍不住激动的感慨道:“真是一棵好树啊!枝干虬曲苍劲,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仿佛一位饱经故事的老人”。